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都挤到货车上,杨石头和潘广春两人因为前面驾驶室挤不下,索性爬到后面车斗上。
    到了俞督,已经是晚上七点钟。
    把潘大章进的货卸到店,又花了一个多钟。
    期间温小芹姐妹煮了饭菜,让司机吃了晚饭。
    “姐夫,要不要跟几个人上去帮你卸货?”
    从俞督再到铁珊笼矿,恐怕差不多十点钟了。
    卸货要有几人帮手才行。
    “不用了,我叫几个熟人卸货就行。”
    在镇上开店一个多月了,出钱请几人卸货,应该是找得到人的。
    潘大章也不勉强。
    黎卫国和黄庆生还在冈州住一宿,来不及回来。
    因为走得匆忙,也没有时间去找他们两个。
    晚饭后,温小芹说跟她姐去长堤路摆摊卖货。
    潘大章指着店门口那处三角位置说:“其实不用跑到长堤路去,就在店门口那个三角位置也可以摆摊。这地方人流量也不少,那些闲步的,走来走去的都是潜在的顾客群。”
    这位置恰好是一个交汇口,就算是晚上,也有很多人走动。
    温小芹认为他说得有理。
    在这店门口摆摊,搬货方便。
    他们在长堤路摆摊,潘大章买了一个可以折叠的竹凉席。
    拿来搬到店门口,潘大章还买来电线灯泡,在店门口接了一盏灯。
    亮晃晃的,特别显眼。
    在摆货的过程中,就有人前来问价,买货。
    潘大章找来工具,按照说明书,开始用配件组装自行车。
    难度也不算大,组装第一辆的时候,多费了一点时间。
    几处地方琢磨了许久,终于明白了道理。
    两人费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把第一辆自行车,组装完成。
    潘大章骑上新单车,骑着转了一圈。
    “完美!”
    第二辆开始就省事多了。
    杨石头有样学样,也很快上手了。
    当天晚上,两人组装出了五辆自行车。
    第二天早上八点,潘大章在店门口燃放了一串鞭炮,算是新店开张了。
    他用红纸写了一张广告,贴在店门口。
    “新到永久牌自行车、飞鸽牌自行车,优惠价销售。”
    把组装好的自行车摆在店门口显眼位置。
    不久就有人来问价。
    潘大章标的价格跟其他两个国营商场一样,但是他搞了一个买自行车送电子表或丝袜的活动。
    买一辆自行车送一个电子表或者四双丝祙。
    他把附赠内容用一张红纸写好,贴在店门口。
    瞬时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买单车还送电子表和丝袜,可惜我现在没钱买。”
    “这价格和其他电器店的也是一样。”
    “但是一只电子表商场都买十二块,这样就等于少了十二块。一辆自行车比其他店少了十多块,划算哦。”
    开始有人掏钱购买了。
    因为买自行车属于大件货品,买之前都已经早已去问过价了。
    知道了什么牌的自行车售价是多少钱。
    看了鹏展商行售卖的自行车,同样品牌同样的售价,又有十几块的电子表赠送,肯定即刻掏钱购买了。
    商店很快就卖出了二辆自行车,一辆男款,一辆女款。
    送出了一只电子表,四双丝祙。
    因为购买的顾客是一对筹备婚礼的年轻人。
    潘大章和杨石头组装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
    一个中午装好了十几辆。
    有客人进店,他就介绍产品。
    温小蓉也在旁边认真观摩和学习潘大章如何介绍产品的。
    有时间的时候就翻阅带回来的资料。
    潘大章还具体教她如何接待顾客,以及跟顾客谈感兴趣的问题。
    前世他开了二十年的店,对于跟顾客的谈话术有独自的心得。
    很多情况下,他跟顾客简单聊上几句后,就基本够清楚他是急需要买货,还是只是来了解,或者根本就不是想来买货的。
    有些人只是看见你开店,对你赚钱的方式和手法感兴趣。
    即然你都开得,他认为他也可以试试。
    首先他要从你身上学些经验去。
    一个中年人进店。
    “小伙子,不错哦。咦,这自行车还是进货回来,自己动手组装的。”
    他看杨石头年长,以为老板是他,于是走到他面前,感兴趣地看他组装。
    并且有一搭没一搭跟他闲聊。
    “肯定是拉配件回来组装,你以为厂会安装好再批发给你,那样路上运输会很麻烦的。”
    杨石头抱着热情接待顾客的态度,认真回答他的问题。
    “也是,那么你们这些自行车又是从哪里批发回来的?”中年人兴致勃勃地问道。
    杨石头正想告诉他。
    潘大章走了过来:“老叔,你是想买自行车,还是看我们开店卖自行车,也想自己去开店的?”
    对于这种人,直接点穿他的目的,揭穿他,让他自己都感到尴尬,自行离开是最好的办法。
    “我,我是想买一辆自行车的,不过对其他的也感兴趣的。我哪有本事去开店卖货?”中年人吱唔着说。
    “大叔,我知道你意思了。想找人聊天,去外面吧,我们这里忙个不停,没有空跟你闲聊的。”
    潘大章的话直接让他离开了。
    “石头哥,不要跟顾客聊进货方面的事情,特别是进货渠道,进货价格之类的话题。那些问你这些话题的人都不是真正的顾客,他们只是来试探行情而已。”
    中年人走后,潘大章告诫杨石头说。
    “我明白了。”杨石头也明白了过来。
    此时经温小蓉介绍,一个村里模样的人决定出钱买一辆自行车。
    可是他说:“我是一个村里种田的,你那个丝袜我也用不上呀,还有电子表也从来没戴过。现在就只想买辆自行车,可不可以不要赠品,减十块钱给我?”
    “你这个我做不了主,我去问问老板。”
    她跟潘大章说了顾客的意思。
    “不是说不可以,但是要是答应他的话,就会有很多人要减钱而不要礼物了,我们搞优惠的目的就达不到了。”
    此时看见温小芹从外面买了一个油瓶的花生油回来,估算有十几斤。
    他灵机一动,对顾客说:“电子表和丝袜你用不着,那些花生油你肯定需要吧。这样,我送把瓶花生油给你吧。”
    市场上花生油的价格也不便宜,卖七毛多一斤。
    看那瓶油至少也有十三斤,真正去市场买的话,也值差不多十块钱了。
    这油谁家都用得上的。
    种田大叔高兴地说:“这个礼物好,很实用。就要这个就行了。”
    他高兴地付了款,骑了自行车,提着一瓶油走了。
    潘大章掏出五张十块大钞,递到温小芹手上。
    “小芹芹,麻烦你再去买五瓶油回来。”
    今日花生油才六毛八一斤,一瓶油并不到十块钱。
    “小蓉姐,以后再碰到这种顾客,都可以灵活对待,尽量做到不减钱,只送礼物。”
    第一天,卖了五辆自行车。
    营业额也是近一千多元。
    想不到第二天中午放学后,就已经卖了五辆。
    放学后回到店,只见杨石头在忙个不停地组装自行车。
    温小蓉把四岁的小孩用背带背在身上,轻轻摇晃。
    小孩已经睡着了。
    温小芹去隔壁菜市场买菜回来,让她姐把小外甥交给她。
    “把小山雁给我吧,我带他上楼上去煮饭。”
    温小蓉:“不用,我背着他就行,一个上午都在闹,才刚刚睡着,一放他肯定又会闹。”
    潘大章恰好回到店,对她说:“你们两个去煮饭菜吧,我跟石头哥在这里守店。”
    开店就这样,不管有没有顾客,店里不能缺人。
    “大章,今天上午卖了五辆自行车。”
    温小蓉把营业款交到他的手上。
    “一个上午就卖了五辆自行车,昨天一天才卖了五辆,不错呀。”
    “有两个是听昨天在这里买过自行车的老乡介绍过来的。”
    哟,口口相传,广告效益都这么强?
    潘大章考虑是否给自己的小店做做广告。
    前世很多商家都会给自己商店打广告,报纸、广播,甚至还有专门的广告报纸出版。
    但是此时还没有人懂得打广告。
    本身那些大的国营商店根本就不用打广告。
    前几次他在五金电器商场门口,单单卖自行车那几个柜台,买自行车排队的人都不少。
    酒香也怕巷子深,这个老农贸市场,居住在附近的人才会来买菜。
    况且人家来买菜,也不一定就能注意这里有间卖自行车的商店。
    看来还是要想办法把小店推广出去,才是最好的办法。
    录像厅现在毕竟容纳空间有限,现在就算不做广告,每天也几乎满座。
    但是五金店卖自行车应该不一样,卖一部就可以赚五六十块。
    乘现在竞争对手少,想办法巩固自己第一间私人五金店的生存地步,才是目前最主要的。
    他认为录像厅在门口放一个音响的做法还是非常有效的。
    假如在商店门口放个音响,最其码可以把来老农贸市场买菜的居民吸引过来。
    黎卫国和黄庆生的电器维修店也筹备得差不多了。
    黄庆生从他师傅也是堂叔的电器修理店,拉了很多废旧的电器过来。
    收音机、录音机、旧的黑白电视,旧的音响……
    把店里空间都堆得满满的。

章节目录

重生1983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爱喝葡萄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喝葡萄酒并收藏重生1983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