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化长公主 作者:临叶沉沙

    分卷阅读89

    古籍了。纵使大帐中生出一个文曲星下凡,十几年下来也还是个只知道骑马射箭的文盲,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这不是资质不资质的问题,而是教育、家族底蕴的问题。

    人生来,是不平等的。

    就连在燕南书院中,也不能贯彻孔圣的“有教无类”,寒门士族大相径庭,胡汉更是泾渭分明。它所提供的教育本来就是奢侈品,不是众生都能享用得到的。这与《法华经》违背。

    治国确实需要经典,马背上的功夫可以立国却不能让一个国家长治久安。但现在胡汉分裂对立,若再向前世那样汉族为公卿,胡人为兵将,只能将这种裂痕越扯越大引发胡人的不满。可若像冯氏这样,全力打压汉族,让朝中挤满了并不很懂治国之道,只晓得打打杀杀的胡人,政局能稳定么?

    冀州的水患多少年了,流民之乱一点儿都没解决,不就是那帮胡人搞出来的?

    为今之计,便是开始培养新一代的官员。让汉人可以上沙场为将,胡人可以满腹经纶,胡汉之间融为一体再无分别。

    汉人为将领,当年有个很好的例子是崔仲欢,本来可以拿来树个典型,却被他自己给搞砸了。而让胡人学习汉族经典成为真正的公卿,前有步六孤继和睿王烈,步六孤继盘踞广固,睿王烈为求自保不理朝事。胡将汉公的刻板印象,想要打破,依然的前路艰险。

    她想要在龙都开设一家胡汉子弟混合的书院。

    水木书院并不招收胡姓的学生,胡人想要学习经典,经典却对他们紧闭了大门。如果能开一家对胡人子弟友好的书院,让胡人也有学习经典的机会,让那些胡人子弟除了打打杀杀之外,还能懂得朝堂治国之策,岂不妙哉?他们将会有更多的选择。而朝堂若是广招经世治国之能人,也不会出现前世三公九卿皆是汉人的局面——有能力的胡人靠着学问坐稳高位,又不会引起胡姓军功贵族的嫉恨,这才是两全之策。

    她抛出《法华经》中这一段,并不是想和徐纵探讨佛法,而是想向他递出橄榄枝。

    徐纵留在燕南书院,有徐绍珠玉在前,他的才学永远都不会得到抒发。他的观点又与燕南书院中的大部分先生相左,所以直到现在一把年纪了座下十个弟子都没有。他就真的甘心这样一辈子老死么?

    他就像是云龙山北麓的枯树,若是移栽去了南麓,难保不会绽放出璀璨荼蘼。

    康平记得徐纵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心比天高的士子,他虽然不想要出仕,却也有着桃李遍布天下的梦想。如今蜗居燕南园一隅,守着十个弟子,只能酸溜溜地说些“隔壁那帮人说的玄,才不是玄”的话,这定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下头那帮学生在徐纵的撺掇下已经开始你来我往地讨论了起来了,只徐纵依然眯着眼睛,康平往他那边又靠了靠压低了声音。

    “小女又曾闻,南方闽越之地有一书院毗邻晋水,名曰‘晋水书院’,生徒无论出身贵贱,都能在书院中找到一席之地。他们将各自的文章相互传阅,在一处名为‘碧水江汀’的地方讨论,非常受欢迎的文章,会被贴上‘金榜’。上‘金榜’的,有的是多次高门子弟,也有很多,是籍籍无名的寒门。金榜看得并非是作者的姓氏,而是文章的质量——或者说,是作者的才情。只要文章写得好,所有人都能有机会,先生您说,这样的是不是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令诸世间,普得具足’呢?”

    “小女有宏愿,若能在龙都看见一间,和‘晋水’一样的书院,不以门第定贵贱,不以华夷辨高低,或许才能真现如佛陀所言众生平等之法雨。先生既奉佛法,不知道对这个想法,又有何见解?”

    ☆、63.第 63 章

    桓墨本来侧耳在同身旁另一弟子讨论方才康平抛出来话题, 但他耳力比一般人好些,坐的又离康平很近, 那“晋水书院”的只言片语便落入了他的耳中。

    他停下了讨论,微微转过头去,继续听康平和徐纵的讨论。

    “先秦孔圣提倡有教无类, 开办私学, 部分国界,不分夷夏。为何如今不能同孔圣一般, 开办一个类似的书院呢?”康平说。

    徐纵垂眸似乎在考虑这个问题。

    “我对水木书院乃至龙都的情况不甚了解,但也有所耳闻, 如今光景, 汉人公卿早已在朝堂失势, 而掌握朝堂权力的却是胡人勋贵。但以部落联盟的方式治国并不能维持燕国的长治久安, 三娘, 你是这个意思么?”

    “正是。我并不认为胡人不配治国, 但是治国的才能需要教育才能获得,胡人却很难得到这种教育。受过教育的阶层无法达到上层,而充斥着上层的治国者却无经世纬国之才,这有些本末倒置。且先生以为胡人真的是无法接受开化的蛮夷么?近的,我知道睿王烈, 远的,还有镇西王刘景, 他们都是胡人, 却颇通汉理。书院中广泛认为的胡人不蒙开化, 只不过是因为大部分的胡人根本没有机会接受开化。”

    “娘子的意思是希望有人能到龙都去,为龙都开设新的局面么?”徐纵睁开了眼睛,定定看向康平。

    康平恭谨答道:“小女的夫郎是个胡人,小女现在是胡人妇,将来我的子嗣也是胡人,我希望他能够接受到与五姓高门一样的教育。先生就当是小女为己谋私了。”

    徐纵也笑了起来:“你看起来,确实已经是个胡人女子无疑了。”

    桓墨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地听着,是啊,此女已经嫁作胡人的妻子,且开始认真思考起她和那个胡人的子嗣了呢。直到他身旁正在和他辩论的弟子说完了他的观点,戳了戳他:“桓郎君作何见解?”

    他终于回过神来:“哦……”

    月上中天之时,这场论法才结束。弟子们纷纷准备回到自己的居所歇息。康平的居处却不在这一片,需要穿过半个燕南园抵达女眷的住处。天黑风冷,候在院外的冬情上前替她披上了披风。

    桓墨在后头叫住了她:“娘子留步。”

    康平接近徐纵的目的就是游说他到龙都开设新的书院,如今徐纵显然是被说动了,她就开始盘算是不是要早点回去陪刘易尧过年。

    心里头牵挂这刘易尧,自然对桓墨的呼唤没有听见。

    桓墨连着叫了两声,冬情才拉住了康平:“娘子,桓郎君在叫你。”

    她转过身,瞧见桓墨提着一盏小灯站在院门外头,像一支劲竹。她笑问:“桓郎有什么见解?”

    “方才听娘子论法,尚有一事不解,不知娘子可否赐教?”

    康平点头。

    桓墨问道:“我自幼生长在南楚,知道闽越之地有水名晋,却从未听闻晋水畔有碧水江汀、书院一说。娘子又是从何处得知的呢

    分卷阅读89

    -

章节目录

黑化长公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临叶沉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临叶沉沙并收藏黑化长公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