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刻个‘牛逼’吧。刻完明日咱们就能去看探花了!明日定然有琼林宴!”
    第49章 信物(便是天下第一好...)
    琼林宴摆在了城南的畅明园。
    畅明园乃是皇家园林, 往年的琼林宴也都摆在此地,里面亭台楼阁、听香水榭,无一处不精美。
    无数软轿、马车相继而至, 就连三位皇子也都亲至了。他们方才一踏入, 便有人斗胆上前搭话。
    远处的一方水榭之中,晋朔帝稳坐在石桌前, 将眼前种种收入眼底。
    孟公公在一旁惊喜道:“奴婢瞧见钟家公子了!”话音才落, 他便又讪讪道:“怎么、怎么不见姑娘?”
    这会儿钟念月还坐在马车里, 缓缓朝着西林巷去了。那巷中住着朱、王两家。
    钟念月的马车方才一抵朱家的门口, 便有丫鬟出来,将她从角门迎了进去。
    那丫鬟抹了抹眼角, 道:“多谢姑娘肯来……”
    “幼怡呢?”钟念月出声问。
    “还在夫人房里。”丫鬟说着, 一路将钟念月引到了朱夫人的院子里去。
    明明已经入春了,朱夫人的门口仍旧悬着厚重的棉布来挡风。
    丫鬟卷起帘子, 请了钟念月进门,口中一边道:“钟姑娘到了。”
    钟念月一进门便闻见了浓重的药味儿, 因为密不透风的缘故,还有些类似于腐朽的木头的气息散在空中。
    里头点着灯, 灯下少女倚坐着床沿,闻声当即扭过了头:“你怎么来了?”
    “来瞧瞧你。”钟念月低声道。
    朱家夫人自打春猎归京后,身子方才好了两日,便突地急转直下。朱家的下人还记着春猎时,陛下施恩派了个太医随行,而那应当是看在钟家姑娘的脸面上方才有的……
    于是朱家下人这才斗胆传了消息到钟府上。
    朱幼怡生得一张圆脸,杏眼。
    这会儿转过头来, 两颊却是瘦得微微凹了进去,容颜憔悴。
    钟念月往床榻上看了一眼, 朱夫人紧紧合着眼,似是连意识都不大清醒了。
    朱夫人是最重规矩的人,若是寻常时候见她来了,就算是再有不适,也该要撑着坐起身来,与她说上两句话。
    钟念月心下轻轻叹气。
    她穿的怎么不是个外站甜文呢?比如说里头有个医妃啊毒妃啊什么的,她没准儿就能学两手,然后拿来救朱幼怡的母亲了。
    她每天就过得跟条咸鱼似的。
    “吃过了没有?”钟念月出声问。
    朱幼怡的丫鬟忙答道:“哪里吃得下呢?姑娘在这里陪着坐了一夜了,连眼都没有合过。”
    “那还愣着作什么?还不快去拿吃食来?”
    丫鬟点了头:“奴婢这就去热一热饭菜。”
    “怎么还要热?不做新鲜的?”钟念月转头问。
    丫鬟道:“府里有规矩,用膳定了时辰的,时辰一过,自然只有用凉了的食物了。”
    钟念月还真不曾体会过这样的滋味儿。
    原身的所有不幸都是从她喜欢上太子带来的,一旦与太子割裂开,她便能够过得美滋滋。
    万氏给她修了小厨房,如今请厨子钱,都还是钟随安出的,她那钱包里,一分钱也不曾动过。
    钟念月只好道:“那先热一热,少吃一些。”
    丫鬟应声下去了。
    朱幼怡倒也没有出声推拒,钟念月的到来,像是将她从犹自沉溺的情绪中拽出了。
    钟念月挨着她坐下:“都请过什么大夫来瞧了?”
    “荣喜堂、贵芝堂的大夫都请来瞧过了。”朱幼怡低声道。
    有婆子在一旁颤声道:“本来想要去请太医的,可那要拿大老爷或是二老爷的名帖去,我们老爷不在京中,就只能指望着二老爷,谁晓得二老爷连着几日也不曾归府……传了信儿去也无用。这便耽搁下来了。”
    说话间,便听得外头的人道了一声:“二夫人来了。”
    话音落下,那帘子一掀,一个穿着枣红色衣裙的年轻妇人,款款进了门,道:“我来瞧一瞧嫂子如何了……”
    “这是?”
    “这是钟家姑娘。”一旁的婆子道。
    二夫人一笑道:“钟家姑娘?倒是我孤陋寡闻了。”
    婆子道:“乃是长平巷的那个钟家。”
    二夫人:“哦。”她看向朱幼怡,道:“可怜见的,一夜没睡,也没用饭了罢?只是如今厨房停了火,我该带些点心来的。你母亲如何了?中途可醒过?只可惜你二叔迟迟归不了府,倒也只有我来担事。可写信给你父亲了?”
    钟念月见她来了这里,倒也不像是来做什么事的,只嘴上问两句便罢。于是毫不客气地插声道:“香桃,你去请太医。”二夫人转过了头:“却不知钟家姑娘是要上哪里去请?”
    “琼林宴。”钟念月顿了顿,对香桃道:“哥哥出门前说过了,是在城南的畅明园,你叫车夫载着你去。快些。”
    香桃闻声点了头,匆匆转身就去了。
    二夫人似有所悟一般,道:“今日琼林宴上,太子殿下,还有大皇子、三皇子应当都在罢?以钟家姑娘与太子殿下的交情,请个太医自然连名帖也不用。”
    说罢,她才笑看向朱幼怡,道:“幼怡,先前老夫人还在的时候,总说你给贵人做伴读去了,如今一瞧,那不知姓名的贵人倒还不如钟姑娘妥帖呢。”
    钟念月面色古怪了一瞬。
    原来他们各自的家里人,都还不知晓,原先晋朔帝寻他们去,是为了给她寻陪玩么?
    此时朱幼怡的丫鬟送了吃食进来。
    朱幼怡垂首不声不响地吃了起来。等吃了没两口,她又蓦地想起了什么:“给钟姑娘拿些茶水点心来。”
    “倒也不必,我只饮温水就是了。”钟念月在外头用食物都用得少。
    朱幼怡点了点头,这才又低下了头。
    二夫人倒也没有走,她瞧了瞧两人,便自个儿寻了张椅子落了座,道:“我且等一等,瞧瞧今个儿嫂子还能不能起身……”
    室内寂静,一时无人应她的话。
    二夫人掩了掩面,便又道:“钟家姑娘不吃茶,我却是要的。”
    底下丫鬟动了起来。
    钟念月却是悄然趴在了桌案上,侧过脸去瞧朱幼怡。
    兴许是在这个朝代生活得久了些,她便越发清晰地感知到,朱幼怡、秦诵这样每日里向着她劝学的也好,还是锦山侯那帮听她话的小纨绔也好,都是与男女主大不相同的。他们都是活生生存在于她的生活里,有血有肉的人。
    钟念月低声道:“本来秦诵他们也要来的,只是到底不大方便,方才只有我来了……”
    二夫人听得“秦诵”的名字,方才朝这边多看了两眼,那丫鬟将茶碗递到她跟前,她都忘记喝了。
    朱幼怡顿了顿手中的筷子,低低应了声:“嗯。”
    跟着掉了两滴泪,“啪”落在了桌面上。
    钟念月默不作声地抬手,给她擦了擦眼角,还歪过身子,将那二夫人的视线都挡住了。
    朱幼怡一抬眸,便只瞧得见钟念月的面容。
    她当年第一回 见着钟家姑娘时,想的便是,好看得过了分。
    而今也是这样。
    朱幼怡胸中梗着的那口气,缓缓消散开了。
    旁人只道钟家姑娘如何不学无术,如何脾气骄纵。
    她却觉得念念是天下独一份儿的。
    念念分明又聪颖,又乖巧,又生得极美。
    朱幼怡搁下筷子道:“我吃好了。”
    这边刚说完,只听得一阵匆匆的脚步声近了,帘子一掀,先进来的是香桃,紧跟着的便是个长身玉立的少年。
    那少年身着蓝色圆领袍,面容俊朗,一踏入屋中,便急声道:“表妹,你病了?”
    钟念月抬起头,皱了下眉:“不是我。”
    她叫香桃去请,本意是让她去寻孟公公,只是不好明说罢了。谁晓得香桃还真把二夫人那话听进去了,竟给她把太子带过来了!
    此时屋里的其他人倒是惊了一跳,连忙跪地都来不及:“参见太子殿下……”
    祁瀚顿了顿,扫视一圈儿,道:“唐突了。”
    底下人哪里敢说是呢?
    “我已经命我身边的人,去请段太医了。”祁瀚道。
    一屋子的丫鬟仆妇自然感激不已,忙又跪地叩头,更无人提起他贸然闯入的事了。这段太医乃是专门负责宫中贵人请脉问诊的,近来总往太子府上去,为祁瀚调理身上的伤。
    是朱家人拿了名帖,也未必能请得来的。
    二夫人在那厢立着,掩唇一笑道:“太子殿下与钟家姑娘果真是情谊深厚……”
    祁瀚看了她一眼,面上柔和些许。
    钟念月:“倒也没有很深。”
    二夫人一噎。
    心道这钟家姑娘真是个傻子,太子殿下为她做脸,她却不给太子脸面。
    不多时,外头又响起了匆匆脚步。
    那帘子再一次被掀起来。
    祁瀚转过身去:“可是段太医来了?”
    来人惊讶道:“殿下怎么在?”

章节目录

皇后她作天作地(穿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故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故筝并收藏皇后她作天作地(穿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