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太极殿内喜气洋洋,众人都一副眉飞色舞的样子。
    李二是因为空手套了许多钱粮,又敲打了那些不听话的世家,最后还意外得了《兰亭集序》这一珍宝,可谓三喜临门,脸上的笑意自然遮掩不住。
    勋贵武将们是想到又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了,而且他们本来也和世家大族不对付,所以也乐见其倒霉。
    文官们高兴的理由就庞杂了一些,长孙无忌是因为自己的权柄进一步稳固,房玄龄则是因为粮食危机终于得到了缓解,至少今年关中地区是不会缺粮了,还有的是因为空出了两个实权职位,又有上进的机会了。
    李林也很开心,毕竟李二才赏了他一万两黄金,而且高句丽使节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不日也将离开长安,纵火案也基本尘埃落定,他又可以当闲散王爷,尽情享受躺平人生了。
    关于这点就只能说李林太过天真了,李林这么好用,用脚指头想,李二也不可能让他闲着。
    而对于李林这段时间展露出的锋芒,朝堂之上也有人感到不满意。
    在讨论完既定大事后,又来到群臣建言的环节,有人提议削减太上皇嫔妃数量,放宫女出宫施仁义于天下,这种建议指不定李世民亲自暗示的,自然得到了应允。
    李渊也是倒霉,仅仅因为昔日的心腹前来拜访说了两句,就损失老婆无数。
    房玄龄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高度酒、炒茶两项获利颇丰,应该收归国有,设立专营,以资国库。
    这一提议得到了文官们一致好评,酒茶专营一设,那不得出一票肥缺啊,想想都激动。
    至于这些产业是燕王李林的?
    你一藩王不老老实实在家待着,跑来与民争利做什么,实在不像话。
    好在酒的收益基本给了李二,让李林替自己卖酒,最多过一次李林的手,入的是自己的内库;让官僚们卖酒,不知道上下要盘剥多少次,最后进的是国库。
    这两厢一对比,李二就算是个傻子也知道怎么选,于是自然没有应允。
    群臣只能感叹,李林的圣眷真是稳固。
    如果说前一个提议只是让李林虚惊一场,接下来这个就可就是真大坑了。
    也许是为了捧杀李林,也许是周雄觉得李林有潜力,想要投效,总之他站了出来。
    “臣认为燕王李林通晓政事,且有仁人爱民之心,应当兼任民部侍郎一职。”说完还向李林谄媚的一笑。
    李林顿时麻了,民部侍郎可不是尚书令这种虚职,这可是得真干事的,而且那是民部这种事多繁杂的部门。
    【搞咩啊?我得罪过这个周雄吗?】
    【他还对我笑,他该不会是在邀功吧?】
    【实在是离谱,不行我得马上推让】
    【还有长孙无忌这些个大臣随便站一个出来表示异议啊】
    李二听到李林的心声好悬没笑出声。
    这小子就是个惫懒货,送他去民部锻炼锻炼也还不错,免得整日就想着吃喝玩乐怎么呢能行?
    年轻人应该为国家多做贡献嘛,这是福报。
    “父皇,我连民部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侍郎一职还是让给别人担任吧。”李林推让的态度十分诚恳。
    以至于一些大臣们让觉得李林也没有太可恶嘛,至少李林知道自己的无能,知道让贤,不像有些人(他们的政治对手)尸位素餐,还自以为是。
    这时长孙无忌站了出来,“臣附议!”
    李林顿时一阵欣喜。
    【长孙老儿真没看错你】
    【只有你还一如既往的看轻我】
    【这份情意我记下了】
    李二听的哭笑不得,这小子一天天的想的都是啥啊。
    可令在场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长孙无忌接下来的话,“臣认为周侍郎说的有理,燕王李林确实有能力胜任民部侍郎一职。”
    长孙无忌的话说完,大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很怪异,群臣们面面相觑,有点不敢相信耳朵。
    毕竟前段时间长孙无忌甚至为了逼李林去就蕃和皇帝李世民都产生了一些摩擦,今天他居然力挺李林,这世界变化的也太快了。
    李林已经被惊呆了,整个人呈石化状态了。
    民部尚书戴胄一向以长孙无忌为马首是瞻,见长孙无忌要捧李林上位,也站出来说道:“臣也附议,燕王李林宽宏仁厚,确系可以担任侍郎一职,且眼下民部有桩棘手的事情,正需要燕王殿下来解决。”
    李世民顿时来了兴致,一定要李林来解决?
    看来这些个大臣们终于发现朕这个儿子的独到之处了。
    李世民满脸笑容的问道:“何事非得让林儿去解决啊?”
    戴胄顿首说道:“是长安城外的一些授田庄,庄户都是随陛下征战的老革,故而有些居功自傲,桀骜不驯,经常找各种理由不交税款,有时候逼的急了,他们还会打人。卑职无能,一直找不到什么稳妥的办法。但这些老兵们肯定会感念陛下的恩德,畏惧陛下的威严,所以若能让燕王殿下去征收税款,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戴胄说的不无道理,这些老兵都是李世民带出来的,李世民的话他们肯定会听,只是让皇帝去亲自收税,那都不属于杀鸡用牛刀了,那得是大炮轰蚊子。
    让李林负责征收这些税款,这个消息一传播出去,也就间接把皇帝的态度告诉了所有人,不可否认,这肯定会对征收税款有积极响应。
    所以殿上的众多大臣一合计,发现这还真是一招妙棋,这根本不需要李林有啥能力,只要他这个皇帝儿子的名头就够了。
    于是一瞬间“附议”之声不绝于耳,大家对于李林担任民部侍郎一职达成了共识。
    李林则是感觉日了狗。
    【夭寿了,这些个文官不揽权了】
    【民部侍郎诶,虽然事多了一点】
    【但毫无疑问是个位高权重的肥缺啊】
    【收税什么的,一听就好烦杂】
    【还是向那些老兵收税,想想李菊福吧】
    【这些个老兵怕是没一个省油的灯】
    【就凭李世民儿子这个名头,不一定能吃得开啊】
    李世民听的一挑眉,呵!竟然怀疑起朕的权威起来了,那就必须得让你去验证一下了。
    于是李世民拍板道:“好,难得大家这么齐心,就这么定了吧,明日你就到民部报道。”

章节目录

大唐之躺平的我被李世民偷听心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混沌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混沌钟并收藏大唐之躺平的我被李世民偷听心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