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重生之再续木石缘 作者:青梅如豆

    第四十六回

    这一日夜间,宝玉睡得极不安稳,心里隐隐觉得要发生什么事情似的。

    可人两个在外间守夜,听里边宝玉翻来覆去的,恐他蹬了被子着凉,忙起来进来看。

    宝玉听见帘子响睁开了眼,见可人只穿着水红色紧身小棉袄,也没披件儿厚实的衣裳,忙道:“我今日走了困,一会子就睡着了。可人姐姐快回去罢,仔细夜里冷了着凉。”

    可人吓了一跳,低声笑道:“我还以为你睡着了呢。天不早了,盖严实些。”

    说着便要出去。

    宝玉自己撂下了帐子,才闭了眼,便听见外头传事云板连扣了四下。心里一惊,猛的坐了起来。

    这个,似乎是,秦氏?

    果不其然,不多时便有人来回说东府里小蓉大没了。

    可人几个丫头都忙进来,宝玉已经坐起来了。看着丫头们忙忙地找了素色衣裳出来,又翻箱倒柜地找那灰色青色的络子等物,自己穿了衣裳,笑道:“你们别急,慢慢找。一会儿我先这么过去老太太那里,明儿再找到也使得。”

    别人听了还好,唯有晴雯翻了翻眼睛,脆声道:“二爷这话说的,叫老太太看见了,还不说我们偷懒啊?”

    说话间已经找到了一条浅灰色的络子,可人忙换下了通灵玉上头的,给宝玉挂在了腰上。手上不停,嘴里却是向晴雯说道:“横竖睡不成了,你有这个功夫且去找找,我记得还有些个素净的丝线。你的手快,赶着打出几条来预备换着戴。”

    晴雯忙答应了,自去找线不提。

    宝玉披上大氅,忙忙地带了可人等往贾母这边儿来了。

    贾母也被惊了起来,见了宝玉忙道:“你这会子过来做什么?”

    宝玉此时固然为秦氏感到有些惋惜,却也没有了那心痛到吐血的地步了。

    只是秦氏乃是宁府的嫡孙媳妇,宁荣两府,宁府为长,更何况现任族长乃是贾珍,秦氏在贾氏一门中地位自然不同。此时若是不过去,未免说不过去。

    因此上前一步,挨着贾母道:“我想着大哥哥他们定是要过去东府里的,我跟他们一块儿去。”

    贾母忙拦着:“好孩子,你有这份儿心就行了。那里才咽了气的,不干净,你还小呢,别冲撞了。还是明儿一早跟我过去罢。”

    说话间邢夫人王夫人贾珠贾琏凤姐儿李纨等人都忙忙地过来了。邢夫人做拭泪状说道:“好好儿个孩子,就这么没了。真真是让人心疼。”

    贾母看了她一眼,不做声。

    贾珠见了,忙道:“咱们都是长辈,我们先行过去吊唁就是了。这黑灯瞎火的,倒是老太太和太太们明早上起来再去不迟。”

    贾母本也不愿意这个时候出去,看宝玉定要跟着去,也就顺水点头了,命人备了马车,又叫多多派人跟着,贾珠等人都往宁府去了。

    宝玉见那宁府里头已经是满目雪白,各处挂着的素白的灯笼亮如白昼,院子里哭声震天,乱哄哄的人来人往。

    贾珍还是如前世,正和早就来了的贾代儒等人说着话,哭得泪人一般。

    宝玉看了,心里忽然觉得很是堵得慌,一阵阵的厌恶。偏头看看贾珠贾琏,也是一脸不耐。只是人死为大,还是勉强换上了一副沉痛之色,上去劝慰贾珍。

    贾政看了贾珍如此,心里亦是不快,坐在一旁只不说话。贾代儒年纪最长,辈分又高,便问贾珍如何料理丧事,贾珍哭着说道:“还能如何呢,不过是尽我所有罢了!”

    这话一出来,在场的人都是脸上有些不自在。宝玉心里暗骂:珍大哥哥,你是死了儿媳妇,不是死了媳妇!难不成,你要叫众人都知道你那点子丑事么?

    左顾右盼了一番,果然没有看见尤氏。宝玉心里冷笑,若是前世不明所以,真以为尤氏是犯了胃疾,这辈子如何还不知道?分明是尤氏知道了贾珍和秦氏两个的事情,要么真气病了,要么就是故意借着这个由头撂挑子不管。

    贾珠目光闪动,贾琏嘴角微垂,显然是都想到了这一节。

    看看众人都在了,一干草字排行的贾氏族人都被派了差事。贾珠便道:“珍大哥哥这里忙忙乱乱的,咱们又不能帮着什么,不如吊唁过了先各自回去,明日天亮了再过来。”

    贾政便先站起来点头道:“正是,咱们这些个长辈坐在这里,倒给他们添乱了。”

    说完,也不让别人,自顾自地出去了。幸而素来众人都知道他有些迂腐呆气,也不理论,一时各自散了。

    回去的车上,宝玉拉了拉贾珠的袖子:“大哥哥,珍大嫂子病了,我听着这个意思,一时半会儿的只怕也理不了事。不知道那边儿怎么打饥荒呢。”

    贾珠看着宝玉,半晌笑了。秦氏这一死,与贾府有往来的难免都要来吊唁一番。尤氏这个时候病了,那府里可就是没人理事了。难不成叫几个管事儿媳妇出去招待诰命?别说什么人笑话,便是礼数上就没有这样的。

    贾琏诧异地看向宝玉,见他脸色如常,不由得心里有些纳罕。宝玉年纪不大,这回说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不管怎么说,可别叫自家那个爱揽事儿好逞能的婆娘接了这个差事才好。

    秦氏的丧事办得极为隆重。单是停灵,便足足有七七四十九日,贾珍亲自去请来了一百零八个僧人替秦氏念经超度;又有九十九个全真道士打醮,解冤洗业。再请了五十位高僧五十位高道,头七二七等日子设坛做法事。贾珍犹嫌不足,又从薛大呆子那里弄来了一副千金难买的樯木棺板,又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给贾蓉买了个龙禁卫的前程。

    宁荣两府自开国至今已有数代,与之交好者如四王八公等府均遣人来吊唁。因此,尤氏这一病了,贾珍心思又不在迎来送往上,果然便想到了请凤姐儿来襄理事务。

    贾琏本来已经跟凤姐儿说过了,不叫她管宁府的事情。凤姐儿听了不以为意,虽是宁府的事儿,可两府乃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又是这样的白事儿,若是珍大哥哥求到了眼前,难道还能说个不字么?

    这话她也没说了出来,只含糊地应下了贾琏便不提了。待得贾珍拄着拐杖,当着邢夫人王夫人等人的面儿求了,凤姐儿面上是一派为难状,心里却是十分自得。

    她原就是好包揽事情,好卖弄才干,此时正赶上了这么大的一件事情,贾珍这一求真真合了她的心意。只恨不得立马答应了下来,好教众人看看自己的能耐,也压一压往日不服自己的那些个人的口舌。

    只是她还记得贾琏的话,因此便不做声,只看着王夫人。

    不说贾珍又是怎样一番话来求了王夫人,等到贾琏知道时候,宁府的对牌已经到了凤姐儿的手里了。只气得贾琏跳脚,若不是碍着面子,恨不得揪了凤姐儿家去教训一番。

    贾珠冷眼看着,劝贾琏道:“算了,这也不是一日半日的事情。实在推脱了,也不好看。别人不明就里,反倒会说咱们一点子血脉亲缘之情都没有,这么大的事情都不肯帮把手。左右这么一次,由着她去罢。”

    贾琏不语,心里对凤姐儿却是失望。明明自己嘱咐了她,她怎么就还是往前凑呢?说到底,总是想着显摆,要压下自己一头罢了。

    宝玉每日里虽然也要往宁府里去,不过是一会子罢了。他身边跟着贾环贾兰两个小的,吊唁完了立马回荣府,绝不多呆。

    这天从宁府回来,因天色还早,又听见姑娘们都在黛玉那里玩,想起来好几日未见黛玉,便忙忙地也要过去。

    贾环见了也赶紧跟上了,手里还拽着贾兰。

    才一进了院子,便有丫头通报了,早有紫竹从里头出来打起了帘子。

    宝玉三个进了屋子,果然看见迎春几个和宝钗都围坐在外间,黛玉却是坐在熏笼上头,想来还是怕冷的缘故。

    屋子里很是暖和,宝玉见自己送的那两盆水仙不在外间,想来被黛玉摆在了里头卧室,心里一喜,眼中便带出了笑意。

    探春黛玉惜春起来让座,宝玉顺势坐在了离众人不远处的椅子上,黛玉便朝贾兰招手,叫他坐在熏笼边上。

    贾兰笑道:“林姑姑这里很暖和,我挨着宝二叔就好啦。”说着就在宝玉身边坐了,贾环也忙过去坐在另一边。

    宝玉笑问:“你们这里说什么呢,好生热闹的样子。”

    探春指着桌子上头一堆线头帕子笑道:“老太太不是说么,咱们女孩子家家的虽不用自己亲自做了衣裳去穿,可是该学的还是得学学。林姐姐听了,叫人翻出了这老些的帕子,说是一块儿绣了,练练绣工也好呢。”

    宝钗掩口笑道:“分明是林妹妹促狭了,叫咱们替她绣了,她自己倒要偷懒的意思了。”

    黛玉坐在熏笼上,手里还抱着一个致的小手炉,见众人都笑,自己也得意道:“老太太说了,叫咱们练着,日后许是还会请了绣娘来教呢。你们不说谢我给你们练手,倒要来笑话我。”

    她嘴上虽是这么说,脸上却实实在在地带了几分促狭之意,耳上的坠子随着说话一摆一摆的,直看得宝玉恨不得时间就此停住,只让林妹妹永远这般开心才好。

    ………………………………………………………………………

    好容易熬到了秦氏出殡那一日,依旧是煊煊赫赫。各府里来的车辆轿子,连带着各色执事、陈设、百耍等,足足排了三四里路远,挤得宁荣街上一点子缝隙都没有。

    四王八公的路祭棚子依然搭了起来,北静王下朝后也依旧赶了过来。

    宝玉看着前头面带几分微笑,玉立临风的北静王,态度恭敬,却也带着疏远。

    北静王也不以为意,只是叫宝玉闲下来到自己府里多去走动,“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宝玉常去,学问也可日进。”

    宝玉躬身谢恩,却不再说。北静王眼睛看着他,忽而笑了——若是别人,只怕马上就应下了,还得感激一番。这个贾宝玉倒有些意思,只谢恩,却不应。

    宁府冢孙妇大殡,外头围观人不少。谁也不认识谁,自然也没人注意到,路旁的酒楼之上,一个华服之人,透过帘子,看着北静王的轿子让了秦氏的过完才回去了,嘴角渐渐勾起一丝儿冷笑。

    作者有话要说:今日第三更

    求表扬……

    第四十六回在线阅读

    第四十六回

    -

章节目录

红楼重生之再续木石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青梅如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梅如豆并收藏红楼重生之再续木石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