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吃过早餐,来到楼下。
    宾馆前面广场上停着三辆班车。
    全部人员分作三个点。
    作协、书法、美术去通天岩景区,人员最多近四十人。
    出发前马曲原组织众人在宾馆门口照了一个合影。
    因为有些比较近的,去采风后就会回原单位了。
    其他县的可以在宾馆再住一宿,明早去车站坐车。
    潘大章因为还要参加冈州工会举办的棋类竞赛。
    而住宿点一样是选在白云宾馆。
    不过报名要到当天下午才开始,所以只好通天岩回来后再说。
    通天岩以石窟闻名,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北宋。
    有石龛追像359尊。
    留下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
    苏东坡、阳孝本、王阳明……
    是一处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区。
    作为冈州地区人,自然对于本地的风景区都是有所了解的。
    曾其崧坐班车又抢到了跟潘大章一个座位。
    他要利用最后一天时间,再从他嘴里掏点东西出来。
    他对这篇报告文学充满了信心,甚至连题目都想好了。
    并且已经开了一个头。
    文章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潘大章的诗歌,另一部分是他的小说。
    诗歌部分昨几天他说的比较多,但是小说部分他几次发言都说得比较少。
    还有他生平经历,也是他需要了解的事情。
    汽车朝通天岩方向走,泥泞路颠簸得厉害。
    出了冈州城,公路就是沙土路。
    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
    潘大章坐这种班车还是晕车,曾其崧还想跟他说话。
    他只好说:“曾哥,我会晕车,坐车时要保持安静。下车后到了风景区,我们再聊吧。”
    没办法,他只好闭着眼睛,尽量让自己不去多想。
    曾其崧见他这样说,也不好打扰他。
    坐在斜对面的蔡凝阳却快速拿出一本速写本,在班车的摇晃中,把正在遭受晕车之苦的潘大章侧面像画了下来。
    此时柳梦秋也坐在潘大章后座,她听见他说会晕车,从随身携带包里找出风油精,还有一颗晕车药,让他服下。
    好在不到半小时,就到了风景区大门口。
    八月底他跟温小芹来过一次这里卖电子表和丝袜。
    这种旅游车来了是兜售生意最好的时机。
    “花生、瓜子、茶叶蛋,有需要的吗?”
    “烤红薯,五分一个,又香又甜!”
    “电子表十块钱一只,丝袜三块一双,要买么?”
    熟悉的叫卖声。
    那个卖茶叶蛋的大叔,守在一个进岀口位置。
    面前一个小煤炉,上面放着一个锅,锅里煮着茶叶蛋。
    另一只锅里煮了玉米。
    多了一个烤红薯的铁桶。
    卖电子表的是那个方向盘,此时他正在卖力向游客兜售货品。
    潘大章走过大叔旁边。
    “大叔,生意好么?”
    此时他肯定认不出自己了,而潘大章认得他。
    “年轻人,买点吃的东西进去,风景区卖的东西很贵哦,特别是吃的东西。”
    “大叔打个折呗,八月份我还在这里卖过电子表和丝袜呢。”他提醒说。
    老头看了他几眼,终于记起了他。
    “后生崽,原来是你呀。哦,不错哦,跟单位旅游团的混上了。”
    老头心里在嘀咕:这小子才大半年时间,好象变化很大的样子。
    穿牛仔裤,白衬衫打底,外套一件夹克。
    脚上还穿了一双黑皮鞋。
    “大叔在这个地方发财顺手了,一直都不挪窝,稳坐钓鱼台啊。”
    潘大章跟他买了几个茶叶蛋,一斤熟花生。
    “我家就住这附近,其他地方也不方便去,家门囗嫌点小钱,可养活自己就行了。”老头乐呵呵地说。
    “你还养活自己?人家单位两个拿工资的都不一定可以赚你一个人赚的那么多钱。”
    “哪有?后生崽又说大话了。”
    又有人跟他买东西,潘大章走到旁边杂货店,买了几瓶水。
    他把食物跟水用一个食品袋包装了。
    跟众人朝前走去。
    “潘大章,真的是你小子。”
    肩膀上被人拍了一记,传来方向盘惊呼地叫声。
    “你不是在汽车站附近卖货的么?干嘛跑到通天岩风景区来了?”
    方向盘看他浑身上下焕然一新,连气质也仿佛变化了一样,不禁惊奇万分。
    “我也想学你一样去开间店,可是没有你那份能耐和胆量,所以只好去兜售小货物了。”
    他看见潘大章前面一个戴眼睛的男人,还有一个颇有气质的冷美人,还不时回头看他。
    同一辆车上下来还有三四十人,不禁好奇问:“这们这是什么单位。”
    “文联的,开文代会,来自下面各县的代表,前二天开会,今天来这里旅游一天。”
    “关你潘大章什么事,人家大人开会,你小孩子凑什么热闹。哦,我明白了,前面那两个是你哥嫂,你蹭他们的名额来旅游的。”
    他这里卖货有一段时间,知道了许多旅游团成员都是可以带亲属的。
    “我只有一个姐,她去了矿山上班。我那里来的哥嫂?”
    他低声对他说:“那女的是俞督县宣传部副部长,那男的是南康县的文联主席,我凭自己的才能去参加文代会,不靠其他人。”
    前面的柳梦秋回头招呼他:“小潘,走快点,别掉队了。”
    潘大章对方向盘说:“不跟你说了。”
    说完走进了景区大门。
    方向盘也快速跟了上来。
    “潘大章,我也跟你去逛逛。”
    “你不去卖货?”
    “进景区也一样可以卖货呀。”
    潘大章也不好赶他。
    领队的马曲原出面叫了一个导游,开始沿途介绍景点。
    沿着片石铺就的石径,踏汀步、绕山塘、登石级,穿过一条幽静的山谷……
    一座洞窑。
    导游说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先生的讲学之处。
    山腰处有一风化剥落形成的丹霞穿洞。
    忘旧岩左侧陡峭的山壁上有一品巨大的题刻。
    有许多文人墨客题刻了许多诗句。
    方向盘一边走,还不忘兜售他的小物件。
    沿路还给他卖出不少货。
    还紧紧跟着潘大章,他这种鸠占鹊巢的行为,引得曾其崧和柳梦秋都对他有意见。
    他们也不清楚潘大章竟然跟一个小商贩都那么聊得来。
    曾其崧直接插到方向盘跟潘大章中间。
    “小潘,我们边走边聊,我想问问你写作《陌生城市》的契机是什么,你为什么会写那样一篇打工小说?”
    为了写这篇文章,他除了阅读完潘大章发表在几本诗刊上的所有诗之外,也把《江山文艺》上连载小说也阅读完了。
    白天开会,晚上看潘大章小说,搞得他睡眠都不够。
    “因为我订了那本《江山文艺》,上面刊登的都是一些关于打工人生活的小说,看得多了,自然就会引发联想,这就是当初我写作这篇小说的契机。”
    这个理由还是无法让曾其崧信服。
    “我想你小潘肯定没有去过沿海城市的工厂打过工吧?可是你写的打工场景,读来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代入感特别强。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有一个堂哥,村里也有几个去打工的熟人,有空都会找他们聊,许多场景,以及情形,都是听他们说后,再经过想象加工的。”
    若不是前世有打工十几年的亲身经历,他现在肯定不可能写得出这篇《陌生城市》小说。
    但是不能把这个原因说出来。
    即使说出来也不会有人信。
    解释不通。
    此时众人爬到了通天岩的悬崖峭壁上。
    上面雕凿着8尊唐代的造像。
    有一尊双手合十的观音造像,头戴宝冠,面像丰圆,披垂肩,佩项圈臂钏,短璎珍,裙带穿环从腰际垂下,足踏莲台,虽经千年风雨剥蚀,仍栩栩如生…
    有佛主毗户遮那作禅定状,有骑狮的文殊菩萨,骑象的普贤菩萨…
    两侧延伸的是崖上刻有层层排列的浮雕五百罗汉像……
    让人看了惊叹不已。
    潘大章前世时也曾经来过几次通天岩游玩,每次来游玩,感触都似乎不一样。
    走了半天,感觉累了。
    找了一处草丛地歇息。
    潘大章拿出买来的食物招待大家。
    众人都感谢他。
    “大作家就是不一样,别人想不到的,他想得到。”
    “走累了,吃点食物,感觉特别香甜。”
    他自己剥了一个茶叶蛋吃,把其他的茶叶蛋让给了柳梦秋等几个女性。
    还有几瓶矿泉水。
    蔡凝阳笑嘻嘻地说:“小潘,不白吃你的食物,刚才我在班车上,替你画了一个像,送给你。”
    她把一张肖像图交到潘大章手里。
    跟现实中的他完全没两样。
    “蔡姐不愧是名画家,把我画得特别象。”
    他把图画收藏好。
    其他几个女性作者又想围拢过来,向潘大章请教写作上的事情,被马曲原拦住了。
    他希望曾其崧利用这段短暂的时间,多了解潘大章,把那篇报告文学写出来。
    众人休息片刻,又继续往翠微岩方向走。
    只见红色丹岩上一尊23.66米的卧佛。
    再到千佛洞、地藏殿、财神庙等景观。
    数小时后返回忘归岩。
    出了景区。
    在景区口饭店随意吃了一点东西。
    坐班车返回冈州白云宾馆,已经是五点半。
    三天的文代会行程算是结束了。
    潘大章在宾馆门口看见了任小阳、黄乔歆和文化馆的凌春桃和吕沛兰。
    还有象棋组的吴君昭、丰禾水泥厂的胖子、潘古山子弟学校的程老师。
    可能他们几个也是刚到的。
    连背包都还在提着。
    “潘大章终于回来了!”凌春桃两眼放光,兴奋地叫道。
    因为她看见俞督县宣传部的曹部长和徐干事从一辆车上下来,潘大章和柳副部长从另一辆车下来。
    平时这些领导都是高高在上,没法接近的,想不到可以在这里见面。
    她谄笑着走近。
    热情跟曹向东打招呼:“曹部长、徐干事,你们好!”
    一个姿色不错的少妇谄笑着向自己打招呼,让曹向东也是眼睛一亮。
    “你是?”
    这少妇难道在哪里见过?
    “曹部长,我是文化馆的小凌,上次在长征饭店吃饭见过你一面,跟郭馆长。”
    曹向东即刻有了记忆。
    “哦,对,对,咦,老郭也来了?”
    他四处看了一眼,没有看见郭馆长的影子,心内不禁动起了小心思。
    “郭馆长没来,他让我和小吕带队来参加地区棋类比赛的。”
    旁边的徐梅娟听得妒火烧心。
    她气冲冲地独自往前走了。
    柳梦秋冷笑着看着面前的一切。
    潘大章向吴君昭他们走去。
    “怎么样,去登记了没有?”
    “就等你一个了。”
    吴君昭问他:“去那里潇洒了?”
    “潇洒个屁,坐车都坐得我晕车。通天岩爬了一天山,累得够呛!。”
    柳梦秋回头问他:“小潘,晚上跟我们去吃饭么?”
    潘大章问吕沛兰:“吕姐,棋类竞赛管饭么?”
    吕沛兰:“管吃管住,竞赛比到名次还有奖金。”
    “有一千块么?”
    俞督县城棋类竞赛是钨业公司赞助的,估计冈州地区比赛,赞助的单位会更多吧?
    “具体多少我也不知道。”
    这时曹向东见徐干事脸色不善,也匆匆对凌春桃吩咐说:“你先带他们去报名吧,晚上找个地方,大家凑凑,我给大家鼓鼓气。”
    他紧走几步,追上了两个女人,对他们说:“晚上给我们县的棋类选手们鼓鼓气。”
    “小潘呢?”他发现潘大章又不见了。
    “小潘上次是围棋竞赛冠军,自然他也参加了地区竞赛。”柳梦秋回答说。
    人家小潘早都说过这件事了。
    你老曹心思全部放在女人身上了。
    男人就是受感官控制的动物,见异思迁是天然的本性。
    刚才那个凌少妇如野花,迷魂的香味已经迷得他七荤八素了。
    今晚有好戏看了。
    “这个小潘真的是天才,围棋还下得这么好?”
    三人前去餐厅。
    此时的凌春桃笑意盈盈地对潘大章说:“小潘,我们四点半就赶到这里了。知道你们去外出采风了,所以一直在这里等你。”
    潘大章:“你们可以先去登记住下来也行呀,我回来自然会去找你们的。”
    凌春桃前去报名。
    一楼大厅设了一个棋类竞赛报到点,此时还有不少人在排队登记。
    每个县六个选手,比文联开文代会的人都多。
    潘大章站在大厅门口,许多开文代会退房的人,提了行李路过大厅,都跟他打招呼。
    “大诗人,以后关于写作方面的事,会写信向你讨教的,希望你不吝赐教。”
    “别客气,大家多探讨,共同进步。”
    曾其崧也提了行李,特意过来跟他道别:“潘大章,关于写你的这篇报告文学,我准备写五六万字,到时写好后,我想先请你给予指点,然后再投去杂志社。”
    “报告文学我没写过,也不专业,也提不出什么建议的。你可以直接寄给编辑,让他提出专业意见。”
    曾其崧认为意见很中恳。
    他离开后,潘大章心内还在犯嘀咕:你写一个人物的报告文学,单单介绍他成就,不需要了解他生平,以及成长的环境吗?
    另一边凌春桃和吕沛兰已经办好了登记报名手续,回头招呼六个选手跟她们去八楼住宿处。

章节目录

重生1983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爱喝葡萄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喝葡萄酒并收藏重生1983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