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去越析诏转两圈
    这回礼物虽然厚重,但李世民还是不太想搭理他们。
    主要是大唐君臣一直将吐蕃当做蛮夷之国,就算打了一场胜仗,李世民等人也未将他们放在眼里。
    胜仗而已,大唐经常打。
    再次被拒绝的松赞干布绝望了,那颗玻璃心碎了一地,同时对大唐的倾慕逐渐扭曲成了憎恨。
    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领兵二十万兵临大唐边境,并且放言说:“你要是敢不是嫁给我公主,我就打你。”
    当时李世民太宗吏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五万以击之。
    唐军主力侯君集部还没出手,唐军先锋牛进达部已经打败了吐蕃军。
    牛进达率领少量唐军袭击吐蕃军营,仍然斩获一千多吐蕃首级。
    这次大败,让松赞干布彻底慌了。
    同时率部退出党项、白兰羌、吐谷浑等地。
    不过,唐军却没有松懈,二十万大军镇守在界首关一带,防止吐蕃跨界。
    松赞干布见大唐有动手的心思,吓得魂不附体,于是就派宰相禄东赞去大唐道歉,同时进献黄金五千两、以及其他珍宝不计其数。
    这回换了个靠谱的使者,禄东赞曾经在大唐学习过,深知大唐有句话叫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于是他一来就对李世民各种糖衣炮弹,把李世民跪舔的十分愉悦。
    李世民高兴之余,就随便找了个宗室女子,封为文成公主,然后同意了松赞干布的求亲。
    两国和亲之后,大唐立刻退兵,但还是留下了数千人在界首关镇守,毕竟国与国的友谊不是很牢靠,说不定哪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这点吐谷浑可汗伏允是深有体会…
    李世民知道松赞干布不按套路出牌,所以对吐蕃的戒心一直没消过。
    而此刻,在界首关戍边军营中。
    界首关将领叫杨廷如,为界首关经略使,正三品上。
    如往常一样,杨廷如领着几十位士兵,在边关附近巡逻。
    “啊,又是风平浪静的一天!”
    杨廷如抬头望了望晴朗的天空,表情有些唏嘘。
    边关这地方,是最危险,同时也是最安全的。
    特别是大唐与吐蕃正处于蜜月期,每年吐蕃都会向大唐朝贡,又怎么可能会进攻大唐呢。
    至于那些蛮人…呵,猢狲罢了。
    可就在这时,旁边的副将却拍了拍他的胳膊,急道:“将军,好像有人来了。”
    “怎么可能!”
    杨廷如撇了撇嘴,“这鬼地方除了我们,谁会来?”
    “你快看嘛!”
    副将用力扯着他的袖子。
    “哎呀你…卧槽!”
    杨廷如扭头一看,果然发现有一队密密麻麻的骑兵往他们这飞奔着来。
    他瞬间瞪大眼睛,大声喊道:“警报,快点警报!”
    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警报呢,那一伙骑兵便将他们围住。
    唰唰唰!
    几十人瞬间拔出刀剑,目光警惕的望着他们。
    倒是杨廷如比较冷静,因为他看出来,这伙人穿着大唐的盔甲。
    “本将军乃是界首关经略使,尔等是谁?”
    为首一骑兵拿出鱼符,冷声道:“我是黔王府亲府中郎将莫再提,奉黔王之命出关!”
    “嗯?”
    杨廷如皱了皱眉,接过鱼符观察了一下,有官方记号,是正品。
    “麻烦出示一下黔王府的信物!”
    不过,光有他的信物还不行,还需要黔王府的才行。
    莫再提再次拿出鱼符,确认之后,才点点头,“好,你们出关吧,不过本将军想知道,你们出关做甚?”
    “去越析诏转两圈!”
    “…”
    莫再提说完,便一扯缰绳,领着骑兵继续往关外而去。
    “将军,就这么放他们出关,不会有事吧?”
    副将担忧道。
    杨廷如白了他一眼,“他们想走,我们拦得住吗?”
    说着,他便叹了口气,“而且你可知黔王是什么人?
    那可是前太子李承乾!”
    “你没听过吗?
    那家伙一到黔州,就把刺史沈良给杀了,之后屁事没有,反而还升官了,这种人物咱们可惹不起!”
    副将一脸惊骇,“末将明白了。”
    …
    出了界首关,便是无数小道。
    这些蛮人没大唐那么有钱,修了无数条官道。
    界首关外的小道,大多都是泥路,稍有不慎就会摔倒。
    不过幸好,大唐的骑兵数量虽然很少,但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不过有时候,造化是弄人的,莫再提领着骑兵,然后…他们就迷路了。
    莫再提和大唐骑兵都是第一次到界首关外,从黔州到界首关,只有一条大道,所以他们顺着大道就能直接到界首关。
    但是出了界首关,岔路太多,莫再提带着骑兵七拐八绕,也不知到了哪里。
    两天后,在大唐骑兵即将绝望的时候,却突然看到前方有一座矮小的城池。
    迷路这么久,终于见到人烟,莫再提那张严肃的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一丝笑容。
    “全军听令,前进!”
    …
    黔州一座酒楼,李承乾看着趴在窗户上发呆的武瞾,只感觉有些头疼。
    他去了一趟黔州,就带回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若是让苏晗知道的话,那还不得伤心死啊。
    所以经过一番权衡利弊,李承乾决定…不让她知道。
    最后在杨琛的安排下,武瞾就住在了距离黔王府不远的酒楼。
    就在李承乾发呆时,武瞾却突然扭头看着他,并且俏然一笑,“殿下,你把我安排在这,是打算将小女子养为外宅吗?”
    李承乾摸了摸鼻子,男人的心思是很复杂的。
    知道武瞾的身份之后,他就不敢有什么想法,但同时,又不想把她推走。
    如果硬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行为的话,那大概就是“犯贱”。
    “武姑娘,我知道你心中有仇怨,但有时候,若是为了报仇而迷失自我,那就算大仇得报,又有何用呢?”
    武瞾的神情闪过短暂的愣神。
    仇自然是有的。
    当日武家人不念旧情,将她们赶出武家,甚至还将她们赶出了荆州。
    武瞾心中一直记得这件事,贞观十年,她回到并州,就开始寻找复仇的机会。
    贞观十一年,她听说李世民驾幸洛阳宫,就想去洛阳。
    结果现实再次给了她一巴掌,武瞾要出发的时候,她娘杨氏却因为伤心过度而亡。
    所以,武瞾就错过了李世民这个大腿。
    几经周折,她又将目标放在了越王李贞身上。
    结果刚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李承乾又冒了出来。
    李贞惧怕李承乾的威势,不敢再碰武瞾,相反还自作聪明的把武瞾送给了李承乾。
    不过阴差阳错之下,色诱没成功。
    武瞾又心生一计,便跟着李承乾一起回到黔州。
    那句话咋说来着…
    来日方长嘛!
    偶尔改个名叫方长,似乎也挺不错的。

章节目录

大唐:爹,我真没想造反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难成一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难成一梦并收藏大唐:爹,我真没想造反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