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毛里孩的人!”
    方瑛站在高高的瞭望台上,举着望远镜一眼就看到对面的模样。
    “认错了也没关系,反正谁来就打谁!”
    李秉在旁边目光晶亮,老脸上的神情仿佛焕发了第三春。
    “我等大军一路至此,对面肯定接到了消息。”
    要来,也不可能只有毛里孩。
    孛来肯定也在响应!
    “这个距离……应该可以打!”
    方瑛望远一阵,估算了一下对方移动的速度,觉得优势在我。
    毕竟这一次,他们的作战方略可不是跑来跑去的跟蒙古骑兵硬碰硬。
    “把那个大家伙推出来!”
    “让蒙古蛮子见识一下,我大明的新玩意儿!”
    也许是想到了某些好东西,方瑛笑得还有些兴奋。
    李秉同样兴奋。
    毕竟从某个铁家伙运来边关到现在,他们就在自己地盘试用过,还没推出来给敌人发过福利呢!
    营地百米之外,大明的军队已经迅速的排好了阵仗。
    他们的队伍极为整齐,方正到显得有些突兀。
    而且,基本上每一排的人手里,都拿着一管长枪。
    在队列的旁边,则是其他的部队辅助。
    “咯咯咯——”
    又有一些人推出来了几十辆沉重的车子。
    那上面遮挡了多时的帘布被掀开,显露出其下的真面目。
    “是将军炮?”
    本来看着敌人攻过来,有些紧张激动的吉塞白音一眼冷静,对着儿子问道。
    他们在大宁城里学习,是有机会看到这种大炮模样的。
    但两个儿子都不敢确定,“将军炮不是在城墙上装的吗?”
    “这个大炮看起来比较轻,但也是铜铁做的,在草原上怎么可能追的上马匹!”
    有人慌张的大叫。
    之前大明方面的稳如泰山让他们也跟着自信起来。
    可如果只是推出几门大炮,又如何保证战争胜利?
    甚至你让步兵排着队……
    这不是给骑兵送人头,方便他们割草吗?!
    带头冲锋的毛里孩都觉得这是在看不起自己。
    大战就在眼前,大明就给自己看这玩意儿?!
    指挥的将领脑子里装了个朱祁镇是嘛!
    “把他们都杀掉!”
    “为了长生天!”
    他拔出佩刀对天大啸,率领起组织起来的万人大军朝着大明方向发起了进攻。
    孛来也率领着另一支人马冲锋,只是不知为何,他从一开始就忧心忡忡。
    不像毛里孩蔑视大明的排抢战术,觉得这是人傻了才会做的事。
    孛来直觉其中有诈。
    大明这些年能把兀良哈管的服服帖帖,让阿剌知院父子对之言听计从,或许有利益诱惑的原因,但武力威慑也是从未少过的。
    对面不可能做出送人头的事情。
    可毛里孩听到来袭的消息就极度愤怒,没等多久就带着手下冲了出去,要给对方一个教训。
    面对大明的数万兵马和随从军,他们本就处在弱势,必须得配合行动才能保证自己安然无恙。
    于是毛里孩先一步动作,逼的孛来也不得不跟上。
    只希望……
    这次他们能依然被神明庇佑吧。
    可历史早就告诉朱见济,这个时期的蒙古佬本就是一盘菜,等着大明这位大厨来猛火爆炒,然后端上桌大快朵颐一顿。
    他安坐在皇宫之内听人汇报工作,心思都未曾分给毛里孩他们一点。
    而李秉和方瑛则是在体会过新式武器和战术之后,对他们的胜利怀有无比的信心。
    双方慢慢的拉进距离。
    先有仆从军忍不住上去和对方混战。
    吉塞白音完美的体现了什么叫做蒙古战士的勇武,一刀下去砍翻了两个冲过来的敌人。
    叫你们抢我的羊!
    混乱战场的面积迅速扩散。
    在这样的冲锋时代,率军的将领最大的作用,就是喊出那一声“进攻”。
    其他的就得看自己和距离最近的十来位队友了。
    毛里孩英勇善战,贴身跟着他的卫队也有强大武力。
    他在打成一片的人群里纵马游走,通过射杀明显是首领之人的方法,慢慢的让自己这一边占据了上风。
    吉塞白音都差点被他一箭射死,幸好他儿子替他挡了一下。
    “难怪孛来能从兀良哈手里抢来那么多牛羊!兀良哈这些年越来越像废物了!”
    毛里孩依旧不屑。
    直到大明那边冲天开了几枪,巨大的爆破声穿透战场骑马与砍杀的混乱骚动,传入了人们的耳朵里。
    来自瓦剌和兀良哈的仆从军们开始撤退。
    站在一门大炮处,李秉捻着胡子对达巴拉干笑道,“大汗,我让你们带人先冲锋,现在才出手,你们知道后不会生气吧?”
    你这是在说什么屁话?
    你这不是都已经做了吗!
    达巴拉干瞪着眼睛茫然,随后疯狂摇头,“不会,绝对不会!”
    “那就好!”
    李秉装作松了口气的样子,“老夫就怕你们误会了什么。”
    “老夫是真心想让你们拿点战功,好对皇帝报喜的。”
    毕竟只要他们的战术取得预料中的一半成果,那就能算大胜!
    到那个时候,仆从军还能表现什么?
    要是做个划水党,跟他们分割战果,那李秉也不愿意。
    不如先让他们冲一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
    “回来的差不多了,让炮手做好准备!”
    大明此时的队伍排列,仍然非常的规整,完美符合强迫症的要求——
    步兵居中,展开成三线,各线相距50至200步,每线又分为6列。
    骑兵位于两翼,仆从军被召唤回来后,也匆匆忙忙的跑到旁边,根本不敢去冲撞大明排好的战列线。
    因为那一万人组成的巨大方阵,此时已经举起了长枪,通过上面安装的瞄准镜对准了对面。
    而火炮,则是分布在各线之间。
    他们随着仆从军的撤退而缓缓行动起来,向着前方推进。
    他们的速度很慢,但非常的稳。
    在武会老师的棍棒教育下,这些人的纪律性是很强的。
    因为如果不服从纪律,那处罚会非常的严重。
    小到关小黑屋,大到拖累家人,全家被贬为奴籍。
    所以他们保持着战线的统一,举着枪,推着炮,碾压过脚下的青草。
    而当这么多人采取统一的行动时,视觉效果是很震撼的。
    起码在孛来看来,虽然大明的队列动作缓慢,可压迫力却远超了之前的静态。
    等仆从军跑回来大部分时,方瑛抬手。
    跟随在他身边的一整排卫兵即刻拔枪向天,按动了扳机。
    就像跑步比赛开始的鸣枪示意。
    “开炮!”
    “开炮!”
    “开炮!”
    队列里的指挥官几乎同时下令。
    于是火炮被发射了出去。
    这是和大将军炮款式不一的新式炮。
    前者体量沉重,加上初步制造,有些地方还无法得到完善,难以移动,所以目前的应用,一般是安放在城墙之上的。
    但是这一次新运来的大炮,则是在体量上进行了缩减,并且安装了一些支撑物和滑轮,让人可以更轻松的将之挪动起来,成为了行军中可能带上的武器。
    这炮所用材质也不同。
    完全用熟铁,再运用上兵仗局集思广益想出来的水力捶锻之法打制,制造简单,价格低廉,比起生产起来还有些艰难的大将军炮,能够做到更好的量产,还改造了膛线,提升了炮击的准确率。
    而因为这种大炮的外形有些类似竹节,于是也被称之为“竹节炮”。
    方瑛和李秉他们第一次见证竹节炮开火时,就对这个大家伙爱不释手。
    守边关多年,他们是有些清闲的。
    因为蒙古弱而大明强,又有经济贸易的顺利展开,从而降低了双方爆发战争的概率。
    起码大同、大宁一线的战事的确较少。
    大将军炮至今都没用过几次,让李秉非常惋惜,恨不得拉着大炮去辽东,把那边跳的很快乐的女真人给炮几下。
    用在蒙古佬身上……可惜了。
    不过等竹节炮运来,他们就立马收回了这个想法,并且非常激动想用对方的血来给新火炮“开刃”。
    至于排队前进,则是方瑛总结了朱见济训练东宫六率的经验后总结出来的战法。
    这个时代的火枪虽然广泛运用于战场,可射击率还是个问题。
    枪打出来,它的准度是不够的。
    而解决射击率问题的最方便办法,就是把人都凑齐,然后齐射,扩大打击范围。
    既然做不到精准打击,那我就遍地开花!
    天下大道,异曲同工!
    正好朱见济在给武会下达任务的时候,极度强调让师范们教会手下的士卒遵守纪律。
    这种会齐步走喊号子的兵,恰巧可以组成方瑛设想中的方队。
    现在,是用毛里孩他们来祭旗的时候了!
    排队——
    枪毙!

章节目录

我要做明世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搬砖呢别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搬砖呢别闹并收藏我要做明世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