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泰一朝,大明的制瓷业是有了很大发展的,著名的“景泰蓝”就出现在这个时期。
    所以朱见济对被调用过去的匠人非常有信心,一开始就把自己还记得的玻璃配方拿了出去,并许诺了他们非常多的好处。
    虽然他自个儿是个纸上谈兵的摸鱼派,但架不住后世爆炸的网络信息多,而且朱见济能背啊!
    文科生别的方面也许拉胯到扯蛋,可背书却是傲视群雄的。
    就是每次哇派的两个护法,张懋和柳承庆拿着他给的小本子过来问为什么会这样的时候,朱见济只能笑而不语,让他们自己去琢磨。
    毕竟聪慧过人的太子殿下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万有引力会存在。
    现在好了,一向把东西交给别人琢磨,自己负责拈花微笑的小太子终于迎来了除飞梭以外的大突破——
    就在朱见济慰问皇庄农户的时候,朝阳门那边安排的宫人驾着七十迈的马车过来,兴奋的告诉太子,有人烧制出来了透明的玻璃。
    今天是个好日子!
    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双喜临门的快乐让朱见济当即坐车飞奔而来,心情是无比的自由自在。
    可惜的是,当朱见济忍着炉场的高温来到这里时候,却失望的被人告诉,由于玻璃制造技术才刚刚起步,目前还无法做到大规模的量产,所以小太子利用玻璃横扫中上层市场的梦想暂时破灭了。
    谁让朱见济当初拿出来的配方就只记录了烧玻璃所需要的材料,连炉温要达到多少度都没有说明,一切都只能靠匠户们发挥“俺寻思”这个伟大的能力,独自摸索。
    现在顶多实现了祛除晶体中的杂质,让本来半透明的琉璃变得清清白白,纯洁到什么都透了。
    “罢了……”
    “赚钱有飞梭卖布也够了,做人不能太苛求事事如意。”
    难得遇到挫折的朱见济短暂的失落一阵后,又迅速打起了精神。
    正如他自我安慰说的话,
    他是堂堂太子,还真没必要靠着玻璃去发财,收点税杀几头年猪不就有钱了?
    经济固然重要,但思想是不能腐朽变质的。
    于是朱见济在问了下玻璃目前的产量后,又跟匠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千里镜?”
    “这是什么东西?”
    太子话里说“凹凹凸凸”的,这又是啥玩意儿?
    某些思想龌龊的糙汉匠户往自己裤裆地方瞄了一眼,发现凸是可以的,但凹有问题。
    这里是干重体力活的地方,自然没有女人,要找凹进去的,估计只能找人击剑了。
    幸好人的想法并不想通,不然马冲刚刚因为主人被他爹教坏了而担忧了一回,又要担忧第二回了。
    朱见济还在努力的向琢磨出玻璃做法的那个匠户描述望远镜的样子。
    “所以用薄厚不同的几块玻璃排在一块,可以看清楚千里之外的东西?”
    陈匠户觉得这说法有点神奇,摸着脑袋憨笑。
    他挺喜欢琢磨奇怪东西的,就是他爹不肯让儿子瞎弄,毕竟只要往烧制的物品里加一丁点杂质,整个都要被毁掉。
    要不是他这回发誓要弄出玻璃,拿到太子公布的巨额赏金,他爹也要阻拦儿子“玩物丧志”的。
    朱见济对这个肯开动脑筋的手艺人很满意,也笑道,“别不当回事,只要真做出了千里镜,算上研制玻璃的功劳,孤一定得给你封个爵爷!”
    “这怎么使得?!”
    没等朱见济口嗨完,旁边硬凑过来的管事却是脸色大变,自顾自的出声,“大明开国以来,就没有匠户封爵授官的事啊!”
    “还请太子三思!”
    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规矩,就是匠户永远就是匠户,祖祖辈辈都得干到死的行业,他们给皇家做什么都是应该的,哪里配得上太子爷的这话?
    那憨厚匠人起先也挺自豪自己搞定了小太子一直强调的玻璃,腰板挺得老直了,跟农庄那边的老头老太太姿态完全不一样。
    结果这对话一出,也是吓得蒙头就跪,自述“小人弄玻璃出来,就是贪图太子赏银,绝对不敢有其他的非分之想。”
    “能烧制出无色琉璃是侥幸,万万不可坏了太祖规矩。”马冲也劝说起来。
    手里把玩着新问世的圆润玻璃球,朱见济没有说话。
    又是祖宗成法,
    天底下的人什么时候能够明白,
    老祖宗说的话,只能让他的子孙后代来解释,外姓人捧着当真理就是在玩火?
    好在这边都是自己的小宠物,朱见济舍不得口出恶言,把人怼到恨不得跳进火炬来证明清白的地步。
    所以他理所当然的忽略了周边人的劝谏,对着那姓陈的青年匠户一指,“你现在的确配不上封爵……”
    马冲等人松了口气。
    “可你脑子不错,能想问题,跟孤回东宫一块读书,以后有好处等着你!”
    光有玻璃还是不够的,
    怎么把玻璃打磨到需要的厚度也是个问题,所以朱见济打算让这个看上去还能培养的匠户见识见识,什么叫做“光学”。
    虽然朱见济物理数学实践起来都不太行,但理论知识足够,教一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匠户绝对够了。
    他不仅需要经验丰富的手艺人,
    也需要会琢磨,能动手的科学家。
    研究小院里的人到底是老者居多,以他们的能力,做马车跟纺车是足够的,可探讨什么化学配比、试验反应就比较困难了。
    遇到了陈老五这种有探索精神并且家传烧瓷的野生人才,太子殿下才不会放过。
    力排众议,为了扭转世人对匠户的印象,朱见济强行把人带回东宫搞课外补习去了。
    人肯定还会出来,毕竟手活要有实际操作才能精进,不多尝试几次把理论转为现实,挂档都能有人把档给掰断进医院了的。
    “孤听说元朝曾经设立过一个管理宫廷器皿制造的瓘玉局,以后东宫也要有个类似的机构……陈老五,你想给东宫当官吗?”
    回宫路上,朱见济撩开车帘,对着只配步行跟随太子的陈匠户说道。
    陈老五激动的说不出话,疯狂点头。
    他之前在家里一直被他爹嫌弃喜欢瞎琢磨,成天不干正事。
    误打误撞的弄出来皇太子重金悬赏的玻璃后,感觉一切都跟做梦似的。
    他也能在太子手底下当官?
    陈老五扯了扯身上破旧脏乱的破麻衣,灵魂都被刺激的在呐喊了。
    话本里说发财后穿新衣服回家叫什么来着?
    锦衣还乡?
    牛哇牛哇,
    没想到我陈老五也有成话本主角的一天!
    只是他现在有多高兴,等后面扫盲的时候就会有多痛苦。
    初中物理正等着他呢。
    而朱见济那边,却是又在自己的小本本上面,默默写下了“移风易俗”这几个字。
    不把匠户的地位提高一些,或者不拿出重金刺激,这些被杂七杂八制度限制死了的手艺人根本不会去主动研究新东西。
    四轮马车是,
    飞梭是,
    玻璃也是……
    孙家人贡献了一个孙太后就能从小吏举家飞升成实权厚禄的皇亲,顺便用自家的智商污染了皇室基因,朱见济为了给大明追求一个美好的未来,难道还拿不出几个爵位给那些大发明家?
    搞笑!
    朱见济把小本本收好,又提上了腰带。
    他,可以改变大明!
    这是源于先辈的力量,谁也无法阻挡!
    时代在召唤他!

章节目录

我要做明世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搬砖呢别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搬砖呢别闹并收藏我要做明世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