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人生总是相似。
    不幸的人生却是各不相同。
    50点声望值化为清烟消散,一股神秘力量注入身体。
    杨林再次睁开眼睛,就发现,归来之后,他虽然已经不再是少年,却仍然没有摆脱那种不幸的命运。
    这个时代,百姓有如草芥,随灭随生,没人能记得他们曾经活过,也没人会记得他们是怎么死去。
    尤其是居无定所的流民。
    更是如此。
    并不会因为换了一个地方生存,就显得更容易一些。
    尤其是,对于某些心底还有着一些坚持的普通人。
    儿子平安的出世,是一件很有纪念意义的事情。
    不但是芸娘渴望安定下来。
    周宏义自然而然的也就厌倦了打打杀杀。
    尤其是。
    在泉州之时,他面对的海上来袭的倭寇,怎么杀都不违道义,理直气壮。
    等到来到中原大地之后,他发现,无论自己怎么选择,其实都是错误的。
    他厌倦了杀人,也厌倦了四处漂泊。
    于是,他再次迁移,来到了开州定居下来。
    这一次,他买了几亩地,以及一所不太豪奢,却也颇有几分雅致的城外小院。
    准备授徒隐世,不再涉足尘世间的风风雨雨。
    ……
    再次成为了周宏义,杨林当然是选择了梅花拳提升。
    他算是想明白了。
    铁线拳硬桥硬马,正面战斗或许很强,也有望达到宗师境界。
    但是。
    时代已经变了。
    现在枪炮飞速发展,武器威力越来越强,也越来越方便。
    练武数十年,还抵不过一粒小小的花生米。
    试问,在生死交锋的时候,还会有多少人选择效率更低下的杀人方式,而不去选择枪支呢?
    答案是,有。
    虽然少,但这世上,还是有着一些坚持武道的传统主义者。
    他们不能变,也不想变。
    一辈子都这样过来,他们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潮流,只能抱残守缺,坚持到底了。
    这类人,毕竟还是少数的。
    一般人都不会再坚持为了某种所谓的理想,而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失衡的天平一侧。
    因此,现在已经再没有多少人会坚持道义,打起架来真的是赤手空拳,比拼体力与拳术。
    一般情况下,能用枪就决不用刀。
    能用刀就不会用拳。
    在这种情况下,还坚持着比拼力量和体魄,无疑是一件很傻的事情。
    如果是安全太平的日子,没有生存的压力,比拼的也不是杀人,杨林还可能会挑选铁线拳,但现在显然不是。
    上海或许相对会安全一些。
    却也不是什么安乐福地。
    那里总的来说,还是外国人的势力占据上风,租界生存的国人,看起来活得像个人,实际上,骨子里根本就没有多少尊严。
    活是能活,但活得就像条狗。
    这种生活,杨林显然不愿意。
    他希望活得像个人,更能是个体面人。
    如果有可能,他其实很愿意练枪。
    他也没有什么道德洁癖,更没有什么武道坚持。
    拳法是一种杀敌保命的工具,刀枪何尝不是一种工具,也没有高下之分,只看是否运用自如。
    至少,在面对那些不讲武德的家伙时,能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嗯,用更先进的火器,更准的枪法教他们做人。
    王小桥的拔枪术和速射术,让他实在是眼馋坏了。
    在杨林的印象中,那些虚构的故事之中,有一种名为“枪斗术”的玩意,就是这么打架的。
    虽然,王小桥的枪法,还没有那么成就体系,也不能应付各种复杂场景之下的战斗。
    但他在某些特定情况之下,还是极强,比如暗杀、偷袭……
    就能做到越级击杀,防不胜防。
    某种意义上来说,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良好的环境,他可以暗杀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
    凭借的,就是普通人都能运用自如的“武器”。
    先前杨家一战,与其说是杨林最后以强大的综合实力,出人意料的生生扛住血手卜沉,从而逼得其带伤逃逸。
    还不如说是卜沉戒惧于王小桥那种防不胜防的暗枪偷袭。
    嗯,杨林打伤卜沉的三拳,甚至还抵不过王小桥一枪偷袭打掉他耳朵的威慑力强大。
    中了三拳又不会死,凭借着卜沉强大的筋骨,他还可以振奋精神,再来大战三百回合。
    但是,贴着脸颊,被子弹打掉一只耳朵之后,再接着中了两枪,卜沉深刻的体会到了生命不由自主的恐惧。
    他不得不逃。
    再打下去,谁也杀不了,还很可能会身死。
    这就是王小桥身为一个顶级杀手的震慑力了。
    就算是身受重伤,行动不便,也能给人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人施展不开。
    从本质上来看,这其实是枪的威慑力太强。
    枪。
    比的是谁更快,谁更准。
    当然,还有枪支本身的攻击力。
    这种轻轻松松就能得手的能力,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但世事不尽如人意……
    杨林却发现。
    他其实学不会。
    也不是学不会吧。
    他虽然没有所谓的枪感,但身为一个厉害武夫,手眼身步法,那都是超人一等的。
    无论什么运动项目,他都可以轻易上手,精通。
    一理通而百理明。
    指的就是他这种情况了。
    作为一种普通人都能很快掌握的简单器械,他怎么可能学不会枪法呢?
    但也只能称得上学会,最多称得上一句精通而已。
    想象中那种一枪在手,大杀四方的情况,根本就不可能出现。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他沮丧的发现,自己最多练得像个厉害枪手,就像现在全世界数万数十万的各国军队一样。
    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因为,打枪这种动作,本来就不需要太高的门槛。
    只要苦练,就算是一头猪,经过海量的子弹堆积,和足够长久的时间,多少年之后,也能练出一手不俗的枪法。
    但也仅此而已了。
    杨林无奈的发现,这名技术,其实还有着上限。
    武器的威力,出手的方式,决定了威力就是那样……
    能开枪不一定打得准,打得准不一定打得死。
    到最后,其实又回归到了原点,那就是赌一赌出手速度,以及神经反应。
    而出手速度和神经反应,一个看个人天赋,二个就看后天练习进步。
    这不就又是回到了习武的最初……练力量,练速度,练神经反应吗?
    体魄越强,精神越强,然后,各方面指数就越是能提高。
    那问题又来了。
    既然身体素质是根本。
    那么,是不是练好了身体素质,当武术练到一定的极限之后,再来掌握枪术,就可以大杀四方了呢?
    答案也是不行。
    术业有专攻。
    不说这世上有天才,各种技艺都能练到巅峰,那是例外中的例外,其实不正常。
    对一般人来说,在一项技艺上面花费时间太久,就会拖了另一项技艺的后腿,永远比不上唯精唯纯对自身实力的提升巨大。
    更何况。
    一个人是有习惯,有身体本能的。
    比如遇袭,比如狭路相逢。
    面对敌人以刀枪或者以拳脚攻击的时候。
    你练的是什么,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什么?
    不能说你练的是枪,练到骨子里,练到本能里,首先出手的还是拳。
    脑子里过一遍,就算只花费十分之一秒的时间转换出手思维,也比人慢了。
    而慢,就是死。
    反倒不如日练拳,月练拳,一辈子练拳的人,不假思索出拳抵抗,那么心神合一,威力强大。
    同样的,你一个练拳的,遇袭了首先第一件事,反而是出枪,比人家的反应就是要慢那么零点几秒。
    这就是区别。
    当然。
    上面其实是废话。
    最最关键的,还是因为……
    练武练拳,杨林有挂。
    而练枪没有。
    他气馁的发现。
    无论自己练枪练得多么精熟,精通得跟一个精锐士兵一样,演武令上面,终于还是没有出现枪法入门,可以提升的提示。
    这很好理解了。
    杨林也大概估摸出了演武令的提升机制。
    从名字也能看出来。
    人家演的是武。
    并不是演枪是不是?
    这种情况下,他练枪练到死那一天,也无非就是一个比较精锐一点的士兵而已,有个球用?
    而专注练武,却可以在演武幻境之中,吸取各路英杰毕生经验,一步步的突破自己。
    到头来,不知道会提升到多么恐怖的境界。
    这还用选吗?

章节目录

演武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鱼儿小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鱼儿小小并收藏演武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