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当冷月澜醒来时,仍然全身无力,他不禁一怔,随即心思电转,便知是冷筠所为。
    冷筠正坐在榻沿看书,看见他醒来,便关切地问道:“澜儿,你感觉怎么样?身上还痛吗?”
    冷月澜的脑海仍有些昏沉,又四肢无力,便躺在榻上不动,口中说道:“臣现在已经不痛了,只是全身无力。”
    冷筠闻言一笑,伸手轻抚冷月澜的脸,柔声道:“朕知道你不愿留下,但又觉得以绳索束缚你有失亲王的体面,所以让你服了软筋散,对外宣称你有病在身,暂留皇帐内养病。”
    虽然冷月澜早有心理准备,但乍听之下仍觉得如坠深渊,一时之间对前路有点彷徨绝望,他转过脸避开冷筠的碰触,但冷筠却不让他退避,伸手把他抱入怀里,轻声说道:“你必须慢慢习惯与朕亲密,朕会给你时间。”
    顿了一下,他刻意放柔了声音,说道:“听话。”
    冷月澜全身一僵,想起萧段之事,不敢再避开,只得任由冷筠抱着,但他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对。他昨日毒发,无暇细想,如今脑海清明,疑点便慢慢浮上心头,于是试探地问道:“保心丹找到了吗?”
    冷筠见冷月澜没有挣扎,唇边的笑意渐渐漾开,说道:“朕已命人去找了,现在还没找到,不过你放心,朕已命人研制了,应该很快可以制出来。”
    冷月澜听罢,原本紧绷的心渐渐放松下来。就凭这个答案,他几乎已经可以肯定萧段不在冷筠手中。倘若萧段在,冷筠直接向他要药和药方就行了,哪需要命人寻找和研制。
    理清思绪之后,冷月澜忽然抬头与冷筠对视,问道:“您没有擒住萧段,是吗?”
    冷筠闻言微怔,最后不甚在意地笑道:“没错,但你知道得太迟了。”
    冷月澜原本一片冷凝的眼眸渐渐缓和下来,他确实知道得太迟了,但知道萧段一切安好,这就够了。
    即使今生不能相守,但至少知道萧段能继续光复大业,至少……他不会向冷筠屈服。
    冷筠似乎看穿了冷月澜的想法,一双盈满柔情的眼睛瞬间冷了下来,他把冷月澜压在榻上,左手钳住冷月澜双手,右手从他的衣领伸入,抚摸着那光滑的肌肤,沉声问道:“你是不是认为萧段不在朕手中,你便可以不听话了?”
    说罢,他的力道时轻时重,冷月澜虽然用尽全力挣扎,但却四肢酸软,毫无用处。一阵恶心的感觉弥漫全身,让他忍不住全身发抖,他着急地道:“陛下乃臣的至亲,又岂可行男女之事?”
    冷筠用了多年时间挣扎,如今早就想通了,听到冷月澜的话根本不为所动。看到冷月澜一心只想着萧段,他心中恼怒,只想尽快和冷月澜行了云雨之事,让冷月澜接受现实,再慢慢想通。
    冷筠解开冷月澜的腰带,掀开他的衣衫,吻上他的脖子,细细品味。
    那光滑的肌肤让冷筠意动神驰,他死死压住更猛烈挣扎的冷月澜,如品尝美酒般轻轻吸吮着那线条优美的脖子。
    冷月澜浑身抖了一下,明明天气不冷,他却仿佛全身坠入寒渊,每一滴血都冷入骨髓。
    他从来没想过,他有一天会以如此屈辱的姿势躺在这名敬如父兄的男子身下,面临着如此难堪的境地。他绝望得仿如濒死的野兽,嘶哑着声音叫道:“陛下,您怎能如此辱臣?”
    “澜儿,你别怕,朕会待你温柔点。”
    源源不绝的难堪瞬间将冷月澜淹没,他绝望地说道:“陛下在臣心中如兄如父,如今陛下要行逆伦之事,有损皇家体面,亦损陛下圣名,臣无力阻止,唯有一死以谢天下。”
    冷月澜说得无比决绝,说罢,便要咬舌自尽。
    冷筠尚未听完便觉得不对劲,立刻钳住冷月澜的下颚,并把另一只手伸入冷月澜口中,锐利的贝齿正好咬在他的手指上,十指连心,一阵激痛传遍全身,但最让冷筠惊骇的却是冷月澜宁死不屈的决心。
    冷筠虽然有很多方法让冷月澜求死不能,但那毕竟是他的至爱,他不但要得到冷月澜的人,还要得到冷月澜的心,所以手段不敢过激。
    思索片刻,他慢慢让自己的神色柔和下来,哄道:“澜儿,朕答应不会强要你,但你也要答应朕,不能再自寻短见,好吗?”
    若非迫不得已,冷月澜自然不想走到这一步,如今冷筠愿意妥协,他便渐渐冷静下来,放弃了寻死的念头,于是点头回应。
    冷筠暗松一口气,他慢慢从冷月澜口中抽出手指,又为冷月澜整理好衣衫,盖上丝衾,说道:“等找到了保心丹,朕便带你回京。你虽然一时无法接受朕,但咱们有一辈子的时间,朕愿意等。”
    冷月澜以前一直以为冷筠猜忌他,虽然敬重依旧,但总有些心灰意懒。如今方知那时候冷筠的刻意疏远是为了彼此保全,这个男人虽然对他换了一种心思,但却对他疼爱如昔,是这世上少数真正对他好的人之一。
    但他只能把冷筠视作父兄,就算冷筠和他耗上一辈子,也不可能变成男女之情。他向来淡泊名利,对权力可以一退再退,但唯独在感情方面不肯屈就,更何况这是逆伦之情。
    想到如今陷入死局,冷月澜不禁心乱如麻,俊美的脸上一片凄楚。
    冷筠见状,心中怜惜,便低声说道:“朕待你是真心的,你好好想想。”
    说罢,冷筠便轻拍一下冷月澜的肩膀,走出皇帐。
    直至那颀长的身影消失在帘帐中,冷月澜才收回目光,以双手环住自己尚在微微颤栗的身体,哽咽道:“萧段,你到底在何处?我快撑不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是删节版,因为脖子以下的亲热戏都不能通过,所以只能修成这样发上来啦~~~只要亲们知道皇帝没得逞就行了= =
    第36章 峰回路转
    虽然萧段在江南也有势力,但为了方便掩藏行踪,萧段并没有和他们会合,而是命令他们分部撤出北辰。
    三人一路潜行,但郭长风步步紧迫,途中打斗了好几次,这才接近边境。
    这夜,他们在边境附近的一座山中休歇,吃过野味之后,他们皆已累极,原本应该抓紧时间睡觉,但萧段一直显得心绪不宁,整个人烦燥不已。
    朱逢时心细如发,自然看出了他的不对劲,便问道:“公子可是有心事?”
    至于有何心事,他也心里明白,冷月澜是萧段心尖上的人,两人原本约好三日之期,萧段却为了护送他们而失约。他们被郭长风迫得太紧,萧段怕暴露冷月澜的行踪,甚至不敢给他送信说明情况,只能留下冷月澜一人在那里枯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和爱人相隔千里,萧段哪能安心?
    萧段这夜异常沉默,此时听到朱逢时的问话,便如实答道:“我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朱逢时虽然认为冷月澜误了萧段的大业,但却不忍看到萧段如此煎熬,便安慰道:“可能是公子挂念熙王,才会如此烦燥。若熙王真有什么事,自然会有消息传来。”
    萧段却无论如何也静不下心来,只得起身来回踱步。
    过了片刻,一只信鸽从空中飞落,停在萧段的肩膀,萧段立刻取出信鸽脚上绑着的纸条,摊开细看,顿时脸色骤变,整个人都晃了下。
    萧月魄对冷月澜的印象极好,见萧段如此反应,也有点担忧,连忙问道:“殿下怎么了?”
    萧段深呼吸了好几次才缓过神来,涩声答道:“陛下以我为诱饵设局引月澜出现,月澜信以为真,上山救我,被陛下擒住了,如今就软禁在皇帐内。”
    朱逢时把萧段的话想了几遍,便说道:“公子莫急,陛下既然爱慕熙王,自然不会伤害他。”
    萧段想起那日闯进皇帐时看到的情景,哪能不急?冷筠不舍得杀冷月澜,但却会强占他的身体。冷月澜性情如此孤傲,又岂受得了如此屈辱?
    自那年羲城沦陷之后,他便谨记教训,一直步步为营,做事从来没再悔过,然而此刻,他却后悔了。他很后悔那天没带冷月澜去望月山,有他在身边护着,即使冷月澜不能毫发无伤,但肯定不至于落得如此地步。
    现在想来,郭长风之所以步步紧迫,也是为了拖住他的脚步,让冷筠有时间使计引出冷月澜。
    萧段无法想像此刻的冷月澜会有多彷徨绝望,他现在五内如焚,恨不得土遁回去救冷月澜。
    朱逢时知道此时肯定留不住萧段了,便叹息一声,说道:“既然熙王身陷险境,您还是尽快回去救他吧!属下和小公子只要跨过这座山便到边境了,公子不必担心。”
    萧段一颗心已粘在冷月澜身上,即使朱逢时不说,他也打算去救人。既然朱逢时比他先说,他便点头说道:“好的,我救回月澜之后便会赶往五行山和你们会合。”
    说罢,萧段立刻拿起放置在地面上的佩剑,不待朱逢时叮嘱什么便冲到马旁,飞身上马,眨眼间便绝尘而去。
    朱逢时看着那渐渐杳微的背影,只能无奈地摇头,再次感叹一声情为何物。
    ――――――――――――――――――――――――――――――――――――――――――
    自那天之后,冷筠一直命人搜山,寻找冷月澜丢失的保心丹,却一无所获。正因如此,冷筠一再拖延回京的时日。
    到了第四天夜里,山下突然出现异动,冷筠走出皇帐,命人前去打探。少顷,有士兵急匆匆回来禀报:“禀报陛下,降军里潜入了一万南岐兵,现在他们正攻打上来。”
    冷筠闻言蹙眉,虽然他曾对楚军的人数疑惑过,却没想过楚王会通敌叛国。这些南岐军一直潜伏在降军里,眼看着他即将回朝,又适逢他和萧段反目、派出郭长风追杀,而冷月澜又被他软禁,南岐军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时机。
    他思索片刻,便问道:“敌军的将领是何人?”
    那士兵立刻答道:“是靖王。”
    冷筠脸色微变,他知道南岐军来势汹汹,便立刻命令那名士兵通知各将领到半山的平地候命,同时命人牵来坐骑,飞身上马,往之前扎驻皇帐的地方驰去。
    到了半山,各将领已候在那片平地上,他们一看见冷筠便立刻下跪行礼,冷筠摆摆手,迅速下了马,在士兵准备好的木椅上坐了下来,他扫视一遍众将,却没发现陆铮的踪影,不禁心中疑惑,但又想到陆铮已被削了兵权,也许因为心生不满才会迟到,他便暂时按捺住心中的怒意,和众将商议退敌之计。
    此时山下杀声如潮,他们站在半山仍能感受到战况的激烈,冷筠脸无表情地站在原地,听着那催魂夺魄的呼啸声,忽然有种脚下的江山在动荡的感觉。
    ――――――――――――――――――――――――――――――――――――――――――
    自被擒至今,已有四个日夜,冷月澜全身无力地躺在榻上,神色恍惚地感受着每一个晨昏,帐内的灯火亮如白昼,他却觉得昏天暗地。
    这段时间里,陆铮曾来过一次,却被挡在帐外,自此之后便再无人来找他,仿佛这世上再无熙王此人。
    想到日后将在冷筠的后宫虚度流年,冷月澜便心丧若死。
    冷筠因为势在必得,反而不急着占有他,只是每晚必定和他同榻而眠,偶尔抱一会,亲几下,似乎是想让他慢慢适应这种亲密行为,却又会在他表现出反感时停止。
    冷月澜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到何时,他的潜意识里似乎希望萧段出现,但又害怕萧段出现,每天反反复复的想,身心俱疲。
    这天入夜之后,山下突然传来阵阵厮杀声,声音激昂如潮,一波又一波袭来,冷月澜即使躺在皇帐里仍然能感受到那种肃杀之气。
    冷月澜不知发生何事,心急如焚,唤来守在帐外的士兵询问,士兵却毫不知情。冷月澜命那人去打探一下,然后躺在空寂的帐幕里,听着漫山遍野的厮杀声,心里一片忐忑。
    不知过了多久,帐外传来几声闷哼,随即响起一阵打斗的声音。冷月澜紧绷着身体,身上很快便盈满细汗。
    少顷,帐幕被掀开,陆铮快步走了进来,恭敬地道:“殿下,臣马上带您离开此地。”
    冷月澜看见陆铮,眼前一亮,立刻问道:“外面发生何事?”
    陆铮来到榻前,低头看着冷月澜,一张脸隐在阴影里,神色难辩:“有南岐军潜伏在楚王的降军里,他们今夜发起突袭,正与我军战斗,臣趁机潜进来救您。”
    冷月澜闻言一惊,想不到楚王竟与南岐勾结,难怪兵力如此盛。转念一想,楚地乃边疆之地,只要楚王同意,潜入军队易如反掌。他不由问道:“敌军潜入了多少人”
    帐内烛火摇曳,在帘幕上拉出两道长长的影子,显得有点诡异。
    陆铮答道:“一万左右。”
    冷月澜闻言蹙眉,心思一转,又抬头望向眼前的陆铮,问道:“你怎知本王……”
    此事毕竟不光彩,因此他说到一半便停了下来,实在说不下去。
    陆铮闻言,神色一懔,语带愤恨:“臣前几天听说殿下身体抱恙,本想来探望,但却在帐外听到陛下和殿下的对话,知道陛下欲迫殿下就犯,而殿下却宁死不从,差点殒命。”
    说到这里,陆铮顿了一下,双目燃烧着怒焰,越说越激昂:“殿下为北辰固守疆场多年,立下汗马功劳,最后竟受辱至此,臣……臣实在痛心。”
    说罢,陆铮瞬间便红了双眼,随即又说道:“殿下,事态紧急,再不走就被发现了,请恕臣冒犯了。”
    说罢,他便不由分说地拿起放在不远处的披风,盖住冷月澜的身体,然后抱起冷月澜冲出帐幕。
    帐外的打斗已结束,此时尸体遍地,大部分是禁军的士兵,山顶血腥味薰天,十分刺鼻。而战胜的光锐营士兵已候在帐外,见陆铮抱着冷月澜出来,立刻向冷月澜行礼。
    冷月澜被冷风一吹,瞬间清醒过来,立刻说道:“若本王一走了之,陛下怎么办?”
    “撤!”陆铮向士兵下了命令,然后抱着冷月澜快速奔向山下,光锐营的士兵立刻紧跟其后。
    陆铮轻声向冷月澜说道:“殿下放心,南岐军不是我军的对手。若殿下此时不走,以后就没机会了,难道殿下甘心成为陛下的禁脔?”
    冷月澜闻言,全身一震,但他很快便理清了思绪,问道:“若我军只对付一万南岐军,自然没有不胜之理,但楚王旧部呢?他们的态度如何?”
    陆铮抿了抿唇,没有回答。冷月澜看到陆铮的表情,心中一凉,又想到郭长风才刚接掌光锐营,恐怕无法驾御,便又问道:“光锐营里有多少人随你走?”
    陆铮还是沉默不语。冷月澜已感觉到不对劲,他望着陆铮的目光渐渐冷了下来:“放本王下来,本王不走。”
    陆铮却不肯听命,反而加快脚步:“请恕臣无法听命。臣自从军以来便一直追随在您身边,臣不能眼睁睁看着您受辱。”
    “如今陛下有难,你我身为人臣,岂能想着一己之私?”冷月澜扬声斥道,但因为他虚软无力,所以声音没什么震慑力。
    陆铮却不为所动,反而说道:“君无德则臣叛,陛下所为已让臣寒了心,臣今天决意救殿下,倘若殿下怪罪,臣日后任凭殿下处置。”
    冷月澜闻言气极,奋力挣扎,却无奈挣不开陆铮的怀抱,他冷声斥道:“你有没有想过,陛下若有不测,北辰将如何?陛下只有一子,而且还是个婴孩,如何继承皇位?到时候诸侯争霸,北辰将四分五裂,你便是千古罪人。”
    陆铮却语气平淡地说道:“不是还有殿下吗?到那时候,臣便拥立殿下,您就是众武将心中的神,他们都会拥戴您。至于那些文臣,国赖长君,他们都懂得选择的。”
    “胡闹!倘若北辰因本王而落得如此地步,本王绝不愿苟活于人世,更别说登极了!”说罢,冷月澜把目光转向紧跟在陆铮身后的众士兵,命令道:“本王命你们立刻回去护驾,否则视同谋逆,本王绝不轻饶!”
    跟随陆铮而来的士兵闻言皆神色一僵,顿时为难起来。陆铮见形势不妙,立刻一掌劈昏冷月澜,向身后的士兵冷声说道:“殿下忠心为国,那昏君却不能体谅殿下的一片丹心,反而觊觎殿下的美色,软禁殿下,咱们随殿下出生入死、保家为国,怎能眼睁睁看着殿下落得如此下场?今日本将非救殿下不可,你们若要追随那昏君、眼睁睁看着殿下受辱,现在立刻就离开,本将绝不会勉强。”
    在场的士兵都是曾追随冷月澜多年的人,心里对冷月澜敬仰若神,自然不能看着冷月澜沦为禁脔,于是齐声高呼道:“愿追随将军!”
    陆铮满意地点头,来到马匹的隐藏之处,抱着冷月澜上了马,朗声道:“走!”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出来救美的英雄不是萧段,而是陆铮(不过陆铮不是萧段情敌啊)~~~~
    第37章 梦葬江南
    当被派出去寻找陆铮的人回来通报时,冷筠心中顿时升起一阵不详的预感,他迅速飞跃上马,往山上驰去,因为走得太急,身后的禁军几乎无法跟上他的速度。
    到达山顶,满地尸体映入眼帘,冷筠的眸瞳蓦地一缩,忽然勒住马缰,下马时因为太着急,差点一脚踩空,他在禁军的惊呼声中晃了晃,立刻往皇帐冲去。
    掀开皇帐,帐内空无一人,冷筠心里咯噔一声,脑海一片空白。过了片刻,他渐渐冷静下来,放缓呼吸,咬牙切齿地说道:“来人!”
    禁军统领萧思载立刻上前听令:“臣在!”
    冷筠声如寒冰地说道:“熙王被掳,朕怀疑是陆铮所为,你马上带五百人沿着下山的道路追查,一定要寻回熙王,不得有误。”
    萧思载迟疑一瞬,终于说道:“陛下,如今情势危急,臣不能离开您。”
    冷筠闻言,眼眸微眯,正要斥责萧思载,却有士兵匆匆来报:“报,南岐军已攻上半山,原本已降的楚军降而复叛,随南岐军发起进攻,情况已十分危急!”
    冷筠心头一懔,厉声问道:“光锐营如此悍勇,怎会轻易被攻上半山?”
    虽然光锐营之前与楚军的一战折损了数千人,又被郭长风领走了五千人,但好歹剩下约一万三千人左右,怎么可能让敌军轻易突破防线,除非……
    想到这里,冷筠顿时如坠寒冰。那名士兵战战兢兢地看了冷筠一眼,本想解释什么,但当他看见冷筠那双明澈冰寒的眼眸时,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冷筠悲凉一笑,他御宇数载,朝无失政,想不到竟有一天要面对众叛亲离的局面,他挥手让那名士兵退下,自己独自一人坐在皇帐里,对着摇曳的烛火,胡思乱想起来。
    楚军的背叛自是为了名利,只要这仗胜了,原本在北辰面上无光的降军便会成为南岐的功臣。而光锐营背叛却只有一个原因,便是众将领企图让冷月澜取而代之。
    满心忐忑,并非因为自己的处境,而是不知心里念着的那个人有没有参与这个计划,是否欲将他置之死地。
    他写了一道密旨,藏在隐秘之处,再写了一封信,用信鸽送给郭长风。处理完之后,他在皇帐里换上庄严的龙袍,倚剑而坐,等待着这场战争的最后结果。
    ――――――――――――――――――――――――――――――――――――――――――
    山中杀声震天,陆铮抱着冷月澜往偏僻小道下山,尽量避开正在厮杀大部队。当他们到达山下时,忽然遇到严阵以待的白天择一行人。
    白天择一身戎装,俊美的脸半隐在月华中,神色未明,他身后的一众士兵弓箭森严,茂密的树叶中人影幢幢,偶尔又反射出迫人的寒光。
    虽是盟友,但此时相遇,陆铮心中总有种不详的预感,因此不敢靠近,而是冷淡地道:“靖王殿下,你我各取所需,如今我已救出熙王殿下,这就带他离开,后会有期。”
    白天择向前一步,冷锐的目光打量着陆铮怀里的人,只见冷月澜半张脸埋在陆铮怀里,露出轮廓优美的侧脸,他双目紧闭,眉头轻蹙,长长的眼睫毛遮住一双洁如冰雪的眼睛,那模样让人忍不住心生怜惜,即使把他当作情敌的白天择也不由得感叹熙王风华无双。
    收回目光之后,白天择轻笑一声,说道:“原本按照约定,本王应该放你们下山,但父皇对熙王仰慕已久,想请熙王到南岐作客,所以……希望熙王能赏光。”
    陆铮闻言大怒:“白锦那老贼竟然敢觊嵛熙王殿下!”
    白天择自动忽略陆铮不敬的话,俊美的脸微微抬起,唇边泛起一抹弧度,说道:“父皇说了,倘若将军有意投向南岐,父皇必定重用。”
    陆铮冷笑一声:“我陆铮纵然再不堪也不会拿熙王殿下来换自己的前程,你若想掳走殿下,除非我死。”
    “那就没办法了。”白天择唇边的笑容未变,只是一双眼睛冷了下来,他一挥手,身后的士兵便冲上去挡住陆铮一行人的去路,迅速张弓搭箭,气势迫人。
    陆铮为了隐藏行踪,只带了三百名亲兵,现在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显得捉襟见肘,只能拼尽全力突围而出。
    “杀出去!”他冷喝一声,左手揽紧冷月澜,并抓紧马缰,右手高举长枪,在身边的士兵掩护下冲杀出去。
    一阵箭雨过后,因为距离太近,南岐军不敢再放箭,而是改用长刀近身博杀,顿时鲜血飞激,刀剑清音铮鸣,仿佛整座蓬山为之震动。
    陆铮不敢恋战,他让部分下属断后,自己奋力杀出一条血路,往出山的道路策马狂奔。白天择因为要留下来主持大局,只得命姚伟业率军去追。
    陆铮虽然悍勇,但寡不敌众,他们边走边杀,很快身后只剩下十数骑,而姚伟业仍在穷追不舍。
    陆铮一咬牙,往望月山的方向策去,他们好几次被追上,血战了几场,陆铮身上已添了许多伤口,鲜血奔流,染红了一身戒装。
    颠簸中,冷月澜缓缓醒来,他抬头望向面前的陆铮,想起昏迷前的情境,神色骤变,冷声喝道:“赶快回去救驾!”
    陆铮加重揽住冷月澜的力道,说道:“殿下,如今已经来不及了。”
    冷月澜全身一震,以为冷筠已遭遇不测,颤声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陛下……”
    “不是。”陆铮立刻打断他的话,解释道:“臣下山时被白天择阻住去路,白锦……白锦觊嵛殿下……”陆铮这句话说得特别艰难,他知道冷月澜乃铮铮铁骨,哪堪受辱,无奈冷月澜风采独绝,让人忍不住想据为己有,一身风姿竟惹来这么多麻烦。
    冷月澜瞬间明白了陆铮的话,一张俊脸蓦地擦白,再望向身后寥寥可数的十数骑,他终于明白如今的处境:“身后有南岐的追兵?”
    “是!”陆铮哑声答道:“姚伟业一直穷追不舍,臣和他边走边战,一直纠缠至今。”
    冷月澜沉默片刻,知道如今再怪罪陆铮亦无益,只得问道:“你可知陛下那边的情况如何?”
    陆铮迟疑片刻,这才答道:“郭长风率了五千光锐营士兵追杀萧段,除了部分伤残士兵,陛下身边约剩下一万三千人左右。”
    陆铮没有坦言的是,在白天择的授意之下,这几日军中流言四起,都说冷筠对冷月澜起了色心,更不顾冷月澜的意愿把他软禁,欲行苟且之事。
    光锐营由冷月澜一手建立,军中的将士追随冷月澜多年,虽然冷月澜已交出兵权,但这些旧部依然对冷月澜敬仰若神。如今才刚平叛完毕,冷筠便削了陆铮的兵权,更不顾他与冷月澜的叔侄血缘,意图强占冷月澜,这自然让军中的一群铁血汉子寒了心,遇到战事时便不肯死战。
    而在这场变故中,为了顺利救出冷月澜,陆铮向光税营的旧部下了暗示,让他们纵敌上山,缠住冷筠,让他无暇顾及冷月澜。
    至于已投降的楚军,本来就谈不上什么忠诚,更是毫不犹豫倒向曾经结盟的南岐军。
    如今的冷筠可以说是四面楚歌,倘若没有奇迹出现,只怕不会有好下场,但事已至此,多想亦无益。从决定救冷月澜开始,陆铮便知道自己已无回头之路。
    冷月澜虽然担心冷筠,但此时已自顾不暇,便又问道:“你可知萧段的情况?”
    陆铮闻言摇头:“臣只知郭长风率了五千人追杀萧段,却不清楚他们的情况。”
    冷月澜听罢,心里有点惘然,当年在京中把盏言欢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眨眼间,却落得如此田地,冷筠和萧段生死未卜、而他亦前路渺茫,原本强大的北辰面临大厦将倾的局面。而他,却难辞其疚。
    昔日的情景一幕幕掠过脑际,心思转了一重又一重,越想越绝望,他闭上双目,低声问道:“我们如今去哪里?”
    陆铮看到冷月澜那悲伤的模样,心中同样难过,他本是将门之后,曾经多么意气风发,最终却背上叛臣的污名。他压下心中的思绪,坚定地说道:“这附近最合适藏身的地方只有望月山,臣想带殿下去那里暂避。”
    听到望月山的名字,冷月澜的心思又再翻腾起来,但他最终只是低低地“嗯”了一声,过了片刻,才又说道:“就去望月山吧!”
    ――――――――――――――――――――――――――――――――――――――――――
    冷筠在空寂的皇帐里坐了一夜,却没有等到他心中念着的那个人,桌上烛火摇曳,烛泪一滴滴落在桌面上,空留无法言喻的苍凉。
    厮杀声仍在持续,东南西北四面沸腾,让他的心倍受煎熬。他想起自己昔日的种种行止,终于闭目承认自己此行太过任性,若他继续疏远冷月澜,纵使不能如昔日般感情亲厚,但至少能善始善终。
    正因为他强求不属于他的感情,才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一生中只任性了这么一回,却要赔上自己的命,伤人伤己。在这一刻,他终于悔了……
    不知过了多久,帐外传来萧思载着急的声音:“陛下,靖王率兵迂回到此地,准备到达山顶了,请陛下速速随臣离开,臣定会掩护陛下突围而出。”
    冷筠闻言却只是叹息一声,绝望地道:“突围之后呢?何处有救兵?你真以为白天择是迂回而来的?”
    帐外的萧思载闻言顿时沉默下来,冷筠苦涩一笑,说道:“罢了,你趁敌军未来,赶快离开吧!”
    萧思载却立刻答道:“臣不走。”
    冷筠的声音低低的,不知道是在对萧思载说还是对自己说:“你这是何苦呢?”
    帐外的人不再回答,而冷筠也结束了对话,他整理好衣冠,然后准备好一壶毒酒,端坐在桌前,仔细回忆着此生最珍贵的一幕幕,里面全是那个绝世俊美的人。
    过了片刻,帐外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以及拔剑的声音。冷筠知道白天择到了,他向守在帐外的萧思载吩咐道:“思载,让他进来。”
    声音刚落,便响起收剑的声音,随即响起一阵规律的脚步声。
    厚重的帐幕被掀开,白天择冷竣的脸出现在眼前,几缕阳光透过帐幕的缝隙射入,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点。
    “你来了。”冷筠脸无表情地看了白天择一眼,随即拿起桌上的酒壶,斟了一杯酒,碧绿的酒痕在金樽中徐徐浮动,一如此刻北辰飘遥的江山。
    看着冷筠那沉着的脸庞,白天择心中钦佩,无奈立场各异。他看了一眼冷筠面前的酒樽,轻点一下头。
    冷筠端起酒杯,冷声问道:“靖王可否告诉朕,熙王如今在何处?”
    到了此时此刻,白天择已没有隐瞒冷筠的必要,于是如实答道:“熙王被陆铮带走了,本王也在找他。”
    冷筠闻言暗松一口气,又问道:“熙王可有参与此事?”
    白天择摇头:“和本王勾结的是陆铮,熙王毫不知情。”
    冷筠终于闭上双目,似乎极疲惫,但他的唇边却绽放出一抹温柔的弧度,他举杯一饮而尽,当他放下酒樽时,那声敲着桌面的闷响显得异常沉重。
    白天择只是沉默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并未阻止。少顷,冷筠的唇边开始溢出黑色的血,那浊血一滴滴落在龙袍上,仿佛在庄严的龙袍上绣了一朵落花。
    冷筠坐得毕挺的身体渐渐滑落,最后倒在地面上。帐外的萧思载闻声冲了进来,满眼泪光地喊了一声陛下,随即拔剑自刎。
    过了片刻,白天择才上前探冷筠

章节目录

与君烟月伴黄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风亦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亦飞并收藏与君烟月伴黄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