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时辰到了。”
    太监一句话打破了沉静。
    “哎,终究还是要白发人送黑发人。”
    “孙儿会陪在您左右的。”
    “你先去把这身衣服换了。”
    苏墨低头看了看身上的衣裳,与这里格格不入的绸缎,实在是扎眼。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薨,葬于明东陵。”
    棺椁被宫中的侍卫扛着慢慢前行,路上的百姓全部躲在家中默默抽泣。
    失去了这样一位仁德贤明的太子,所有人都感到悲伤。
    送行的百官以及皇室子弟皆是步行,任何人都不得坐轿。
    苏墨搀扶着朱元璋在队伍的前面走着。
    太子的门生见到这一幕都很欣慰,一些老臣都红了眼眶,其中也包括那几个武将。
    “今后的大明恐怕是要变天咯。”
    “是啊,凤阳府对皇上来说意义重大。”
    “照目前的形势来看,他的胜算更大一些。”
    后面的群臣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站队了,这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站对了,日后新皇登基前途不可限量。
    要是走错了,到时候被打压的可就是他们了。
    “你可知道文武百官现在心中所想?”
    “孙儿不知,还请皇爷爷赐教。”
    “哼!你小子都到这个地步了还跟咱装傻!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所作所为,你的一身武艺是谁教你的?”
    “这是孙儿当年走失的时候碰到的一位高人教我的,他老人家喜欢云游四海,早就离去了。”
    “为何都藏着不告诉咱。”
    朱元璋对此很是生气,敢这样欺瞒皇帝就只有他一人。
    “孙儿不喜欢宫内尔虞我诈的生活,只想过自由自在的人生。”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身为皇爷爷的孙儿,理应替您守好这大明的江山!让百姓安居乐业!”
    苏墨慷慨激昂的话,让朱元璋很是欣慰。
    “这么多年咱在你身上的花的心思看来没有白费,准备什么时候到咱身边来。”
    “皇爷爷一声令下,孙儿义不容辞!”
    “好一个义不容辞!”
    葬礼结束之后,蓝玉就喊来了常氏两兄弟。
    “老子还以为这小子今天不能回来了呢!”
    “俺姐姐的孩子终于长大成人了。”
    常氏兄弟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瞧你们两这点出息,要是叫熥儿看见了,定会嘲笑你们!”
    蓝玉比他们二人早一步知道苏墨的存在,这种哭哭啼啼的事早就过去了。
    “看皇上今天的态度,将来立储可能就会落在熥儿头上了。”
    “你们二人真是糊涂,朱允炆在宫内多年,熟读儒家圣贤,又跟太子很是相像,性格仁厚,深受翰林院那帮读书人的喜爱。而熥儿在宫外多年,朝中官员对他都不是很了解,再加之当年的冯府命案,凶手的人皮挂在城外人尽皆知。若是给你选择,你会喜欢一个有手段的皇帝还是一个仁厚的皇帝。”
    蓝玉的一番话让兄弟二人沉默了。
    “不管咋样,熥儿是太子的嫡子,只有他有资格当上储君,那个朱允炆不过是一个庶子罢了,有什么资格跟熥儿争。”
    “二哥说的对,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咱们都要扶持熥儿登上皇位,这样才能对得起姐姐在天之灵!”
    “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切勿着急,熥儿才刚回到应天,只有咱几个支持他,想必用不了多久就会在朝内站稳脚跟!”
    蓝玉比他们二人年长,在朱元璋的身边也是最久的,比起他们,他更了解朱元璋。
    “你想住在秦淮河边上,还是想回宫内住。”
    朱元璋将选择权交给了苏墨,他不想强迫这个孙子回来。
    “自然是哪方便住哪里,秦淮河那的宅子孙儿想回去住的时候就可以回去住。”
    “皇爷爷老了,大明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朱元璋无力的坐在龙椅上,彷佛身体都被掏空了。
    “明日咱会赐你一座府邸,许久没回来了,回东宫瞧瞧去吧。”
    “孙儿领旨!”
    亲眼看到朱元璋睡下之后,苏墨才轻轻关上了门,放心的离去。
    门被关上的那一刻,朱元璋锐利的眼神出现在了黑暗之中。
    他看着窗外苏墨远去的影子,眼眶变的湿润。
    他最看重的就是孝,这么多儿孙当中就是苏墨待他最为亲切了。
    同样没睡的还有东宫内的吕氏和朱允炆。
    “这小子怎么还没过来,皇爷爷派人来说他今晚在东宫过夜的。”
    “哼!今天的风头全被他抢了去,没想到皇上隐藏的这么深!”
    “母妃,皇爷爷会不会将皇太孙的位置传给他!”
    朱允炆的脸上满是焦虑,这些年他在宫内一直老实本份,对翰林院的那些老师更是尊敬,才赢得了仁厚的美德。
    “现在我才是太子妃,你是太子最年长的儿子,理应立你!”
    “可三弟的身后有这么多武将支持,儿臣哪是他的对手。”
    “有时候这未尝是一件好事,你皇爷爷早就开始忌惮他们了。”
    “太子妃,三皇孙殿下回来了。”
    苏墨还未走到东宫,就有奴婢去禀告了。
    吕氏当上太子妃的那一刻,就开始慢慢的将东宫的下人都培养成自己人。
    他远远的就看到了朱允炆站在门口着他。
    “二哥这么晚了怎么还没歇下。”
    “三弟可算是来了,皇爷爷派人来通知说你到东宫休息,所以为兄就在此地等候你。”
    “三弟许久没有回来了,对东宫怕是有些陌生,为兄来给你引路吧。”
    “那就多谢二哥了。”
    朱允炆方才的话分明是以主人的身份来跟他说的。
    “你我兄弟二人客气什么,当年你就这样不辞而别,母妃都担心死了,生怕你小小年纪就在外遭遇不测,好在你现在平安回来了。”
    “这些年在凤阳府衙当知府真是辛苦三弟了。”
    朱允炆的眼神有着难以掩盖的嫉妒,他生活在宫内十几年了,朱元璋都没怎么让他离开过皇宫。
    “不辛苦,为皇爷爷分忧是应该的,倒是二哥在这深宫里每日要应对这么多人才辛苦。”
    “到了,这里就是你先前的寝殿,母妃一直让人留着,每日都会让人来打扫,就是盼你有一天能回来,没想到真给她盼回来了。”
    朱允炆说的是声泪俱下,看起来的确是个为人宽厚的兄长。
    苏墨推开门查看了一番。还是跟当年刚穿越到这里的时候一模一样,看到这些心里还有点怀念呢,毕竟是宿主生活了几年的地方。
    “三弟可还满意。”
    “多谢二哥和母妃了,没想到母妃做了这么多。”
    苏墨假意向他道谢。
    “三弟不如日后就住在东宫吧,这些年都一个人在外面生活,也没个人能照顾你。”
    “你这几年在凤阳府办的大案可都有传到应天来,三弟真是受苦了,小小年纪就要承受这么多。”
    “我哪里比的上二哥,这些都是皇爷爷在背后帮我罢了。”
    “原来如此,皇爷爷许是怕你出事了,你可是懿皇太子妃仅剩的血脉了。”
    朱允炆听到都是朱元璋在背后帮他之后,才松了口气。
    “时候不早了,三弟早点休息。”
    他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便不想在这里做停留,回到了吕氏那里。
    “母妃母妃!”
    他激动的冲进了吕氏的房内。
    “你瞧你,这么冒冒失失的,要是被人看到了可是要做文章了。”
    “是儿臣的错。”
    “这么高兴是发生什么事了?”
    “三弟已经来了,我方才跟他打探了一下,原来他在凤阳府的这几年都是有皇爷爷在背后相助的。”
    “可是他亲口说的?”
    “千真万确。”
    “我就说嘛,这小子怎么可能会深受你皇爷爷的宠爱,许是害怕呆在宫内才求你皇爷爷将他送出宫去的,这个知府的位置挺适合他的,日后等你成为皇帝还可将这凤阳府衙的职位给他。”
    “母妃说的是,三弟小时候在东宫就性子软弱胆小,当个知府都是便宜他了。”
    吕氏一副得意的样子,殊不知,朱元璋早已拟好了圣旨、
    这道旨意是当初冯府命案结束之后就命人拟好了,只是今时今日才拿出来用上。
    第二日一早,朱元璋就命人来东宫宣读旨意。
    朱允炆满面春风的跪在地上,准备好迎接他的受封旨意。
    “朕之嫡孙朱允熥,德才兼备,待人谦逊,封为吴王!”
    “吴王殿下,还不赶紧谢恩~”
    太监谄媚的看着苏墨。
    朱雄英死后,吕氏曾跟朱标提过立唯一的嫡长子朱允炆为吴王,但是被朱元璋驳回了。
    吴王是当年朱元璋登基之前的封号。
    苏墨接旨的那一刻,吕氏还以为是在做梦,便用力掐了大腿,痛的惊呼。
    “母妃!”
    “没事,恭喜吴王!”
    吕氏的这句话几乎氏咬牙切齿的说出来的。
    “吴王,皇上已经给您准备好了府邸,即日起,您就可以搬过去住了。”
    听到这句话,朱允炆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为什么他这么努力都没让朱元璋瞧上一眼。
    倒是他,才刚回到宫内受封吴王,朱元璋是何等的偏心。
    “既然皇爷爷已经给三弟准备好了府邸,那二哥就不便多留了。”
    朱允炆这话明摆着是下了逐客令。
    原本想让他留在东宫,好监视他的一举一动,现在看来是没办法了。

章节目录

大明无敌皇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小牛不是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牛不是牛并收藏大明无敌皇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