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五金店摆了十二台冰箱,潘大章让温小蓉给货品标上零售价。
    标价牌都是由温小芹亲手制作。
    五金店门面到仓库有点距离,为了送货方便,他让潘广春去买了辆脚踩三轮车。
    有些顾客需送货的,帮送到家。
    同时专门请了一个中年搬运工老徐负责搬货,送货,一天二块钱。
    同时还考虑要增加一间店,就要多招几个员工才行。
    温小芹写了张招聘广告,贴在门口。
    招聘一男一女售货员,固定工资50块一个月加提成奖金,要服从管理,有初中文化基础,无不良嗜好,有上进心负责任的,年龄要求18岁至35岁。
    上学前贴的报聘广告,告诉温小蓉,她可以先面试,认为条件可以的,中午时分等他们两个放学了再拍板。
    在学校潘大章又收到了《当代名诗人佳作》编辑田禾的信。
    “经诗集组委会讨论决定,由于你在《名诗刊》发表了有影响的诗作,决定给予你特殊的优惠政策,不收你出版费用,你只需寄80首到一百首诗到组委会,再缴纳50元报名费。经组委会审核后,就可以安排出版。”
    信上附记收款人地址。
    这老骗子的招数基本上跟前世没有什么两样。
    号称是《名诗刊》社下属的某单位。
    寄一些已经结集出版的诗集,说是他们编辑出版的,上面的公章也有模有样。
    潘大章把田禾几次寄来的信件,统统寄给了《名诗刊》真正的编辑邹一帆。
    “邹老师,这个田禾搞的什么诗集出版,说是《名诗刊》下属的工作人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顺便再寄一个组诗,请你斧正!”
    当天还收到了《江山文艺》编辑寄来的样刊和来信。
    潘大章写了一篇《陌生城市》小说,几万字,几个章节寄给了《江山文艺》。
    只是一个长篇的开头部分,他在附言中写道:“不知道这种写法符不符合贵刊的风格。”
    现在编辑写来回信,兴奋地告诉他:“你这篇小说,特别新颖,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想问你一下,你这篇小说是完本了,还是才刚刚写。以后的文本质量也可以保持开头这几万字的话,杂志社想跟你签一个连载协议,每期都发表二到三万字的章节。因为你没留电话号码,请你收信后,及时跟我打个电话,以便商量一些具体事宜。”
    一期刊登二到三万字,对于前世写过网络小说的他来玩,压力不是很大。
    他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来到谢东生办公室。
    “谢主任,能不能借你办公室电话给编辑打个电话?”
    他把书中的《江山文艺》样刊亮给他看。
    “我投了一篇长篇小说前几万字到他们杂志,现在编辑让我收信后跟他联系,他们杂志想让我的小说每月连载。”
    谢东生震惊得无以复加。
    “小潘还写小说?”
    “诗歌、小说、散文,连报告文学,甚至剧本,我都想写。只是看当时灵感怎么暴发……”
    “好,好,小潘真的是个文学全才。以后跟杂志社有什么联络,要打电话,你都可以来我这里打,我替你申请通讯费用。”
    自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文学水平似乎跟他相比,差一大截。
    这小潘随意投稿都能被采用。
    自己投稿了那么多,全部都石沉大海。
    有时间要跟小潘好好请教才行。
    此时潘大章打通了《江山文艺》编辑的电话。
    “林老师你好,我是俞督的潘大章,今天收到了你的来信,说我那篇长篇小说《陌生城市》连载的事……”
    不把小说的名称说出来,估计他会一时记不起来。
    林安白:“潘大章同志,你好,你好。我一直在等你的回话,你那篇《陌生城市》小说确实打动了我们几个编辑,内涵特别丰富,时代感很足,同时也不乏想象空间。故事情节,人物描写都是令人印象深刻。”
    潘大章担心他絮絮叨叨说下去时间不够,下节课是物理课。
    “林老师,长话短说,我是在老师办公室给你打的电话,现在是课间休息,以后你有事找我可以打这个电话,地址是俞督中学。”他打断了对方的话。
    林安白:“这样吧,我明天就启程去俞督中学找你,跟你谈连载小说合约的事,要签个合同,顺便去你们老区走走。”
    潘大章:“欢迎林老师来俞督,上学时间我都在学校,星期天就在俞督农贸市场的五金店。”
    他怕他星期六或者星期天赶到。
    所以告诉他地址。
    从江山到俞督,可以直接坐长途班车。
    现在开始有人往广东沿海城市打工,所以开通了到广东各大城市的专线长途车。
    外面上课铃声响了。
    他匆忙赶去教室。
    谢东生听了他们对话,心里有了新的主意。
    一个杂志社的主编来县里,完全可以乘机结识他,甚至组织一些文学爱好者,跟编辑搞个座谈会什么的。
    于是他电话联系了曹向东。
    “你这个想法很好,这样吧,林主编到了俞督,带他来宣传部,我们在招待所接待他。并且让有一定文字基础的同志跟他见过面,搞个座谈会也行。这事要先跟小潘协商好。”
    这个小潘还真的是个文学天才。
    现在连小说都要出版了。
    有他这样一个突出的人才起示范作用,以后俞督县肯定有不少的人才涌现出来。
    中午放学回到五金店,只见门口站着几个应聘的男女青年。
    “老板回来了,让老板来决定吧。”
    温小蓉对几个应聘的青年男女说。
    有四个人,二男二女。
    他们看见一个骑单车的中学生,把单车锁在门口,背着书包走了进来。
    老板是一个中学生,没搞错吧?
    温小芹也回来了,她去市场买菜。
    潘大章坐到桌子边,对四人说:“你们几个都是来应聘的吧?”
    四人都惊奇地问:“你是老板?”
    潘大章笑道:“你们看我不象老板?”
    他让他们一个一个来。
    一位三十岁左右的短头发大姐先坐下。
    “老板,我想问一下,在你这里上班,工资有准时发么?你广告上说的奖金是怎么算?”
    潘大章:“每个月15号准时发工资,奖金按照销售提成,大件货品按销售额0.5%提成。”
    短发女:“才0.5%呀,太少了吧?”
    冰箱一台至少6百多,一天销售一台冰箱就可以得3块多,比你二块钱一天的固定工资都多,还不满意。
    你这是有什么条件?
    “大姐,你以前干过销售这方面的工作么?哦,对了,你有初中文凭么?给我看看。”
    也不知道温小蓉是否问过他们的文化水平。
    “啊,卖个东西还要初中文凭呀。”
    短发女讶异地问。
    “我卖过农产品,帮我哥卖过副食品,还卖过鸡,鸭……”
    潘大章不客气地说:“对不起,大姐我这个工作不适合你干。”
    外表穿着上大土气了,身上还散发一股汗臭,头发估计也有几天没洗了。
    白色的虱子都隐约可见。
    另外一个男子坐到面前。
    “大哥有初中毕业证么?”潘大章看他二十出头,手里还夹着一根香烟,张嘴说话,露出一排焦黄的牙齿。
    “我有初中毕业呀,可是早都不知道丢到那里去了。”
    男子无所谓的说。
    “这样呀,那你回去找找再说。”
    示意他被刷了。
    你连初中毕业生都保管不住,我店里的货品交到你手里销售,说不定也被你找个理由弄消失了。
    第三人是个年轻女子,穿着得体,形象也不错。
    “我在小西门那个五金店干了二年,现在承包给私人了,所以把我们几个抄岀来了。”
    原来是五金店的老员工。
    “有初中文凭吧?”
    “有,我还是高中毕业的,俞督二中毕业的,当年没考取学校,经亲戚走关系,才进了五金商店当临时工。”
    “一般你们工资有多少钱一个月?”
    “四十块还不到,工资是不多,但是相比较,工作还是很轻松。”
    女子一脸得意。
    “你们平时都干些什么工作?”潘大章也知道,这些老五金店的售货员,已经养成了固定的销售模式。
    没有服务意识。
    “顾客来了,要货我们就帮他们开单,让他去财务柜台交钱,拿到收据后,发货给他们。”
    “不用给他们介绍产品质量和功能,以及其他使用事项么?比如说一款产品跟另一款产品的区别……”
    “这些专业性的知识只有技术员才懂,况且每个产品也有使用说明书的,对不对?”
    “也对。好象你们公营店也不用跟顾客讨价还价的吧?”
    “价格都是领导定死的,没有一分钱的讲价空间,也根本不用我们跟顾客讲价。”
    讲价虽然不用,问题是服务态度也很恶劣。
    虽然在五金店当了两年售货员,但是基本上和一个没有做过售货员的也没什么区别。
    另外一个青年男子也凑了过来。
    “老板,可以把我两个人安排在一个店工作么?”
    “为什么?”
    我都还没决定是否录取你两人,就跟我提这要求。
    “因为她是我对象。”男青年毫不避讳地说。
    原来是一对。
    虽然潘广春和黎兰英是一对,杨石头和温小蓉还是夫妻,但是这些都是熟人,不可同日而语。
    可以放心的。
    若是一对陌生人,弄得不好会为他人做嫁衣裳。
    “你们先回去吧,我考虑考虑,再说新店也还在装修,要十多天后才可以开张。”潘大章捥拒说。
    “老板现在定不下来的话,我们就再去其他地方找找。”
    “也可以呀。”
    几人走后,潘大章也感到头大。
    招几个合适又靠得住的员工象买彩票一样,得靠运气。
    “这四人怎么样,合适么?”温小蓉问。
    “不怎么合适。”
    潘大章告诉她,再有人来应聘,先看对方是否有初中文凭,二是看对方外面形象,邋里邋遢不注意个人卫生的不要。说话语焉不清,结巴口吃的不要。态度傲慢,自以为是也不能要。
    温小蓉:“反正我让他们跟你老板谈。”
    这时温小芹从农贸市场也买菜回来了。
    “怎么样,那四人行么?”她问。
    “不怎么靠谱。”
    “不用急,再慢慢找合适的。”
    温小蓉:“对了,今天你三舅还来问,你这里招工,可不可以让你二舅妈或者三舅妈过来做工?”
    二舅妈三十五六岁了,说话都说不清楚,形象也不好,肯定不行。
    三舅妈虽然年轻,外表也不错,嘴巴也能说会道,但是小学都没毕业,也适应不了这项工作。
    自己去跟三舅说,可能他嘴上不说,心里也会不舒畅。
    “小蓉姐,这事还是你去跟他解释比较好,你跟我三舅说,三舅妈其他都可以,但就是文化水平低,小学都没毕业。在店里当销售,每天都是要记录的,进帐出帐,还有给顾客开单,没文化肯定干不了。跟他解释,不要让他误会了我。”
    温小蓉答应了。
    潘大章看见隔壁店,三舅叫人拉来水泥和河沙。
    墙壁也开始批刮沙浆了。
    中午时间他们去回家吃饭了。
    三舅一个人的话在这里吃饭都没问题,但是他有四五个工人,所以还是让他们自己解决好。
    温小蓉告诉他:当天上午,销售了两台冰箱。
    他还是采取买冰箱送礼物的形式。
    他觉得还是要叫何俊杰几人过来,写点广告在进城主要道路口,去张贴一些广告去。
    不然谁知道你这边有冰箱买。
    他让杨石头去买些红纸。
    温小蓉带小孩上三楼煮饭菜。
    他在店里帮忙卖货。
    店门口来了一个熟人。
    说去铁珊笼矿学理发的熊兰。
    “熊兰,你不是说去铁珊笼矿学手艺了么?”
    对于这个女孩他还是很熟悉的。
    “大章哥,我爸叫来找我哥,告诉他一件事。从汽车站过来,顺便来店里看看你。”
    刚才她在店门口看见了那张招工广告。
    这时温小蓉端几人饭菜下来,让潘大章上三楼去吃饭。
    “熊兰,你吃饭没有,跟我去上面吃饭。”
    她把头发剪得短短的,看上去象一个假小子。
    穿了件花格衬衫,外面一件风衣。
    身材又长高了不少。
    根本不象年纪才十三岁的小姑娘,象十五六岁的大姑娘。
    似乎跟温小芹都差不多大。
    “大章哥,不好意思,总来你这里蹭饭。”
    熊兰挠了挠头说:“在矿里,我总去表嫂那里蹭饭吃。”
    潘大章带她到了三楼。
    她看见温小芹就开始小芹姐地叫过不停。
    温小芹:“我再煮点饭吧。”
    熊兰:“小芹姐,你先吃饭,我来煮,在师傅家都是我煮饭炒菜的。”
    她把饭倒到一个盆里,重新淘了一点米,开始煮饭。
    “我姐夫开的店生意怎样?请了几个人?”
    他们两个也有一段时间没回来了,不知道生意做得怎样。
    还有姐的工作,不知有什么变化没有。
    上次围棋竞赛他没有听林昌芸的,他当时还威胁自己:你姐在铁珊笼矿上工作,我可以随时安排一个轻松的工作给她。
    言外之意就是我也可以安排一个最累的工作给他,假如你不配合。
    潘大章当然没有配合他。
    并且还告诉他,自己掌握了他在矿长岗位上,所干的风流韵事。
    假如他敢变相将最苦的工种安排姐去干,他就会把他的故事写成小说发表在杂志上。
    当场震住了他。
    假如现在林矿长知道他现在确实开始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了。
    想必他更会投鼠忌器的。
    “表哥店里请了两个人,一个男的帮助卖自行车,一个女的帮助卖塑料制品。他还收废旧。对了,他现在在镇上租了一个庭院,一栋二层楼带庭院的房子。院子里堆满了废品。逢圩日,他就在店忙碌,其他时间他跟那个男工人就挑塑料制品等物件去附近单位家属区,换国库券,做生意。”
    “我姐呢,她还是在选厂皮带楼上班?”他关心地问。
    “表嫂肚子越来越大了,她还在皮带楼上班,不过,领导照顾她,现在只上早班,不用去上晚班。”
    看来林昌芸并没有打击报复他。
    熊兰吃着饭,小眼睛一眨一眨的,开始在想措辞。
    “小芹姐,下面店门口的招聘广告是你写的吧?”
    “你怎么知道?”
    “写的字那么漂亮,那么细心,不可能是大章写的。大章哥是考虑大局的,所以我估算是小芹姐写的。”
    潘大章嘿嘿一笑说:“你这小丫头拍马屁的功夫学得越来越精了。小脑袋古灵精怪的,说吧,又在打什么主意。”
    熊兰可怜巴巴地说:“小芹姐,大章哥,我来跟你们卖东西好不好?”
    “你不是去学徒理发了么?干吗又想来我这里做工?况且你才十三岁,才小学毕业,文化水平太低了,连一张出货单都不会写,记录也不会。”
    潘大章嫌弃地说。
    此时若是收留她,或许她前世的命运就彻底改变了。
    “大章哥,你说的这些都不是问题,你和小芹姐都是学霸,我来你这里做工后,我就拿初中课本来自学,不懂的知识我就问你们。保证二年内,把初中知识学到。以后不要说出货单,记帐,连写信都应该没问题。”
    连温小芹都笑了。
    “兰兰妹妹,人这么聪明,我相信她会说到做到的,不如就留她下来吧!”!over

章节目录

重生1983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爱喝葡萄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喝葡萄酒并收藏重生1983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