出得皇城后,黄得功、周遇吉先出城去军中。
    姜瓖则是回去临时住所。
    陈圆圆已经收拾好细软,两人在二十名卫兵拱卫下,前往德胜门。
    德胜门外,这里有许多帐篷,大同军以及黄、周二总兵部下,在这里驻扎。
    皇帝把陈圆圆赏赐给姜瓖,早已在军中流传。
    皇太极在上朝时被当场气死这消息,随着黄得功、周遇吉的到来,同样在军中传开了。
    “咱们姜将军,是大明第一英雄,英雄配美人,才是最班配!”
    “昨晚将军洞房花烛,肯定是好极了!”
    “姜将军升官了,咱们大同军的威名会更大!明年一定挥师出关!”
    “皇太极死了,但努尔哈赤其他儿子还没死,姜将军迟早会把他们一一诛杀!”
    “我家世代在辽东,要不是朝廷军队挡不住鞑子,我家何至于要搬走!要是大同军收复失地,我全家再搬回老家去。”
    …………
    军中忙碌起来,在忙着庆功宴,厨子们边忙边聊天。
    这次庆功宴,临时解除禁酒令,不仅有大量的好菜,还有许多美酒。
    姜瓖出征,不可能把大量酒都带上,是专门有人入城购买。
    快到午时,姜瓖带着陈圆圆来到军中。
    李智雀、赵天麟、卢邦南、兆辉、郭子涛、卓钟楷等人迎了上来。
    他们看到那美若天仙的陈圆圆,都不由赞叹,她真是太美了!如此女子,只有姜将军才配拥有。
    姜瓖道:“诸位,今天好好庆功,明日一早,启程回去!”
    午时,京城北郊平坦地面上,摆好了大量的桌椅,桌面上放着许多酒菜。
    大同军士卒们就坐。
    午时四刻,姜瓖宣布庆功宴开始,他首先敬所有将士们一杯。
    两万余官兵齐唰唰站起来,齐齐喝下一杯。
    哪怕是不懂喝酒的人,都得喝下第一杯,部分士卒一杯酒就脸红了。
    随后,众人齐齐坐下开吃。
    官兵心情很好,大吃大喝,有说有笑。
    姜瓖跟主要部将们一桌,道:“我们这次出征,获得巨大胜利,但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得挥师出关,获得更大胜利。要彻底剿灭鞑子,还任重道远,回去大同后,咱们再扩充兵员,好好练兵,准备更大的决战。”
    有姜瓖的带领,部将们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庆功宴上,官兵们边吃喝边吹牛皮。
    在跟姜瓖一桌中,兆辉最能吹牛皮,把姜瓖吹成神仙,把大同军吹成天兵天将。
    陈圆圆作为女眷,没有参加庆功宴,她在姜瓖大帐内歇息等待,时而出来帐门口,望着不远处主桌席上的姜瓖。
    看着姜瓖神采飞扬,看着众将对他恭恭敬敬,把他当天神般的存在,陈圆圆芳心喜悦。
    他的男人是天下英雄,在军中有崇高的威望,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挥师北上,剿灭建奴。
    能够追随这样的男人,陈圆圆有着满满的幸福。
    庆功宴结束后,喝了不少酒的姜瓖,回到大帐躺下休息。
    下午,姜瓖起来了,跟陈圆圆卿卿我我。
    傍晚,赵天麟来到大帐。
    赵小满不在,陈圆圆暂时充当丫鬟,给两人泡茶、倒茶。
    赵天麟喝下一口茶,道:“将军,皇太极生前并未册封太子,未明确指定继承人,满清势必会有权力争夺,暂时无力南侵。在这往后数月,我们可安心招募兵马、练兵。”
    姜瓖要考考他,问道:“赵先生觉得,将会由谁来掌控满清?”
    赵天麟略作思忖,道:“豪格既是长子,又有三旗的支持,有可能继位。但多尔衮也有很多支持者,定不会甘心。最后谁能掌控满清,还真不好说。最理想结果,是建奴内部火拼,我们坐收渔翁之利。”
    对于最后结果,作为现代灵魂穿越而来的姜瓖,早已知晓。
    赵天麟能够做出这样分析,足见分析和判断能力。
    姜瓖道:“无论最后谁来掌控满清,都是我们要消灭的敌人。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好好积攒实力。”
    赵天麟低声道:“皇帝只是让将军拿下王承允,押来京城交由朝廷处理。属下认为,王承允知晓将军查抄范永斗内情,绝不能留下活口。”
    姜瓖点头道:“这个自然,得当场就把他干掉。”
    他不是嗜杀之人,但对于必须要杀的人,绝不会心慈手软。
    商议完毕后,赵天麟离开大帐。
    姜瓖跟陈圆圆共进晚餐,吃饱饭足后,陈圆圆陪伴姜瓖沐浴,再之后同床共枕。
    ————————
    五月十四。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大同军全体人员集合在一起。
    官兵们以局、司、部、营为基准排好队伍。
    京城北城墙上,由京营官兵驻守着。
    士卒们无精打采,军容不整,他们本身就是来这里混日子,混军饷,有些还是靠关系才能进来。
    在城墙上站岗的士卒们,都盼着时间快到,等下批人来交接班后回家。在值勤时,士卒们就像懒虫般,等时间到了下批人来交接班后,就变得生龙活虎。
    这样的军队,根本经不起战火的考验。
    今天早上,京营官兵跟往常一样,在城墙上站岗着,大同军驻扎之地,就在他们视线范围内。
    现在,他们望着远处那集结起来的大同军,望着那整齐划一的队伍。
    那些军官们,拿京营跟大同军相比,京营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京营士卒士气低落,装备差,又缺乏操练,真要是有鞑子真的来攻,那可就危险了。
    反观那整齐排列的大同军,军容鼎盛,装备精良,士卒们个个精神十足,如此强大之军,怪不得能打赢清军。
    建奴撤兵后,失去跟外界联络已久的京城,重新焕发出生机,每天都有许多人进出城门。
    那些商人们,重新组织商队,从江南运货北上。
    京城北边的德胜门、安定门,西边靠北的西直门,东边靠北的东直门,从这四道城门进出城的人,都把大同军望得清清楚楚。
    许多人拿大同军跟京营相比,要是两支军队交战,肯定是大同军胜。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
    这时候,大同军两万余官兵,齐齐唱起了歌曲。
    歌声响彻天际,城墙上的士卒、城外百姓都听得清清楚楚。
    听着这雄壮的歌声,让官兵和百姓们充分感受到大同军那一往无前的气势,对剿灭鞑子的坚强决心。
    歌声落下,大同军启程了,步卒在前,后面是马车运载的粮草辎重,浩浩荡荡地向西边行军。
    姜瓖升官,黄得功、周遇吉都成为他的部下,两人原本的部下,加入到大同军序列。
    那六千余名被挑选中的百姓,跟随大军西进,抵达目的地后,才会正式加入军中,接受新兵训练。
    ————————
    姜瓖升任宣大总督的消息,传到了宣府镇、山西镇。
    这两个镇各卫所军官都恐慌起来。
    姜瓖就任大同总兵不久后,就血洗各卫所,许多侵占军田的军官被处决,大同都知道,姜瓖可是心狠手辣之人,那些蛀虫们叫他“姜扒皮”。
    卫所军官们,对于被姜瓖管辖,都哀呼倒霉。
    宣府镇,下辖有万全左卫、万全右卫、宣府前卫、宣府左卫、宣府右卫、怀安卫、开平卫、延庆左卫、延庆右卫、龙门卫、保安卫、保安右卫、蔚州卫、永甯卫、怀来卫、兴和千户所、美峪千户所、广昌千户所、四海冶千户所、长安千户所、云川千户所、龙门千户所。
    全镇共有十五各卫、七个直辖千户所,是九边重镇中最大镇之一。
    姜瓖不久后要回来了,卫所军官们在寻找解决办法。
    五月中旬这天,宣府前卫。
    卫所军官们,聚集在卫指挥使司官署,商讨对策。
    指挥使董舀道:“姜扒皮来了!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只能把土地送回去?”
    李千户道:“姜扒皮可是杀人不眨眼,大同镇卫所的人都惨遭毒手,我们要是想活命,只能把军田还回去!”
    指挥同知邹诞道:“是啊!姜扒皮我们惹不起,还回军田总好过被宰了!”
    周千户道:“要不,我们赶紧收拾值钱之物逃走?”
    张千户道:“对,逃到姜扒皮管不到的地方去,我们这些年也积攒了不少钱,还可以过舒服日子。”
    董舀叹了口气,道:“难道,我们除了逃走,真的没其它办法了?”
    刘千户道:“或许,可以跟王总兵好好说说,让他去探探姜扒皮口风,看看姜扒皮是否要对宣府镇卫所动手。”
    王承允就任总兵,同样身兼后军都督府军务,可节制各卫所。宣府镇各卫军军官,有定期对其孝敬。
    董舀道:“我觉得,还是先探口风,若能保住咱们的军田,那是最好。”
    每个军官都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要是不到万不得已,不愿意带东西逃走。
    除了一名千户外,其他各军官都同意。
    除了卫所外,那些侵占军田的地主们,同样惶恐不安,生怕遭到姜瓖清算,有些人准备退还军田,有些人再想办法。
    ————————
    宣府城,总兵官署。
    各卫指挥使齐聚一堂,商议大事。
    董舀道:“王总兵,在以往,大家各有好处,皆大欢喜。可姜扒皮做了总督,宣府镇要归他管,大家都担心,恐怕会像在大同镇那般遭到毒手。”
    梁指挥使道:“要是姜扒皮真的要这么干,我们只能赶紧逃了。”
    马指挥使道:“姜扒皮太狠了,要是搞不好,大家都没命!”
    …………
    各指挥使、千户直辖千总,都纷纷说出自身的担忧。
    董舀对王承允道:“王总兵,要不您去探探姜扒皮口风,看看是否要像大同镇那般对待宣府。只要他肯维持原状,我们愿意定期孝敬。”
    王承允淡淡道:“诸位放心,等姜瓖到了,我会找机会好好跟他说说,相信他不会做得这么绝。”
    当初清查晋商,姜瓖私吞了不少钱财,王承允对此很清楚,他觉得,姜瓖还不是要捞好处,他在大同镇做出那些事情,只不过是扩充实力的手段,有了自身的钱粮、后备军粮,姜瓖就可做个土皇帝。
    王承允根本不把朝廷放心上,不听朝廷调遣,不带兵驰援京城,觉得姜瓖还不是这个样,只不过做事方法不同而已。
    况且,要是姜瓖不计后果,把他给逼急了,可把姜瓖私吞钱粮一事抖出去,凉姜瓖也不敢为所欲为。
    听到总兵这么说,各军官稍稍安心。
    ————————
    五月十九日,姜瓖来到宣府镇辖区第一个卫所-怀来卫。
    跟清军的第一战,就在这里打响。
    清军走后,原本逃跑的军官们都已回来,继续掌控被侵占的军田。
    该卫的指挥使有前来迎接,姜瓖不予理会。
    他已做好了计划,等收拾了王承允后,再把对宣府镇各卫所动手。
    在西行的日子里,陈圆圆对姜瓖服侍得很周到,每天伺候沐浴,每晚都同床共枕,姜瓖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三天后的上午,姜瓖抵达宣府。
    王承允得知姜瓖到来,带着众军官出城迎接。
    宣府城外,姜瓖在这里停下。
    “末将参见总督大人!”
    王承允和身后的副将、参将、千总、把总们,共有七十余人,向姜瓖齐齐行礼。
    在姜瓖从京城启程返回后,就派出快马先一步传令,让王承允把所有把总都召来宣府城,要集中一堂开会。
    之所以要把所有人集合在一起,就是方便把该处理的人一网打尽,防止有人逃跑。
    姜瓖看着这些武将们,又再望向城墙,粗略观察城墙上站岗的士兵,对此明显很不满意。
    大同军和宣府军,明显不在一个档次。
    王承允笑眯眯道:“大人升任总督,可喜可贺!末将已摆下筵席,备好酒菜,还请总督赏光。”
    他明摆着是要跟姜瓖拉关系。
    姜瓖面无表情道:“先办正事要紧,带本总督入城。”
    随后,王承允带姜瓖进入宣府城。
    跟随姜瓖入城的,有大同军大批官兵。
    其中,廖秋军和警卫队都入城了,拱卫着姜瓖。
    抵达总兵府后,警卫队迅速进入,把守各地。
    王承允有些惊讶,怎么总督要带那么多人进入?姜瓖虽然是上司,总得要给下辖总兵面子,总不能肆无忌惮。
    就比如洪承畴督师蓟辽、孙传庭督师陕西,对各位总兵都会很尊重,不敢乱来。
    不过,两人都是文官出身,没有原本的军队班底,只不过是朝廷让其督师,各总兵名义上要听命于督师。
    武将出身的姜瓖不同,有原本的大同军作为班底,比那些文官督师底气更足,要确立强势地位。
    想通了这一层,王承允并未觉得有太大不妥。

章节目录

大明最狠总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轻风千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轻风千里并收藏大明最狠总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