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出敌方船队后,四艘碎叶军战舰立即掉头向南,由于是顺风,掉头动作进行的很快,此时,除了北面那五艘桨帆船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剩余的桨帆船还在沿着原来的航向继续向东北方向航行。
元丰亲自指挥的那艘镇洋级处在最前面,后面一字排开三艘镇海级,此时,它们面对的全部是桨帆船的尾部!
作为最早来到里海(海南府总督)、黑海(巴统港总督)地区的碎叶军将领,元丰早就摸清楚了桨帆船的结构,于是,所有船只一边向前航行,一边用侧舷位的火炮对着敌船的船尾进行轰击!
此时,就不需要将所有的火炮全部施放出来了,每一次施放两门装着实心弹的火炮,而首层甲板的佛朗机炮此时也不能愉快地施放了——桨帆船的尾部也是高高翘起,完全遮住了散弹的方向!
但战斗兵们也没有闲着,此时手持的弩炮就派上用场了。
于是,一幕在以前的碎叶军里从未见过的景象便出现了:
部分身强力壮的战斗兵将调好弩弦的弩炮对准了敌船船尾的上空,弩身上放着一个正燃烧的震天雷!
“咻......”
弩弦回弹的声音比起刚才火炮的轰鸣声就动听多了,不过哥特人的噩梦尚未最终结束,大量的震天雷从天而降!
与此同时,几乎全部命中的船尾有一半的船只损失了它们的尾舵!
于是,这些船只想要快速机动就不可能了,他们只能在指挥官的指挥下,用一侧的奴隶桨手划桨,另一侧不划或者少滑来进行转向。
乘着强劲的东北风,每次只施放两门火炮,抵达第四艘敌船的船尾时,第一轮施放的那两门火炮正好装填完毕,而震天雷则不断冲上敌船的上空。
没多久,四艘战舰就完全完全驶过了所有的桨帆船!
此时,剩下的四十五艘桨帆船约莫有四成十八艘失去了便捷的机动力,因为它们的船舵被击毁了!
于是,一个令柯蒂斯极度不安的景象就出现了:
原本这些船只都是朝向东北方向行驶的(它们逆着风,这也是桨帆船的优势,可以在任何风势下无碍地航行),但眼下因为有的船只失去了快速机动的能力,而有的依旧能进行快速机动,便出现了船只相撞的情况!
更致命的是,眼见得这四艘敌船竟然从结合部安然无恙地穿了出来,自然有不少桨帆船开始提前转向准备追击,便加剧了这种混乱。
不过此时对于碎叶军来说,也不是趁乱加强进攻的时候,眼下他们是逆风,他们需要在一个开阔的海面进行戗风机动。
戗风,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需要所有的操帆手都能在帆长的指挥下步调一致对船帆进行调整,由于船帆多达十一面,每一面有多根船桁、绳索对其固定、调整,需要的人手就更多。
对于风向的捕捉自然要靠帆长,但要想这些人在他的指挥下将所有动作都协调一致并不简单,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在战斗还在进行时,这样的动作无异于自杀,不过对于碎叶军来说,他们只要驶到远离敌人的海面,就能采取更快一些的方式——将前后桅杆的船帆全部降下,然后将中间主桅杆的四面横帆全部紧绷在桁杆上,让其看起来看起来像一面纵帆!
此时,两个尾橹就好像鱼儿的尾巴,在它们摆动时也能提供一些动力,若是在非战时,船橹结合船舵就行了,但那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行,在战时这样显然不行。
必须借助纵帆的戗风功能来加快机动的时间!
此时,那艘最大的镇洋级由于在腰部加装了两个腰橹(类似于鱼鳍,同样为游动提供动力,在中国宋代已经出现),已经率先掉过头来了!
此时,元丰只有一个选择。
由于是完全逆风,虽然调转过来,但他的速度远不如敌船(敌船是顺风加船桨),于是,他只能选择利用纵帆继续机动,呈之字形缓慢向东北方向驶去。
但此时他就面临一个极大的凶险——此时由于大部分敌船都乱成一团,若是将他们与塔曼半岛之间的海上空间完全堵住,他这艘镇洋级就不能穿过去,然后再实施一次刚在那样的攻击了。
当然了,他也能选择继续朝着深海方向航行,吸引已经冲过来的几艘桨帆船,先将这几艘敌船消灭,然后再北上攻击敌船的大部队。
元丰最终还是选择了敌船的大部队——如果不趁着敌船的混乱对其实施进一步的打击,一旦它们恢复过来就难了!
而那几艘冲过来的敌船显然也发现了他的意图,冲向他们的速度更快了!
元丰的神情不禁凝重起来——刚才他们之所以轻易得手,那是因为他们是在顺风的情形下保持了强大的机动力所致,而在逆风时,再想将刚才的动作重复一遍就做不到了。
不过幸好过来的只有几艘船,他们完全可以一对一单挑!
......
就在四艘主力舰在进行最艰难的调转方向机动时,由水师都尉带领的一艘镇海级快船、八艘马船的战斗进行的倒是异常顺利。
作为马船,显然在中层甲板是没有重型火炮的,只在首层甲板上布置了一些小型佛朗机炮,不过他们面临的只有十艘大型桨帆船,剩下的全部是身形只有桨帆船的一半,两头高高翘起的快船!
与元丰的战术不同,由于敌人是从北面过来的,他们如果直直地迎上去就只能是逆风了,于是一开始他们就实施了利用东北风向西航行,利用自己的侧舷位小炮对着敌船船首的战术,自然也有弩炮施放震天雷的战术。
此时的小炮装填的就只能是小型实心弹了,饶是如此,它们也能击穿敌船的船首,但要想取得像主力舰那样的战果是不可能的。
驶过这批船只后,分舰队便面临选择。
其一,驶过结合部,在外海再进行机动;
其二,还是利用东北风调转向南,对着那五十艘已经陷入混乱的大型奴隶桨帆船进行散弹轰击!
都尉机智地选择了后者。
此时,他们依旧以侧舷位对着敌船的船首,不过这一次因为敌船大部分已经陷入混乱,就不需要施放小炮了。
火攻!
虽然都是马船,没有在中层甲板设置火炮,但船上依旧安置了储藏火油的火柜!
于是,他们一边向南航行,一边拼命向乱成一团的敌船喷发火油——可惜的是,由于距离巴库港实在太远,他们不可能穿越一千多里的亚美尼亚腹地,浪费宝贵的陆上运输资源将巴库附近的石油运过来,他们用的还是从大食、科萨、罗马商人买来的植物油。
但接下来的一幕让他们这一靡费巨大的举动变得十分值得。
在四个碎叶军士兵的操控下,用粗胶制成的黑管子向敌船的首部喷出来大量的火油,于是,在这个本来就不安的海面上更增添了几丝不安!
敌人的船只就算陷入混乱,但并不代表船上的士兵也是混乱的,他们显然看出了碎叶军的意图,于是,有的船只拼命朝着马船的腹部冲过来,有的船上的士兵则不停地向马船上的碎叶军施放弓箭、标枪、投石!
此时,用弩炮施放震天雷的做法就大派用场了。
所有的箭枝、标枪、投石加起来都没有一枚从天而降的震天雷当空爆炸来得更让人胆战心惊,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加剧了他们混乱!
饶是如此,还是有一艘桨帆船的船首重重地撞在了一艘马船的腰部!
这里要说明的是,由于孙秀荣主要的经验来自明末,他麾下船只的结构也主要来自那个时代,在那个时代,龙骨、肋材由一根或尽量少的木材拼接形成以加强船身的结实性已经是共识。
加上船材的选择(碎叶军战舰选用的木材多半是密度大,质地细密,耐火、耐腐蚀的硬木,就算到了巴统港,选择的也是最好的榉木、栎树,而敌人的桨帆船显然没有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们选择的多半是容易获得的桦木、松木),加上船帮厚度(碎叶军的船首尾船板厚大二十公分以上,船帮也在十公分以上,而敌人则薄许多)的选择,碎叶军船只的结实度远远超过此时任何一方势力的任何船只。
如果敌船船首是尖型,就算碎叶军船只再坚固,此时也绝对会被拦腰撞断,但可惜的是,敌船的船首也是方型!
“扑!”
在一根龙骨以及上百根弯曲而成的肋骨的基础上建成的马船经受住了考验,虽然靠近敌船的那一侧显然也受到了创伤,但毕竟没有断裂进而进水!
但这一撞还是让马船迅猛地朝着另外一侧倾覆!
此时,孙秀荣力排众议安排的沉重的龙骨下摆发挥了作用,当船只往一侧倾覆时,高大两米的龙骨下摆立即在海水强大的反压强下恢复正形!
但还是有不少佛朗机炮、碎叶军水兵在刚才的倾覆中跌落大海!
在马船恢复正形的一刹那,一个碎叶军士兵猛地朝着敌船扔了一捆捆在一起的震天雷!
“轰.......”
随着一大阵轰鸣声,以及两艘船只贴在一起发出的刺耳的刮擦声,在东北风的协助下,这艘马船驶过了敌船!
......
此时,正呈之字形缓慢航行的那四艘主力舰终于回到了这里,他们都是一面纵帆加上尾橹费力地走到这里的,途中自然受到了几艘敌船的攻击,不过,虽然这些敌船一度贴近他们,但还是在压倒性火器的打击下落荒而逃。
于是,两支分舰队汇合了!
此时,后面过来的十艘桨帆船、四十艘快船在见到前面的熊熊大火以及乱哄哄桨帆船的景象后,骇然之下也不敢继续战斗了,他们先是航向东边,然后在塔曼湾划了一个优美的弧线,然后朝着刻赤海峡方向奔逃而去。
等夜幕降临时,海战终于结束了。
碎叶军以一艘马船退出战斗的代价击伤、击毁了大约三十艘桨帆船,柯蒂斯最后只带着不到十艘带着不同程度伤势的桨帆船回到了刻赤港,剩下的桨帆船不是被击沉便是被烧毁!
元丰亲自指挥的那艘镇洋级处在最前面,后面一字排开三艘镇海级,此时,它们面对的全部是桨帆船的尾部!
作为最早来到里海(海南府总督)、黑海(巴统港总督)地区的碎叶军将领,元丰早就摸清楚了桨帆船的结构,于是,所有船只一边向前航行,一边用侧舷位的火炮对着敌船的船尾进行轰击!
此时,就不需要将所有的火炮全部施放出来了,每一次施放两门装着实心弹的火炮,而首层甲板的佛朗机炮此时也不能愉快地施放了——桨帆船的尾部也是高高翘起,完全遮住了散弹的方向!
但战斗兵们也没有闲着,此时手持的弩炮就派上用场了。
于是,一幕在以前的碎叶军里从未见过的景象便出现了:
部分身强力壮的战斗兵将调好弩弦的弩炮对准了敌船船尾的上空,弩身上放着一个正燃烧的震天雷!
“咻......”
弩弦回弹的声音比起刚才火炮的轰鸣声就动听多了,不过哥特人的噩梦尚未最终结束,大量的震天雷从天而降!
与此同时,几乎全部命中的船尾有一半的船只损失了它们的尾舵!
于是,这些船只想要快速机动就不可能了,他们只能在指挥官的指挥下,用一侧的奴隶桨手划桨,另一侧不划或者少滑来进行转向。
乘着强劲的东北风,每次只施放两门火炮,抵达第四艘敌船的船尾时,第一轮施放的那两门火炮正好装填完毕,而震天雷则不断冲上敌船的上空。
没多久,四艘战舰就完全完全驶过了所有的桨帆船!
此时,剩下的四十五艘桨帆船约莫有四成十八艘失去了便捷的机动力,因为它们的船舵被击毁了!
于是,一个令柯蒂斯极度不安的景象就出现了:
原本这些船只都是朝向东北方向行驶的(它们逆着风,这也是桨帆船的优势,可以在任何风势下无碍地航行),但眼下因为有的船只失去了快速机动的能力,而有的依旧能进行快速机动,便出现了船只相撞的情况!
更致命的是,眼见得这四艘敌船竟然从结合部安然无恙地穿了出来,自然有不少桨帆船开始提前转向准备追击,便加剧了这种混乱。
不过此时对于碎叶军来说,也不是趁乱加强进攻的时候,眼下他们是逆风,他们需要在一个开阔的海面进行戗风机动。
戗风,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需要所有的操帆手都能在帆长的指挥下步调一致对船帆进行调整,由于船帆多达十一面,每一面有多根船桁、绳索对其固定、调整,需要的人手就更多。
对于风向的捕捉自然要靠帆长,但要想这些人在他的指挥下将所有动作都协调一致并不简单,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在战斗还在进行时,这样的动作无异于自杀,不过对于碎叶军来说,他们只要驶到远离敌人的海面,就能采取更快一些的方式——将前后桅杆的船帆全部降下,然后将中间主桅杆的四面横帆全部紧绷在桁杆上,让其看起来看起来像一面纵帆!
此时,两个尾橹就好像鱼儿的尾巴,在它们摆动时也能提供一些动力,若是在非战时,船橹结合船舵就行了,但那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行,在战时这样显然不行。
必须借助纵帆的戗风功能来加快机动的时间!
此时,那艘最大的镇洋级由于在腰部加装了两个腰橹(类似于鱼鳍,同样为游动提供动力,在中国宋代已经出现),已经率先掉过头来了!
此时,元丰只有一个选择。
由于是完全逆风,虽然调转过来,但他的速度远不如敌船(敌船是顺风加船桨),于是,他只能选择利用纵帆继续机动,呈之字形缓慢向东北方向驶去。
但此时他就面临一个极大的凶险——此时由于大部分敌船都乱成一团,若是将他们与塔曼半岛之间的海上空间完全堵住,他这艘镇洋级就不能穿过去,然后再实施一次刚在那样的攻击了。
当然了,他也能选择继续朝着深海方向航行,吸引已经冲过来的几艘桨帆船,先将这几艘敌船消灭,然后再北上攻击敌船的大部队。
元丰最终还是选择了敌船的大部队——如果不趁着敌船的混乱对其实施进一步的打击,一旦它们恢复过来就难了!
而那几艘冲过来的敌船显然也发现了他的意图,冲向他们的速度更快了!
元丰的神情不禁凝重起来——刚才他们之所以轻易得手,那是因为他们是在顺风的情形下保持了强大的机动力所致,而在逆风时,再想将刚才的动作重复一遍就做不到了。
不过幸好过来的只有几艘船,他们完全可以一对一单挑!
......
就在四艘主力舰在进行最艰难的调转方向机动时,由水师都尉带领的一艘镇海级快船、八艘马船的战斗进行的倒是异常顺利。
作为马船,显然在中层甲板是没有重型火炮的,只在首层甲板上布置了一些小型佛朗机炮,不过他们面临的只有十艘大型桨帆船,剩下的全部是身形只有桨帆船的一半,两头高高翘起的快船!
与元丰的战术不同,由于敌人是从北面过来的,他们如果直直地迎上去就只能是逆风了,于是一开始他们就实施了利用东北风向西航行,利用自己的侧舷位小炮对着敌船船首的战术,自然也有弩炮施放震天雷的战术。
此时的小炮装填的就只能是小型实心弹了,饶是如此,它们也能击穿敌船的船首,但要想取得像主力舰那样的战果是不可能的。
驶过这批船只后,分舰队便面临选择。
其一,驶过结合部,在外海再进行机动;
其二,还是利用东北风调转向南,对着那五十艘已经陷入混乱的大型奴隶桨帆船进行散弹轰击!
都尉机智地选择了后者。
此时,他们依旧以侧舷位对着敌船的船首,不过这一次因为敌船大部分已经陷入混乱,就不需要施放小炮了。
火攻!
虽然都是马船,没有在中层甲板设置火炮,但船上依旧安置了储藏火油的火柜!
于是,他们一边向南航行,一边拼命向乱成一团的敌船喷发火油——可惜的是,由于距离巴库港实在太远,他们不可能穿越一千多里的亚美尼亚腹地,浪费宝贵的陆上运输资源将巴库附近的石油运过来,他们用的还是从大食、科萨、罗马商人买来的植物油。
但接下来的一幕让他们这一靡费巨大的举动变得十分值得。
在四个碎叶军士兵的操控下,用粗胶制成的黑管子向敌船的首部喷出来大量的火油,于是,在这个本来就不安的海面上更增添了几丝不安!
敌人的船只就算陷入混乱,但并不代表船上的士兵也是混乱的,他们显然看出了碎叶军的意图,于是,有的船只拼命朝着马船的腹部冲过来,有的船上的士兵则不停地向马船上的碎叶军施放弓箭、标枪、投石!
此时,用弩炮施放震天雷的做法就大派用场了。
所有的箭枝、标枪、投石加起来都没有一枚从天而降的震天雷当空爆炸来得更让人胆战心惊,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加剧了他们混乱!
饶是如此,还是有一艘桨帆船的船首重重地撞在了一艘马船的腰部!
这里要说明的是,由于孙秀荣主要的经验来自明末,他麾下船只的结构也主要来自那个时代,在那个时代,龙骨、肋材由一根或尽量少的木材拼接形成以加强船身的结实性已经是共识。
加上船材的选择(碎叶军战舰选用的木材多半是密度大,质地细密,耐火、耐腐蚀的硬木,就算到了巴统港,选择的也是最好的榉木、栎树,而敌人的桨帆船显然没有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们选择的多半是容易获得的桦木、松木),加上船帮厚度(碎叶军的船首尾船板厚大二十公分以上,船帮也在十公分以上,而敌人则薄许多)的选择,碎叶军船只的结实度远远超过此时任何一方势力的任何船只。
如果敌船船首是尖型,就算碎叶军船只再坚固,此时也绝对会被拦腰撞断,但可惜的是,敌船的船首也是方型!
“扑!”
在一根龙骨以及上百根弯曲而成的肋骨的基础上建成的马船经受住了考验,虽然靠近敌船的那一侧显然也受到了创伤,但毕竟没有断裂进而进水!
但这一撞还是让马船迅猛地朝着另外一侧倾覆!
此时,孙秀荣力排众议安排的沉重的龙骨下摆发挥了作用,当船只往一侧倾覆时,高大两米的龙骨下摆立即在海水强大的反压强下恢复正形!
但还是有不少佛朗机炮、碎叶军水兵在刚才的倾覆中跌落大海!
在马船恢复正形的一刹那,一个碎叶军士兵猛地朝着敌船扔了一捆捆在一起的震天雷!
“轰.......”
随着一大阵轰鸣声,以及两艘船只贴在一起发出的刺耳的刮擦声,在东北风的协助下,这艘马船驶过了敌船!
......
此时,正呈之字形缓慢航行的那四艘主力舰终于回到了这里,他们都是一面纵帆加上尾橹费力地走到这里的,途中自然受到了几艘敌船的攻击,不过,虽然这些敌船一度贴近他们,但还是在压倒性火器的打击下落荒而逃。
于是,两支分舰队汇合了!
此时,后面过来的十艘桨帆船、四十艘快船在见到前面的熊熊大火以及乱哄哄桨帆船的景象后,骇然之下也不敢继续战斗了,他们先是航向东边,然后在塔曼湾划了一个优美的弧线,然后朝着刻赤海峡方向奔逃而去。
等夜幕降临时,海战终于结束了。
碎叶军以一艘马船退出战斗的代价击伤、击毁了大约三十艘桨帆船,柯蒂斯最后只带着不到十艘带着不同程度伤势的桨帆船回到了刻赤港,剩下的桨帆船不是被击沉便是被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