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头,你有没有给娘亲准备啊。”
    “有的,有的,我都准备了,这回用的红李子味道特别的好,做出来的果酒香软绵口,爹爹肯定喜欢。”
    妹妹娇憨可爱,柔弱需要保护,看着和乐融融的一家子,楼沂南笑着笑着眼睛竟然有些朦胧,眨了眨眼,这才将眼中的酸涩给逼了回去,“有六娘准备的李子酒,那我准备的青竹酿就没有用处了,要不明天用青竹酿做烧鸡,味道肯定很好。”
    青竹酿是父亲楼振山最喜欢的酒,绵长适口、味道香浓、清冽不浊,前味很足,喝下后不伤胃,后劲很小,不上头,喝多了睡一觉也就好了。
    楼振山听到了青竹酿,心中就有些馋,但又不好意思开口问儿子要,只能够装作不在意的咳了两下,忍得很是辛苦。
    一家子正说的高兴,一个柔柔的、能够掐得出水的声音响起,“父亲、母亲,柔儿来晚了,咳咳,请父亲、母亲莫要怪罪。”
    大家的说笑声戛然而止,楼振山的表情也变得淡淡的,“不是说身子不适吗?”
    “父亲出去一段时间了,女儿很是想念,喝了药之后身体好多了,就想着出来和父亲一起用膳。”柔儿做着解释,泪眼已经朦胧,娇怯的抬首,怯怯的看着荣氏,“母亲,女儿的身体已经好了,不要卧床休息了行不行。”
    晚膳之前,荣氏就差人去喊过柔儿,柔儿那时说她会去的,后来却又让人去和楼振山说身体不好,晚膳就不来了。
    柔儿没有盼来父亲的看望,晚膳再不来,可真是要被家中所有人忽略了。
    柔儿那些个小心思,在场的几人其实心里面都清楚,但没有几个人真正的去和她计较,可是此刻柔儿泪眼朦胧的看向荣氏,弄得好像是荣氏欺负了她,让她无法和楼振山父女团聚一样,楼沂南就忍不住了,他一个做哥哥的不好说话,但六娘可不管那么多。
    护着母亲的六娘可一点儿都不柔弱,她有着自己的坚持。“柔儿说什么呢,想要一起吃饭就坐下,身体不好就回去,谁都没有勉强你,不要弄得全天下都对不起你一样。”最后一句话,六娘说得含含糊糊的,也就是祖母吴氏可以听到,吴氏捏了捏六娘的鼻子,柔儿也是她儿子的骨肉,她不是那等偏见的老人家,对庶女没有什么不同,但柔儿做事扭捏造作、心思太多又复杂,让她是喜欢不起来。
    柔儿泫然欲泣,“咳咳,女儿突然感觉身体有些不舒服,先回去了。”
    “身体不好就待在屋中养着,别出来后又病倒了。”楼振山淡淡的说道,庶女柔儿从怀上到出生都让楼振山喜欢不起来,加之柔儿的性格更是让楼振山无法对她表示出亲近,只能够做到淡淡的回了一声。
    “嗯。”
    ☆、第一二章
    人心最难懂,你对她好,她觉得不够,你对她不好,她便觉得你的不好是一直的。柔儿的到来像是个无关紧要、小小的插曲,并没有给晚膳带来多大的变故,却也在人的心上留下了浅淡的涟漪。人对人的喜恶并不是一撮而就的,往往是各种不同的小事慢慢的累积,终成结果。
    味美的食物能够带去一切不快,青竹酿的味道醇厚绵软、清冽惑人,仿佛没有喝两杯就有些醉了。
    饭后,大家说了一些话便都散了,楼沂南被父亲楼振山喊住,两人来到了内书房,院内清风送来了阵阵的桂花香味,味香而不浓,幽幽而来又慢慢散去。屋檐下悬挂着的灯笼在风的吹动下,悠悠的晃了几下,灯笼下的长穗摇摇摆摆,勾动出秋日最舒适怡人的时光。
    楼振山与楼沂南父子二人隔着小几相对而坐,小几上消食的普洱并几碟清口的小点整整齐齐的放着。前世今生,楼沂南就没有如现在这般心平气和的和父亲坐在一块儿,以前仿佛只要一碰到就和点燃了引线的炮仗一样,随时都要炸响。
    两个人脾气相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楼沂南的心结,纠缠了自己十多年的心结不可能简简单单的就解开,但现在他学会了冷静的去看待,平心静气的去思考,而不是让心结左右自己。
    母亲荣氏生六娘的时候已经有三十多岁,身体也不是很好,楼沂南始终记得母亲怀胎四月的时候秦氏突然摔倒,被查出有孕时面色的变化,后秦氏被诊出怀胎三个多月,与母亲相差无几时,又是怎样的悲戚。
    再后来便是柔儿和六娘相继出生,那日究竟发生了什么楼沂南已经记不清楚,只知道秦氏在母亲、父亲面前突然摔倒,然后指着母亲大声哭诉说放过她的孩子,然后月份还要小些的柔儿成了姐姐,月份大些的六娘反而成了家中最小。
    母亲生六娘时伤了身子,又因为妾侍庶女的事情伤了心情,足足休养了一年多才算是好,后来还落下了阴雨天腹疼的毛病。
    幼小的楼沂南那时将所有的过错都归咎到了父亲的身上,久而久之心中的这个结就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解释不清。
    其实楼沂南那会儿太过小了,忽视了一些细节,比如楼振山对秦氏的冷淡厌恶,对有了庶出女的震惊错愕,后来荣氏生女后的周到细致……楼振山身为大家长,不擅长在儿子面前剖析表达自己,也不想让儿子旁观自己对老妻的一片爱护,久而久之,楼沂南心中的结就结成了死结,直到两世为人,楼沂南才渐渐的放下,懂得将自己摘出来、冷眼旁观所有的事情,一旦撇去了主观的感情,那么事情也就变得明朗。
    父亲的妾侍都是强权之人所送,特别是秦氏,还是皇帝亲自赏赐的。妾侍在楼家就是摆设,父亲不去她们那儿,母亲也不用她们伺候,枯寂的后院唯有秦氏还有一个柔儿作为依托。
    皓洁的天幕上,一轮明月当空,星子姣姣,有着亘古不变的光芒。
    相对而坐,对于父子二人来说都是难得的体会,但相对无言那就显得尴尬了,最先打破平静的是楼振山,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水,他说道:“我一回来就被传召进宫,朝堂上很多人弹劾我教子无方、纵子行凶,说你无缘无故的打伤礼部尚书之子宋炳易,应当受到严厉惩处。我教子无方,御史言官弹劾我的折子在皇上那儿摆了一桌子。”
    “可看父亲并无担忧,皇上应当没有责罚。而且我打的是该打之人,礼部尚书应当谢我替他教子。”楼沂南还觉得打宋炳易轻了,要不是有所顾忌,照着他的性子,他能够把人打死。
    楼振山有扶额的冲动,但被胡子遮着的嘴角扬了扬,他已经让人调查了前因后果,宋炳易所作所为并不高明,很好调查,现在想来心中也是后怕不已,要是让宋炳易得逞,他娇憨可爱的幼女会得到如何北凉的下场,故此儿子打宋炳易他觉得是应当应分的。
    只是此风不可长,要是夸奖了楼沂南,楼沂南只会更加的放肆不知礼,作为父亲,楼振山语重心长,他继续说道:“陛下说你少年意气,之前在外面不用受多少约束、肆意惯了,不像是在京城,到处都是条条框框的。说你本质上还是好的,到了京城后就要管管,还说这回宋炳易也有很大的不是,过错并不在你一个人。陛下让你们二人在家中闭门思过,反省己身究竟有什么过错,还让为父好好管管你的脾气。你如此作为,虽然情有可原,但可以寻找更好的法子解决,词句可是让陛下很失望,在心中已经给你打上了冲动鲁莽印象。”
    “不偏不倚,各打八十大板。”楼沂南嗤笑一声,“冲动鲁莽又如何,时好时坏还不是他一念之间,我坏点儿不是正好称了他的心。”
    文昌帝要的楼家是个好控制的楼家,如果楼家的后人个个都人中龙凤、出色异常,那才会让文昌帝忌惮,就算是现在的楼家人丁凋零,不是照样让皇帝不得安眠。楼沂南的不分轻重,毛躁、暴脾气,这才是文昌帝想要看到的。
    “宋炳易算计你妹妹,你出手情有可原,但日后不准如此枉为,免得落人口舌,让皇上失望。”楼振山皱眉,想儿子与自己好不容易关系变得融洽,还是忍着性子说教。
    “失望才好呢,难道还要皇上的看重,那样楼家离死不远了。”楼沂南反驳。
    “你……放肆,楼家世代忠良,谨慎本分,怎能对皇帝无礼。”楼振山刻板的训斥,但仔细观其面色,说这话时他带着无力和纠结。
    “父亲,皇上身体不好,随时都会……”楼沂南隐晦的没有明说,但彼此都明白未尽之言究竟是什么,“皇上忌惮我们楼家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楼家越好,他就越不安心,就越想着怎么除掉楼家。楼家祖训,保家卫国,守的是大齐,不是祁家一个人的大齐,爹,当权者已经觉得我们是障碍,我们难道就等着他除掉我们吗?”
    楼沂南忍不住的问着,父亲楼振山早已察觉出皇上的用意,也早就开始做起了安排,几个姐姐嫁得都很好,就算是楼家出事,也能够平安顺遂的过下去,也给他安排好了退路,楼家倒了,他作为独子也能够苟活在世上,但却没有给自己留下后路,固执的认为皇帝会念在楼家劳苦功高的份上,网开一面。
    楼振山是矛盾,一方面知道皇上忌惮楼家,会对楼家不利,另一方面又幻想皇上不会赶尽杀绝。因为矛盾,所以向来目标明确的楼振山犹豫了,最后死在文昌帝的铡刀下,腰斩闹市、曝尸三日,楼沂南不只是一次的问过自己,如果早点儿让父亲认清事实、不对皇帝抱有幻想,结果会不会就不同。
    上一世已经无解,这一世楼沂南一定要让父亲认清事实,不再对皇家、对皇帝抱着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楼振山张了张嘴,最后竟然无言以对,苦笑一声,心中的幻想被儿子无情的戳破,他也想认清事实,但从小就被教导要忠君爱国、要保卫疆土,楼家的男儿只能够在战场上站着死,不能够在家中窝囊的偷生。皇帝屡次的试探、利用,逼得楼振山一次又一次的往后退,被逼到了角落里的楼振山也没有想过反击,只是在给儿女家人安排后路。
    “爹,你要看清楚,弄明白帝位上坐着的这个人是不是值得效忠。你从小就教导我要忠君爱国,可是这个君主本身就不是大德之人,又要对我们赶尽杀绝,那忠君不是在为虎作伥、害国祸民?”上一世楼家的覆灭,有皇家的紧逼,也有楼振山个人的犹豫,忠君爱国是该,但如果愚忠便是愚蠢。
    文昌帝本生过错并不大,但说他昏君祸国也是可以的,文昌帝气量狭隘,对忠臣提防、对小人重用,偏听偏信,又善于装仁慈大度,蛊惑众人。如果不是他重用敏王父子,不是他除掉楼家,最后大齐国也不会战火四起、也不会有伪帝引狼入室。
    楼沂南从来不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如果皇位上坐着的那个人不足够让自己信服,他宁愿放逐山野,也不愿意为这种人效劳,这是前世所想,而现在,如果皇位上那个人不是祁承乾,那么他就为祁承乾揭竿而起,愿做千古的罪人,也要让祁承乾龙翔九天。
    “爹,为了一个无德之君,死而后已值得吗?”楼沂南站起身说道,声音沉重痛惜。
    楼振山被儿子说得哑口无言,唯有一声叹息能够道尽心中的复杂。良久,楼振山才说道:“当今皇上疑心重,思虑多,表面看着大度雍容,其实极为记仇,这些我都懂,当初秦氏便是这么送进来的。”楼振山苦笑一声,“你姑姑性子爽朗,不适合宫中生活,对皇帝也没有什么好脸色,他为了显示自己的仁厚专情,从来不对你姑姑如何,却将秦氏送了来。”
    楼沂南沉默,老爹的陈年旧事,他只隐约的听说过秦氏是因为伺候父亲时被父亲多看了两眼,皇帝就成人之美,将之送进大将军府的,实际原因却原来是这样,皇帝还真是看了别人舒服就心里面不爽的人。
    “许多事,你并不知,但我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又何尝不知皇帝为人。楼家,已经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只等着一个合适的机会,除之而后快。”
    “爹,你既然看得明白,为什么还忠于他?”
    楼振山此刻心乱如麻,为什么忠于?他自己也找寻不到答案,好像就是一种习惯,习惯了去忠君爱国。
    习惯是可怕的,它左右了人的思想、行为,甚至是未来。楼振山怔怔的坐在那儿,脑海中一大堆“为什么”,让他头疼欲裂。
    楼沂南突然有些颓然,让一个习惯了去忠君爱国的人突然要反抗他的君主,纵使心智再坚定的人也会突然迷茫。但楼沂南的颓然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为了父亲、为了他们这个家,父亲想不明白也要想明白,要为这个“为什么”找到答案。
    作者有话要说:  习惯是可怕的,就像是走楼梯一定要一节一节走,突然某一天有人问我,干嘛一节节走,我肯定回答不出个所以然来。
    楼父此刻的心情应当就是这样,等他想明白想通了,凡事就不会都因着这个习惯来思考。
    ☆、第一三章
    皇上对嫡妻爱重,那是普天下皆知的事情,就算是对故去的楚皇后,每逢元后忌日的时候皇上还会心情低落,这两日都会吃斋静心,有时悲痛还会哭上一场。对亡妻如此,对现在的楼皇后更是偏爱有加,三宫六院如同摆设,心中所爱全都给了皇后一人。
    从古至今,男子专情顶多觉得他儿女情长,并不是所有人都将此放在心上,于名声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如果上位者专情,那就不是小事了,在朝臣看来,这是耽误子嗣的事情,观陛下到如今也才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就可以知晓一二,有人说帝王专情那是风流韵事,当传为佳话,流传后世,有人觉得帝王专情,有碍子嗣,不得提倡。但归根究底,错的不是陛下,而是迷惑陛下的那个人,楼后何其无辜,差点儿就背上了祸国殃民、妖后的称呼,而楼后的娘家楼家也时常受到弹劾,皇帝不可谓不用心至深。
    上位者的喜好很能够影响国内的风气,因为皇帝爱重嫡妻,大齐国内嫡妻普遍受到敬重,夫妻琴瑟和鸣,假恩爱也要装出恩爱的样子来,宠妾灭妻更是受到口诛笔伐,轻者被人唾骂,重者流放。一时间,大齐国的嫡妻日子过得不错,文昌帝也算是做了好事。
    如果说皇帝的爱妻行为存在着矫揉造作之嫌,那么楼家男子爱重妻子就是发自内心的行为。
    楼家因为情况特殊,男子都奋战沙场之上,如果后院再着火就真的不要活了,在经过血的代价之后,楼家先辈痛定思痛,决定让楼家儿子找自己喜欢的人做配偶,自己中意之人当了妻子,夫妻和乐,后院太平,真是应了那句家和万事兴。

章节目录

重生之帝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祈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祈幽并收藏重生之帝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