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派人查明真相
    倒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赈灾法子。
    就连李承乾本来都十分惊讶。
    他肯定自己是没有说出这个办法的,不过是想了一下罢了。
    所以说,这个办法是李二自己想到的?
    【李二真不愧是足以名传后世皇帝!竟这么聪明的吧?】
    【他居然能够想到以工代赈的办法?这也太玄幻了!】
    【没听说过什么这个时候有谁提出这个办法啊?难道真的是他自己想到的?】
    【这就有点厉害了啊!】
    李二虽然因为这法子不是自己想的,有几分心虚,但是听到李承乾的夸赞,却又自傲起来。
    他想着,自己的确是有些想不到的,而李承乾却能想到。
    李承乾自己虽然是想要藏拙,所以总是不说出来。
    但是所幸自己能够听到他的心声,知道他的想法,不会错过这些好办法。
    这李承乾是他儿子,老子用儿子的法子,那不是天经地义?
    反正李承乾的,就是他的嘛!
    更何况,他还是天下共主!
    全天下都是他的!
    这李承乾想出的办法,合该给他用!
    别人不知道这是李承乾的办法,他自己知道就行。
    他也不会忘记李承乾的功劳。
    以后自然会有所表示。
    更何况,李承乾是太子,以后这天下都要交给他。
    那又何必在意这一时的功劳名声?
    “陛下大才,竟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此乃臣等所不能及也!”
    “陛下圣明!这以工代赈,却是比朝廷直接出钱出粮安置那些难民要好得多!”
    “这是个可用的办法!这样一来,即可以省下朝廷的一笔钱粮,又可以很好的安顿这些难民。”
    “而且让他们以工换取吃食和工钱,也不至于让这些生出什么好吃懒做的心思。那些人有办法赚到钱,活下去,自然也不会想办法闹事了。”
    长孙无忌三人虽是震惊,但到底是有真材实干的。
    听到这个办法,稍微一琢磨,就想到了其中的好处。
    这是皇上想到的,他们自然是有一分的好处,都能夸出十分来。
    更别说,这是正经的好主意、好办法了。
    “既如此,便按这个法子办吧。还是要尽快。找个地方,给他们搭上个棚子,让他们有地方可住,至少要遮风避雨的。”
    “先准他们吃一餐,稍稍休息,第二天开工。工钱先按天结算。他们手里有一些钱,也能够安心些。”
    “修路一事,是莱国公与京兆府尹一起负责的。现如今,修路的人,有多少?若是加上那许多的难民,可行吗?若是人数太多,便同时修几条路。左右城中的路,都要重修返修一遍的。”
    既然这个方法可行,李二便直接开始与众人商量细节。
    李承乾就站在一边静静的听,不发一言。
    话说,虽说他是有接触到难民的事情。
    但是整个过程,李二都是知道的。
    所以李二叫自己过来做什么呢?
    难不成,是让他在这里听他们讨论?罚站呢?
    他这阵子也没做什么不好的事情,需要被惩罚啊!
    【李二自己叫那些大臣商量不就行了?做什么要叫我过来呢?】
    【我现在都已经是条十分忙碌的咸鱼了!还要叫我过来罚站,耽误时间!】
    【有这个功夫,我还不如回去想想怎么开展工作呢!】
    【这图纸虽然画好了,但是钱还没开始赚,根本就不敢动工!】
    【我都这么惨了,还要被叫来罚站吗?】
    李二根本就不理会李承乾的吐槽。
    这种程度的,他都已经习惯了。
    这些话已经无法引起他的情绪波动了。
    李二就当没听到,继续与其他三人商议以工代赈事宜。
    等以工代赈的事情,商量出个章程之后,李二也不着急商量别的,先叫人去通知京兆府尹,将该做的事情做好了。
    然后李二的神情便再次严肃起来。
    长孙无忌几人便知道,着急的灾民的事情已经有办法处理了,那接下来,肯定是要说到襄州之事了。
    襄州糟了水灾,之前没有任何消息上报,便已经是失察之罪逃不掉了。
    后来竟然为了逃脱罪责,瞒住了这个消息,还将灾民都困住,不让往外跑。
    这罪责定然是逃不掉了。
    而且,罪责肯定不轻啊。
    不过这也是那些人自作自受。
    既然做下了这样的事情,那就要准备好面对被揭破时的重责。
    更何况,他们这么做,使得那么多百姓受难,还被困住不得出,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或许那些人都对朝廷怨声载道了!
    这些摸黑朝廷的官员,的确是死不足惜。
    只是这次襄州怕是要全部来以此大清洗了!
    毕竟,这么长时间了,都没有人上报,消息一点都没有漏出来,皇上定然十分恼恨。
    襄州也不知道还能剩下几个是无辜的。
    “襄州一事,还需要查明。但是襄州司马、长史、别驾、录事参军事,怕是都逃脱不了关系!先派人去将他们关押了,然后迅速查明此事前因后果,有哪些人参与。”
    李二虽然心中的确是恼怒得不行,但却还没有失去理智。
    他也没有直接诶将所有的官员都一网打尽的意思,还是需要查清楚的。
    当然了明面上的钦差是要派的,暗地里也是要人去查的。
    得到的结果,两相对照,才能够更加的可靠。
    李二现在已经不会再相信一家之言了。
    谁知道那些平日里看着忠心耿耿的臣子,背地里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长孙无忌等人见李二没有直接出发,反而还记得要查明真相,心中也是舒出一口气。
    皇上还能够如此理智,于襄州而言,是一件好事。
    毕竟,总有些人是因为人微言轻,敌不过上面的那些人,或者是没有任何的办法告密,才不得已屈服的。
    毕竟,光看那些难民能够逃到长安,而且人数还不少,就说明,肯定有人在暗中帮了他们一把,而且暗示他们到长安来。
    如果无人指点,这些人或许也不会走这么远,特地跑到长安。
    如果无人帮助,许是也不可能逃出这么多的人。

章节目录

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听心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海的浪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海的浪头并收藏大唐:躺平的我,被李二偷听心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