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浮云桥,已经让李臻见识到了张道玄的手段。
    降真灵尊、天下第二。
    实话实说,李臻觉得自己忽然心动了。
    不是说对张道玄这个人。
    而是对这所谓的“道法”。
    好帅啊!
    真的好帅啊!!
    看看别人,一出手,就是一座横跨山川的浮云桥。
    再看看自己……
    李老道除了个金光咒你还会啥?
    真的是……土到家了!
    有种下里巴人进城既视感的李臻一步一步跟着玄素宁,走在桥上,走在云中,最后……走到了桥的尽头。
    张道玄的桥全程没有任何“不稳”的迹象,从香山顶,一路慢慢的倾斜,延伸,最后,来到了那后世供奉如来,可此世却是三清慈悲而立的巨大青石广场处。。
    二人下桥时,已经有一众弟子在桥下等待了。
    但张道玄却没来。
    李臻只看到了那原本的高台龙椅旁边,坐着一个穿着紫霄罗台法衣的人影。
    明明距离不算远,可却看不清面容。
    那人就坐在勾勒着八卦太极阴阳图的祭台之上。
    而此刻广场尽头处的一片红,也是亮瞎了李臻的狗眼。
    围过来之人,年纪大多都不算年轻。
    为首的更是一个模样看起来在接近四十岁的中年道人。
    这些红衣法师站在了最前面,而后面则是身着青绿之色的道士们。
    年纪稍显年轻一些。
    国师张道玄,乃天下道门魁首。
    被所有道士奉为天师。
    今日的年末祭祀,全场,只有他一人可穿紫衣。
    紫色,在道家是最尊贵的颜色。
    抛开皇权嘉奖的那一层“黄”,实际上,紫色法衣,取自老子出函谷关,紫气东来之说。
    这场年末祭祀,对于道门来讲,属于大型斋醮科仪,品级必须严格划分才行。
    国师穿紫,而其他之人,就只能穿红。
    穿红,代表着他们三品以上的法师之身,一会,就要在国师的带领下,为江山祈福上表。
    而这群红衣法师的身上更是有着金线所缝制的各种道家祥瑞图案, 如郁罗萧台、日月星辰、八卦、宝塔、龙凤、仙鹤、麒麟等等。看的李臻狗眼都快瞎了。
    但无论这群人身居何等华贵之物, 凭心而论, 在一袭黑白素面道袍的玄素宁面前,都只是那无法与日月争辉的萤火而已。
    这里不是说玄素宁的美。
    而是说……她身上所具备的那股道韵。
    整个龙门山,便是国师的道场。
    从李臻踏上云桥那一刻起, 他便有种中正平和的感觉。
    在这种感觉里,你可以找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
    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随便。
    这里, 可以满足你任何需要的心情。
    那股玄而又玄的, 代表天与地的道理, 就蕴藏在这座龙门山中。
    甚至若静心下来,李臻还会听到耳边有着若有若无的诵经之声, 也不知道是国师所念诵,还是其他。
    总之,来到这座龙门山开始, 普通人似乎就想不到其他人了。
    就像是一种很恐怖的同化。
    让人对国师心生好感, 对这太平盛世感到由衷发自内心的感激。
    很玄。
    很妙。
    无时无刻, 你都能感觉到那股道韵深藏其中。
    特别是现在这国师高坐, 而诸多红衣高功台下祈福的模样,更是让人有种发自内心的心悦诚服、顶礼膜拜之意。
    可偏偏, 有一处不同。
    也只有一处不同。
    这处不同,便是来自于玄素宁之身。
    这里并非没有坤道。
    乾道虽多,可坤道亦不少。
    及笄、妙龄、桃李、花信、迟暮……坤道并不少。
    可是, 无论好看也好,难看也罢, 或者端庄……怎么都好。
    当这一袭黑白道韵降临龙门山时,你眼中, 便不会再有别人了。
    国师之道,中正平和。
    囊括了整座龙门山。
    可是, 眼前这站在消散的浮桥前,穿着一不张扬、二不华贵的坤道,你只需要看她一眼,便会忽略掉她那天下第三的容貌,而是心有所悟。
    江山中正平和,国泰民安。
    上吉之壤不假。
    然。
    其中独处清静无为,道法自然。
    上吉之壤中, 自有天地阴阳流转其中。
    看国师,看的是盛世安康。
    而看玄均观此间入世之人,看的,却是恒心向道, 锲而不舍的吾辈追求。
    盛世也好,乱世也罢。
    无妨。
    我自一心向道,山川不可移。
    不与国师争锋。
    甚至,这盛世因我到来而更添三分瑰丽。
    然而。
    沧海桑田,万法度尽后,我还是我。
    我,即为道。
    自信、自谦、自傲、自矜。
    玄素宁不言。
    可你只需要观瞧,就会懂。
    懂那清静自然。
    无争,可却与国师如同日月。
    阴阳互补,不弱半分。
    “后学之辈,于此拜见高功。福生无量天尊!”
    为首的那一红袍法师手掐礼印。
    随着他的带头,所有围过来之人都保持着礼敬的动作,无论修道年头多少,皆以晚辈自居,想着玄素宁施礼。
    声势浩大,在群山之中音波回荡,如同群仙来朝。
    没人在意李臻。
    或者说,他们根本看不到李臻。
    此时此刻面对天地日月,任何分心分神都是失礼之举。
    而面对这百人齐喝,玄素宁微微点头:
    “福生无量天尊。”
    众人抬头,依旧无视了就站在玄素宁身后的李臻……
    其实也不奇怪。
    看衣服……
    六品纳衣。
    这会儿玄素宁就在这,这就跟你们公司大领导带着秘书来视察,领导在这,你难不成跟领导来一句“大佬好”之后,转头去和领导的秘书聊天打招呼?
    不现实。
    所以,哪怕有些人对李臻心生好奇,可却依旧没人吭声。
    只等那为首的红衣法师说道:
    “高功,请等台护持。”
    玄素宁点头:
    “理当如此。”
    随着她的话,人群让开了道路。
    玄素宁直接迈步向前。
    接着来了一句:
    “守初。”
    “弟子在。”
    “跟上。”
    “……是。”
    李臻回应完,就跟着对方往台阶方向走。
    一边走,脑子里一边冒出了一个想法。
    怎么感觉……
    俺家玄高功就跟怕我跑了一样?
    ……
    祭坛为九层。
    这会让皇家之人还没来。
    而等一会人来了的时候,那么,这九层祭台每一层都会按照品级,以这里面等级最低的青衣法师为起始,青衣法师在地面,红衣法师一层又一层的按照八卦方位,盘坐四方,逐层向上来焚香祷告。
    而这一场祭祀,作为玄均观入世之人,她是“护持”。
    说白了,现在坐在祭坛最顶上。
    待一会杨广来了,再下来。然后等杨广开始登坛时,她一步一步跟在身后,等到了九层祭坛之顶时,站在国师为她准备好的位置,等待杨广和国师做法完毕便可。
    祭坛很大。
    九层木制结构,走上去半点木头的“吱嘎”之声都听不到。
    显然,质量杠杠的。
    天知道这一座祭坛又花了多少徭役。
    看着木料上面的祥云吉瑞的纹饰,李臻在心里猜测着。
    始终跟在玄素宁身后,一步一步的来到了祭坛的第九层。
    之前第一次登香山时所看到的那个宽阔的台面上。
    台面最高处,便是插着三根巨香的巨鼎。
    巨鼎前面,是摆放着猪牛羊牢祭之礼的供桌。
    而身穿紫衣的国师,便在那“九层半”的供桌前,蒲团跌坐,背对玄素宁和李臻。
    接着,他背后才是那祥瑞云纹金龙屏风下的龙椅,以及旁边一张张四四方方的群臣之桌。
    皇帝乃真龙天子。
    九五之尊。
    九为极数。
    九层半,止半步于凡尘。
    亦止半步于仙神。
    当李臻还在盯着那背影发呆时,玄素宁手掐礼印:
    “道友。”
    李臻耳朵边上,诵经之声依旧不绝。
    可那背对二人的国师却动了。
    起身,转身。
    紫霄罗台法衣与五岳金冠之下的容貌,这次,不再是模糊不见。
    而是清晰可查。
    然而……当李臻看到对方那张脸的一瞬间,还是懵了。
    年轻!
    好年轻!
    模样瞅着……似乎还没自己大!
    最多也就和自己差不多。
    十七八……最多二十岁!
    一个好年轻好年轻的孩子,身穿代表道门至高的法衣,起身面露温和之色,说道:
    “后辈道玄,见过前辈。”
    玄素宁回敬一礼:
    “素宁见过道友。今日道友辛苦,多多操劳,功德无量,福生无量天尊。”
    “福生无量天尊。”
    “年轻人”张道玄回礼,接着,那张……平平无奇却温和如春风的双眸,看向了李臻。
    一不开口,二无什么动作。
    不问李臻为何而来。
    又是怎么和玄素宁在一起之类的。
    只是温和的望着李臻。
    李臻见他看自己,知道以自己的身份……虽然心里不在乎对方的身份,可表面上却不能给玄素宁丢人。
    于是躬身行礼:
    “后学守初,拜见国师。福生无量天尊~”
    听到这话,年轻人张道玄眼眸里也皆是温和,点点头:
    “你来了。”
    “……”
    玄素宁眼神一动。
    而李臻也一愣。
    这话……怎么没头没尾的?
    那……
    这自己该怎么回?
    怎么回才不失礼?
    不是……国师,咱俩无冤无仇,怎么还带给人出难题的?
    脑回路开始全速转动。
    停顿一息,李臻手掐礼印,看起来有些忐忑的来了一句反问:
    “后学……不该来?”
    “……”
    玄素宁嘴角一抽……
    你……

章节目录

大隋说书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不是老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是老狗并收藏大隋说书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