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胖子服了,他是完完全全的服了。
    虽然,在来之前他就已经想到了,岩田武一定是懂武侠的。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个日本的导演,竟然如此的懂武侠。
    这肯定是很奇怪的事,对吧?
    一个日本人啊,日本人,他竟然这么懂武侠。
    要是说他懂中国文化,那也行,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里面有太多的东西了。
    武侠,也仅仅就是其中一个很小的部分。
    结果他一个日本人竟然这么懂!
    关键是,对金大师的作品竟然是如此的熟悉,这说明了什么?
    好吧,王胖子一时半会也想不明白到底这能说明什么。
    大概有一个懂武侠的日本导演,这似乎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
    但就是觉得很有意思,很棒,很猴赛雷。
    对了,是这样的。
    有一种相逢恨晚的感觉。
    王胖子当然不知道,岩田武为什么这么懂武侠,而且,他更不知道岩田武打的什么主意。
    其实,就武侠文化而言,那绝对是从我们大陆这边先火爆起来的。
    当年的奇侠传,响马传,开启了武侠的时代。
    而那个时候的武侠,就写作而言,不是那么的白话,似乎这是跟新文化运动唱反调的存在。
    可是,当时的武侠小说是有一定进步性的。
    比如响马传,这就是跟当时的一个真实事件相关,总体来说,这书里面是反洋人的。
    某军阀把洋人给绑票了,做了人质,通过这个事件来进行展开。
    如果说不好听的,那就是当时的武侠小说,也确实是利用了民族矛盾。
    当然了,这确实是不好听。
    因为在那个时代,国仇家恨若是还不能写一写,那还能写什么呢?
    如此自然就广受欢迎。
    然后,过不了多少时间,就出现了武侠电影。
    咱们中国的电影历史,岩田武心里是清清楚楚的,他科班的嘛,这些都是考点。
    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但这是一出戏,不能算是一个故事片。
    真正的第一个长篇故事片,叫做《阎瑞生》这个电影也是改编自当时魔都的一个真实的案件的。
    一般影迷可能不太熟悉这个电影是怎么回事,但如果看过姜汶的《一步之遥》,那就应该能明白了。
    《一步之遥》就是改编的《阎瑞生》,整个故事上,也就是核心环节那一段,两部电影是差不多的。
    阎瑞生是不是那个杀人凶手,死掉的那个名妓,到底又遭受了何等的非议,总之故事上是差不多的。
    当初《阎瑞生》一下子就火了,咱们国家的电影人,其实是很懂得商业电影的模式的,他们真的很会蹭现实热点。
    后来就拍了许多的续集,那就……嗯,开始粗制滥造了。
    再之后,就摸索出了一条新路。
    武侠电影,就这么来了。
    最开始的武侠电影,有记载的是《火烧红莲寺》。
    就这部电影而言,这里面其实还用了我们中国电影人自己发明的,当时处于世界领先的电影特效。
    就是真的在胶片上做手脚,然后让打斗看起来,特别的神奇。
    还有拍摄的时候会用一些隔板,起了一种类似滤镜的效果。
    总之,这部电影技术方面很不错,而且,也是大获成功。
    后来拍了许多续集,传说中超过100部,那个时候的电影就跟电视连续剧似的。
    只不过,能看电影的,那基本上都是有钱人。
    所以,当时电影的核心市场,就是魔都。
    别的地方也看不起呀。
    但是,这部电影都100多部了,那质量能好吗?
    而且,为什么都是传说呢?
    很简单,这部电影其实也有很大的问题。
    因为,以前真的没有拍过这样的类型,没有过这么神奇的片子,许多观众,那是真的成了影迷。
    太入迷了,以至于他们竟然纷纷的走入深山老林去寻仙仿道。
    嗯,修仙大时代仿佛就要开始了。
    这样的情况,自然就遭到了当时的进步文艺团体,特别是左翼作家的集体批判。
    确实呀,国仇家恨,山河破碎,结果一帮人看电影看的要去修仙,你们有没有搞错!
    这电影是大大的毒!
    就连光头也觉得这玩意不行,于是乎,所有的《火烧红莲寺》全都给毁掉了。
    那个……嗯,大概全中国历史上,禁电影禁的最多的绝对是光头,没有别人。
    但是,武侠电影的商机,被许多人看到了。
    当时魔都三大电影公司,几乎全拍这个类型的片子,而这样的情况之下,出现了一个行业害群之马。
    就是天一。
    这个天一就是邵氏的前身。
    天一这个公司,一开始就打出一个招牌:我们一周就出一部电影!
    他们的法子也很简单,就是直接找个戏班子过来,然后就拍他们的戏。
    哎嘿,一部电影就这么出来了。
    其实,就后世的邵氏电影,很多时候也是这种模式。
    只不过,他们不是找戏班子,而是变成了一个工厂。
    所有的演员跟导演,其实他们的工作跟艺术什么的关系不大,他们更像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
    曾经,邵氏给过自己当家小生一份新的合约,那小生当时就愤而出走,因为那工资比当时流水线上的操作工还不如。
    说白了,邵氏的手段就是,在极度压低的成本之下,任何竞争他们都不怕。
    最简单的逻辑,就算是票房不好,可他们拍的电影本身也没花多少钱。
    但还真别说,就这种少花钱的风格之下,对武侠电影产生了一个积极的影响。
    至少,这个类型片延续了下来。
    其实,很多人大概没有意识到一件事。
    那就是武侠电影真正的地位。
    武侠电影,是我们中国电影最具特色的一种类型片!
    说白了,全世界其他国家没有这种片子。
    说的复杂一些。
    武侠电影绝对是中国文化带给全世界的一块艺术瑰宝!
    而岩田武之所以如此的看重王胖子,之所以如此的想要拍摄那部《魔教教主》的续篇。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岩田武非常清楚。
    我们中国电影要冲击国际电影市场,真正的决定性的大杀器,就是武侠电影!
    对,他就是这么想的。
    而且,他非常的清楚,在接下来的大概20年左右的时间里。
    中国大陆影视蓬勃发展,而武侠这个类型,绝对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就说张一谋跟陈大导吧,他们俩确实是已经走上国际了。
    可是,这两位大导演的电影,他们在国际上取得多少的票房了呢?
    确实,就从拿奖的角度而言,他们已经是非常成功了。
    甚至,国人也对他们两个人寄予厚望。
    但是,经济成果呢?
    几乎就是完全没有。
    好吧,不能说是一点都没有,可真的并没有哪部电影取得多少的票房。
    直到那部电影出现。
    就是《英雄》!
    这就是一部武侠片。
    所以,岩田武的整个计划是这样的。
    《荆轲刺秦王》这部电影,他打算刺激一下大片时代的到来。
    现在时机已经相当成熟了。
    院线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那么,接下来要怎么做?
    指明方向!
    说实话,岩田武最生陈大导气的地方就是在这里。
    我拍了《荆轲刺秦王》,结果你也拍了一个。
    但,这还是历史片呀。
    不是说,历史片不好,真的没有这个意思。
    可是,你陈大导为什么就不能好好想一下,再展开多一点点的想象,你拍一个武侠片呀。
    对的嘛,武侠片没准会成功。
    其实岩田武的《荆轲刺秦王》已经很像武侠片了,以荆轲这个角色为主角,实际上诠释了侠义。
    很可惜,陈大导没有能够领会,他还是走了文艺的老路。
    现在,岩田武打算再利用王胖子来拍一部《倚天屠龙记》。
    他相信,这已经是等于明示了吧?
    事实上,就当下的大陆,已经有许多的剧组在拍武侠了,只不过,目前还处于一个摸索的状态。
    比如,长影厂拍过《多情剑客无情剑》。
    这部电视剧,实际上比后来的《小李飞刀》拍的要严谨的多。
    长影厂的这部电视剧,几乎就是照着古龙小说拍出来的,只是加入了一本另外古龙作品的内容。
    完全贴合原著,台词几乎都没有改。
    但,失败了。
    为啥失败?
    选角也过于贴合原著了,书中的李寻欢其实是个中年男子。
    《小李飞刀》就厉害了,找了焦大帅哥。
    山东大汉,帅气极了。
    完美驾驭了方便面头型,长的帅,吸粉狠。
    《多情剑客无情剑》是91年的,那部《小李飞刀》是99年的,所以,真的已经是时候了。
    岩田武他这么做,这是要引领中国大陆电影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那他自己能得到什么呢?
    这不是明摆着的嘛。
    衡店,海南,他已经大规模的布局了文旅地产方面,我们中国影视发展的越好,方向越对头,他就获利更丰厚。
    这些,王胖子完全不知道,就算是久石让,也不清楚。
    当然,岩田武也不需要他们知道,但有一件事,他却得问问这两人。
    在讲了好一通的《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的续集之后,岩田武就很直接的提到了他的新片问题。
    只是这个问题,比较的奇葩。
    “我现在很想体会一下抑郁的感觉。”
    抑郁?
    这玩意也是能轻易体会的?
    反正,无论是王胖子还是久石让都被吓了一跳。
    好好的你个名监督,抑郁个什么呀!

章节目录

东京文艺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黑色的单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黑色的单车并收藏东京文艺时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