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能明显感觉对面的士气崩溃一分。
    无论太子多么有手段。
    大唐的人心始终站在李晔这一边。
    李晔才是这个帝国的合法统治者。
    李祎只是太子,只是储君。
    李晔可以清晰的看见对面将士眼神在躲闪,他们看着身边的将领,然而将领的眼神比他们还要迷惘。
    就在李晔以为对面即将崩溃时,两队骑兵忽然从左右翼冲出。
    仿佛两条挥舞而来的拳头,一左一右击向李晔。
    战场上所有人都在望着。
    “冥顽不灵!”柴再用大怒,令黑云长剑都列阵。
    与此同时,亲卫都也在吕师周的指挥下列阵。
    两支骑兵刚刚冲到一百步内,弩箭如飞蝗激射而出。
    一阵阵战马与人的惨叫传来。
    立即有百余骑倒在地上,被后面的骑兵踩成肉泥。
    即便躲过了箭雨,也躲不过如林的长矛。
    同样作为唐军,对面的将领颇有头脑,面对甲兵长矛,没有莽撞,而是虚晃一枪,围绕步阵骑射。
    箭雨大多射向天子牙纛。
    李晔岿然不动,辛四郎扛着大盾挡在李晔身前。
    柴再用与夏鲁奇各引百骑跃阵而出,追杀敌骑。
    人虽少,但有猛将为先,如猛虎扑羊。
    夏鲁奇再立一功,刺死敌将,骑兵很快就被击溃了。
    战场很快又恢复安静。
    但这安静没有维持多久,对面响起战鼓声。
    闻鼓而进,闻金而退,是大军团作战的准则。
    太子要放手一搏了。
    而此时西军还在一里之外。
    “陛下可回本阵,末将在前抵挡!”辛四郎急道。
    李晔怒道:“让他们来,朕要看看到底有多少乱臣贼子!”
    此时若退走,岂不是自己砍自己一刀?
    任何人都可以退,唯独李晔不能退。
    这是一个皇帝的尊严。
    这三十年,什么阵仗没见过?无非是在刀山血海里再趟一边!
    而一旦退后,贼势必然高涨。
    李晔不走,将士们士气果然高涨起来。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有人高喊着唐诗。
    有人紧握长矛。
    有人朝着对面破口大骂。
    李晔望着对面潮水一般涌来的唐军,心中忽然有种颠倒的错乱感。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李晔心中一松。
    东军忽然混乱起来。
    几个步阵忽然调转矛头。
    左右翼骑兵不听号令,撤离战场。
    最前的唐军忽然扔下刀矛,跪在地上,任凭上官大骂。
    混乱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扩大。
    有人嚎哭不止,大呼:圣人万岁。
    一个人喊出,便有一群人跟着喊,接着是成千上万的人在喊。
    战场很快只有一个声音:圣人万岁!
    无论东西,将士们的眼神都逐渐狂热起来。
    他们一把扯下马上的将官、监军,乱刀分之。
    很快太子的牙旗也轰然倒下。
    历史上,这一幕也曾在一百四十年前的马嵬坡出现过。
    牙纛之下,李晔也泪流满面,自己终于没有被大唐辜负,也没有被将士们辜负,更没有被天下辜负!
    邪不胜正,公道自在人心。
    玩弄阴谋诡计者,又岂能立于光明之下?
    在这一瞬间,李晔感觉天地万物又重新回到自己的掌握之中。
    而自己,也与这天地万物合而为一。
    战场不见了,敌人也不见了。
    只有唐军。
    一骑白马黄袍金冠从东军中缓缓走了出来。
    没有一个人阻拦。
    他就那么缓缓的走向皇帝。
    父子二人在这一刻终于相见了。
    草原上顿时安静下来。
    只有风声在呼啸。
    李祎眼神淡然,目光从容,跪在李晔面前,“儿臣输的心服口服。”
    辛四郎等亲卫退到二十步开外,紧张的看着两人。
    李晔一声长叹:“为什么你不能多等几年?”
    李祎抬起头,苦笑道:“儿臣今年三十有七,也许等不到最后了。”
    “这就是你铤而走险的原因?”
    “当然不是。”李祎认真的看着李晔,“父皇真的想过传位于我?”
    “朕若是不想传位于你,又何必立你为太子?”忽然之间,李晔心中没有了愤怒,只有淡淡的悲伤。
    “不,儿臣觉得父皇最终不一定会传位于我,父皇还记得当年的诛心剑吗?”李祎道。
    李晔一愣,当年逼他杀花蕊,父子相对,李晔以诛心剑试探。
    “朕当然记得。”
    李祎笑道:“诛心剑一出,父子之间岂能再信?儿臣当年自知根基浅薄,没有机缘荣登大宝,最大的愿望就是镇守一方,为大唐做些实事,是父王把儿臣推到了前面,给了儿臣希望。父皇西征,却以四大臣压制,片刻不得喘息,儿臣名为监国,与傀儡何异?”
    父子之间的隔阂早已存在。
    当年自作聪明的以诛心剑试探,没想到会让他想这么多。
    其实说到底,还是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天然戒备。
    李祎错了吗?
    李晔错了吗?
    权力的游戏中没有对错。
    “朕举国西征,岂能不在长安留下亲信?”
    “所以儿臣也必须掌握实权,只有掌握实权,而不是靠父皇的怜悯,这个太子之位才坐的稳!”李祎目光坚定,没有丝毫悔改之意。
    归根结底,李祎是个政治强人。
    可惜生错了时代。
    “你始终站在你的立场,你的角度,为了你自己利益考量,你想过大唐社稷吗?你想过西征大计吗?你想过二十万将士吗?你从来没有想过,别说什么为了坐稳太子之位而夺权,你夺权之后,朕降罪了吗?朕只希望你适可而止,以大局为重,但你没有,你继续得寸进尺,把朕的退让妥协当成了软弱,夺了政权还不够,还要夺兵权、夺皇权,企图把朕挡在西域,所有不臣服于你的,你都要毁灭。”
    李晔胸膛剧烈起伏着。
    长久压抑在心中的愤怒和失望倾泄而出。
    到了这一步,也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了。
    李祎呆呆的看着李晔。
    李晔亦看着他。
    良久,李祎忽然仰头大笑,“父皇何必说那么多?自古成王败寇,儿臣输了,一死而已!”
    “你还是不肯认错?”
    “儿臣何错之有!”
    一阵悲哀涌入李晔的心中,说到底,两人都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朕不杀你,朕也不想担杀子的恶名,今日起,废你太子之位,贬为安平郡王,入驻平安京!朕要你眼睁睁的看着,朕是如何将这大唐带入一个空前的盛世!”
    老李家的腥风血雨,就到此为止吧。
    李晔不能保证以后,但此刻的他愿意做一个表率。
    李祎闻言,忽然泪流满面,但他的言语中没有退让,“难道父皇不怕儿臣有朝一日统一东瀛,再杀回长安吗?”
    李晔拍拍他的肩膀,仰天长笑,“你有这等志气,不愧是朕的儿子!”
    冷兵器时代,倭国有什么机会?
    而且在此之前,李祎还要先灭了王审知、源经基,击败徐温,打破玄武海军的封锁,然后才有些许可能。
    其实东瀛形势,也只有李祎这样的强人才能镇住场子。
    王审知不错,但他的几个儿子也中了这个时代的毒,烂泥扶不上墙。
    源经基励精图治,占据关东精华之地,吸纳大量倭人,以后肯定会崛起。
    “你好自为之吧!”李晔挥了挥手。
    李祎重重的在地上磕了头,一遍又一遍,满头都是血,直到被辛四郎提走。
    最大忧患就这么解决了。
    望着漫山遍野欢笑的将士,李晔觉得冒险是值得的。
    其实也不是冒险。
    即便正面决战,李晔也有九成把握获胜。
    李祎处置了,但围绕在李祎身边的利益集团不能轻饶。

章节目录

苟出一个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苍穹之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苍穹之鱼并收藏苟出一个盛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