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甚至很多人在听说可以让家人也一起吃饱的时候,偷偷的多打了许多饭,明显超出了正常人的饭量。
    不出意外应该是想着多打一点,等明天没活干的时候让家里人能少挨两顿饿,看起来很不讲信誉。
    但是等到下午开始干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偷懒,都拼了命的干。
    牛庄专门观察了几个偷打饭最多的人,干活的时候最卖力。专门挑最累的干,别人休息他们不休息。
    他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文木。
    文木叹了口气道:“陛下曾经说过,当奴隶而不可得,他们就是如此,都是为了活着啊。”
    以古代的姻亲关系,城内的百姓哪家没有三五个居住在城外的亲戚?
    在确定唐国人不会伤害他们,还给他们提供工作的机会,纷纷跑到乡下去找亲戚过来干活。
    有些人不信,但大多数人都加入了进来,第二天过来干活的就突破了万人。
    只是百姓们手中的工具实在太简陋,金属工具就没几件。
    前面已经说过,晋朝时期的铁产量也就一两百吨,到唐朝巅峰时期才达到一千吨,宋朝突破四千吨。
    一两百吨的产量,还恰逢乱世,几乎所有的钢铁都被用到了军事上,百姓想获得金属工具很难。
    做饭用的刀具大多都是金属匕首,而不是后世常见的大菜刀,甚至金属农具都没有几件。
    用这种简陋的工具干活,效率可想而知。
    唐国既然出兵平定天下,考虑的自然很全面。出兵的时候就带了很多工具,此时刚好可以拿一些过来分发给百姓干活。
    而且每个士兵都有一把工具铲,用精钢打造,拥有多种功能。
    当然,这种玩意儿比这个时代一般的冷兵器都好用,不会借给百姓。
    反正有了唐国提供的金属工具,百姓干起活来更快。
    上万人忙碌了足足两天,总算在海边修建了一座简易码头,还在海滩平整了大片的土地。
    第三天刘猛的五万大军到达。
    文木就把东牟县的工作移交给他们,然后率军回到了船上。
    既然是来打天下的,不可能只带军队过来,随军一起过来的还有大量的文官。
    跟随刘猛过来的就有一批千余人的文官团队,领头的正是王幼鲲,他马上指挥手下的接管了东牟县的一切。
    术业有专攻,刘猛并没有管这方面的事情,而是和贺方开了个碰头会。
    贺方问道:“陛下有没有新的指令?”
    刘猛道:“没有,还是原计划。我会在这里休整一晚,明天一早发动攻击。”
    贺方道:“好,那我现在就出发进入淮水,击败晋国水师,彻底切断他们的退路。”
    刘猛作出一幅欲言又止的样子。
    贺方问道:“有什么建议就直接说吧,别藏着掖着的。”
    刘猛犹豫不决的道:“这件事情可能会得罪娘娘……”
    贺方愣了一下,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目光下意识的看向地图,豫州所在的方向。
    “你是说……”
    刘猛点点头道:“无奕公在石门……陛下制定出兵计划的时候顾虑到了娘娘的感受留了破绽。”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入淮水直接攻打豫州,然后从豫州北上,把石门从无奕公手里抢到手。”
    “再有我从陆上攻击青徐,切断他们从陆地逃走的路线。陛下十五万大军从黄河杀入,可以形成三面夹击之势。”
    “到时候秦军的五万人、桓温军全部以及燕军主力都会落入我们的包围圈,逃无可逃……”
    他们唯一逃跑的路线是向北,可北面是燕国的腹心之地,慕容垂不可能让开道路。
    除非桓温能和慕容垂达成联盟协议,慕容垂让开道路允许他进入燕国北方腹地,可这几乎不可能。
    再说了,桓温也不一定敢,真去了北方他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唐军只要向北猛攻就可以了。
    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
    贺方也犹豫了:“那可是无奕公啊,我们不能不考虑娘娘的感受。”
    不打豫州,就是给谢奕一个逃跑的机会。但这样做很可能会把桓温也一起放跑,如果桓温断尾求生至少能跑一部分。
    刘猛说道:“可如果放桓温跑了,后面会死更多人……而且也不需要打下石门,只要留下一部分人把无奕公困住就可以了。”
    贺方苦笑道:“这样做就是为难陛下。”
    刘猛说道:“但我相信陛下不会因此就怪罪我们,不是吗?”
    贺方下意识的点点头,连起了异心的卫尉司林宏都封了爵,陛下待下宽厚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只要一切都是为了军国大事,必然不会责备他们。
    “可是娘娘那边……”
    刘猛道:“娘娘肯定会生气,但只要无奕公安然无恙,也不会多说什么。而且这是逐鹿之战,我相信娘娘会明白我们这么做的原因。”
    贺方犹豫了半天,才苦笑道:“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怎么办?”
    然后正色道:“我马上就率军进入淮水直扑豫州,但如此一来就无法配合你进行作战了,陆上就靠你自己了。”
    刘猛喜道:“枢密使放心,打他们不过是摧枯拉朽而已。”
    然后贺方就心事重重的率军南下进入淮水,沿途遇到小队的晋国战船,不是被击沉就是狼狈而逃。
    一路行驶到一个叫富陵湖湖(洪泽湖前身)的地方,遇到了大股晋军的狙击。
    心情正沉闷不已的贺方根本就没客气,直接下令炮击。
    走在最前方的十几艘船开始调整方向,把炮口对准晋国战船。
    这一股晋国水师只有两千余人,见到这么庞大的舰队正害怕,突然发现敌人把船身横过来了。
    这是什么作战方式?
    他们一时间不敢靠近,只敢远远的看着。
    然后“轰轰轰……”数百门大炮齐射,水面上溅起一簇簇巨大的水花。当然,也有很多碎木屑在飞舞。
    虽然命中率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可数百门炮齐射,仅仅是声音就把晋军吓的肝胆俱裂。
    更何况少数命中的炮弹,往往都是船毁人亡。
    晋军哪见过这种攻击方式,没命一般的逃跑。
    这一轮炮击反而让贺方清醒了过来,既然已经作出了决定,就没必要瞻前顾后。
    当即下令,除了遇到大股的晋国水师,别的都不需要理会,直接提速去豫州。
    ……
    东牟县,整修了一夜之后刘猛也开始行动,留下一个旅镇守东牟县,同时攻略东牟郡的其余地方。
    主力兵分两路,一路他亲自率领两万人攻打东莱国的郡治掖城——青州治所广固——济南郡,打到这里差不多离枋头就不远了。
    另外一路由李忠率领两万五千人,打长广郡——高密——入徐州——打彭城——沛——谯——进颍川和贺方汇合。
    唐国打仗可别的国家有区别,这个时代大家都讲究突袭,趁人不备把城池围起来攻打。
    唐国恰恰相反,提前泄露我们要攻城的消息,让你坚壁清野把主力调到这些城池里,一举消灭。
    这一次就是这么操作的,文木登陆东牟县的时候并没有可以隐藏消息,实际上也没有办法隐藏。
    所以东莱国刺史谭越两天前就得到了消息,只不过他得到的消息和真实情况有出入。
    并不是唐国打过来了,而是晋国人从海上打过来了。
    谭越没有任何怀疑,晋国水师强大是人尽皆知的消息,从海上发起进攻一点都不奇怪。
    他的应对方法并不是出兵把晋军赶下海,而是一边固守,一边把消息传给了坐镇青州的北海王慕容纳。
    慕容纳手中的兵力都用来抵御桓冲的进攻了,分不出多少人支援。
    但掖城方向是广固的侧翼,又不能不管,勉强抽调了两千并给他们,并命令谭越不用出战坚守即可。
    谭越也清楚这一点,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百姓和粮食等一切物资都搬到了掖城之内。并用土石堵住了城门,做出坚守的姿态。
    期间也有人从东牟方向逃回来的人,告诉他说东牟那边不是晋国水师,而是唐国人。
    谭越自然不信,唐国人?咋不说是天竺人啊。
    然而第四天上午,当他看到血色唐旗的时候不得不相信这个事实,然后他的一颗心就沉到了渊低。
    在这种关键时刻唐国出兵,燕国危矣。
    随即他又露出了疑惑,为什么唐国人要攻打青州?打空虚的后方不是更好吗?
    不过当大炮响起的时候他就知道为什么了。
    ……
    刘猛率军到达,看到铜墙铁壁一般的掖城,露出轻蔑的笑容,道:“炮兵架炮,轰。”
    一百多门大炮摆开,然后先对城壕发起了炮击。
    这里介绍一下城池的结构,并不是大家在影视剧里看到的一条狭窄的用木板就能填平的护城河,过了护城河就到了城墙下方。
    真实的城池很复杂,最外围是护城河,但护城河很宽。就以襄阳城为例,它的护城河平均宽度在一百八十米。
    护城河后面也不是城墙,而是城壕,类似于战壕。高出地面一两米,守军先是在城壕里就行防守,攻击试图过河的敌军。
    还是以襄阳城为例,有好几道城壕,一处失守可以退往下一处。等打下所有城壕,才是襄阳城城墙。
    至于城墙里面的结构也很复杂,还有瓮城之类的。
    所以南宋靠着襄阳城阻挡了蒙古帝国六年,还把蒙古大汗孟哥给弄死了。
    襄阳是天下少有的坚城,掖城只是一个小郡的郡治所在,自然是没有办法比的。
    但它的护城河也有二十多米宽,护城河后面是城壕。
    燕军就躲在城壕后面,等着敌军攻城,然而他们等来的是一发发夺命的炮弹。
    一百多门大炮,使用的全是开花弹,犹如洗地一般把城壕洗了一遍。
    城墙上,谭越等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
    三千守军在短短一刻钟时间内全部被杀死,城壕里到处都是残肢碎肉,还有幸运未死之人的哀嚎声。
    犹如人间炼狱。
    骚臭味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可这会儿没人有心思追究这个。
    谭越结结巴巴的问道:“这……这……这是什么东西?莫非我看到了天雷?”
    没有人回答他,因为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兵器。是不是天雷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
    “谭刺史,我们该怎么办?还要派人去守城吗?”
    众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的看向说话的人,守城?你去吗?
    谭越很想说,派人去守,可嘴巴似乎被封印了一般,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可是下一刻他永远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轰!”一枚炮弹准确落在炮楼下放,谭越包括周围的亲兵、将领、官吏死伤大半。
    接着更多的炮弹落下,城头化为废墟。
    接下来的事情已经无需多说,被大炮吓破了胆,又失去主心骨的掖城投降。
    刘猛在这里休整了一天彻底接管城池,然后留下一个营的士兵镇守,率领主力进攻下一个目标,也是此行的主要目标,青州治所广固。
    一座长八百多米,宽四百余米,防守严密的大城。
    另一边李忠的情况和他很相似,来到城池外二话不说先用炮弹洗地。大炮的杀伤力和心理震慑力的共同作用下,几乎很少有坚持不降的。
    两支大军一路摧枯拉朽,占领一座座城池。
    而唐国入侵的消息也终于传了出去,为世人所知。
    ……
    且说,刘猛带兵攻打广固的时候,文易率领十五万主力来到长山群岛。
    驻扎在东牟县城的江争过来见驾,并转交了刘猛留下的一封奏折。
    文易看过之后苦笑不已,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古人诚不欺我啊。这前后才三四天的功夫,手下的大将就修改了他的作战方案。
    当初他不让贺方直接顺着淮水抄豫州的后路,就是不想为难谢奕,给他一个逃走的机会。
    可以这么说,谢奕投降留在晋国的家人会很难堪,不降他本人和谢道韫都为难。
    但事已至此他也没有什么好说的,难道还能责备手下人一心为国?
    这件事情只能自己扛下来,将来谢道韫问起就说是自己的主意。让手下的人替自己背锅,这种事情他做不出来。
    不过刘猛和贺方改变了作战计划,自己也不能再按照老计划走了,必须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传令下去,五万陆军从黄河北岸登陆,沿着黄河一路往南打,直扑邺城。”
    “水师和其余陆军随我顺黄河逆流而上,咱们直接去枋头会一会当世名将。”

章节目录

五胡烽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步兵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步兵长并收藏五胡烽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