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
    刘老丈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词。
    但是组合起来,却懂得是个什么意思。
    就是后边还要编军歌,就显得很迷了。
    “军歌......军歌是什么歌......”
    刘老丈一脸迷茫、
    “军歌当然就是军队唱的歌,训练场里的兵丁你也看到了。
    咱们军队不一样,自然是需要不一样的文化特色......”
    陆舟循循善诱,他脑袋里虽然有很多调调。
    但肯定不会张开大口就唱,太突兀了显得格格不入,像是个怪物。
    所以这种事情,当然还是找几位文化人来商议。
    敲定一个适中的方案,然后假人之手推广。
    推广好了,再冠以自己的名头。
    “特色......”
    刘老丈思考了良久,恍然大悟:“明白了,戏子,这是要找一些说戏、唱戏的人,犒慰官兵。
    城主,咱们这次编户立册,还真的在城里收拢起来一些个梨园弟子哩......
    就连我家闺女,也会唱两曲儿。”
    刘老丈一拍手笑眯眯的说道。
    “唱戏么?”
    陆舟沉默了一会,幻想着队伍行进时,全军高唱牡丹亭的场景。
    憋了一会,还是说道:“唱戏......唱戏的话还是算了。
    我的意思,是编练一些简练有气势,可以朗朗上口,转换精神面貌的歌曲。
    总之一首好的军歌,可以低得上两个师......两支骑兵。
    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陆舟说着,哼了两句打靶归来。
    “城主,老头子我耳背,能不能再听听?”
    刘老丈急促的问道。
    陆舟又哼了几段。
    刘老丈听着这短而轻快的节奏,却是眼前一亮。
    竟还真有些朗朗上口的感觉。
    就在这个时候,城内的几位秀才也被使唤过来了。
    还有一些半吊子的童生。
    这些人都是普通百姓出身,久居底层的读书人,没有仕途通享,却在陆舟这里得到了任用。
    “城主,听言是要在军队中立下一些口号......”
    当头一位姓贾的秀才问道,竟还当场递过一张纸条。
    上边早已是写着,诸多类似于我家主人奉天承运的标语,以及天武军天下神威......
    这些人科考的时候屡试不第,写起打油诗来,还真是一个比一个拿手。
    “不错,要立下一些通俗易懂的口号。
    还有一些军歌,刚才也跟刘老丈说过了。
    以后你们当中,也需要派上一些人跟随着队伍。
    特别是新组建的天月军......”
    陆舟带着一群人商议。
    ......
    半个上午的时间,简单把一个文工团的雏形给敲定了下来。
    现在天武军跟天月军加起来,还有领地上的散兵,怎么说也得有两万人了。
    这两万人里,好歹挑选出一两百能说会道,能有些艺术细胞的并不难。
    这些人以后,就由几位读书人领着写大字报、横幅,随军进行文化宣传。
    有军队外出作战的时候也跟在后边,跟医务兵一个梯队。
    杜二娘手里也有一百多的女兵,完全可以组合进文工团里。这样大家生产和训练之余,让这个冬天不再寂寞。
    一众人各有所思的离开城主府。
    军队内的事情告一段落,明地方面再次传回来消息。
    “明地的商队回来了。”
    有人来禀报。
    王一水在大明内立下脚跟之后,终于是不负众望,从大明的腹地内运回来许多丝绸,以及一些精美的陶瓷。
    陶瓷不算是什么稀奇,主要是用来参制和研究。
    就从这段时间,陆庄送过来的陶器里可以看出,那些妇人们做出来的陶瓷是愈发精致。
    而且瓷窑那边,只需要做出一个上等的胚形,就可以大批量的签到。
    等到高纬地区去欧洲的商路打通,这些都是陆舟能拿得出来,让欧洲人无法抗拒的商品。
    狄安娜也绝对想不到,在西伯利亚还能高产出陶瓷来......
    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这长足以来落后的纺织能力。
    陆舟早已经将珍妮纺织机的大概原理跟徐光明说过。
    其实陆舟压根不能了解更多,但这些人的脑瓜子稍微点拨却能通透。
    几次商议过后,徐光明画了几夜的图,就自己脑补了出来。
    一边啧啧称奇,还只以为是陆舟的功劳......陆师高深莫测......
    “主公,这里面还有安化黑茶、布匹、许多生活上的用具。
    被褥、秀枕......
    足以够城主府在这个冬天内使用了。”
    探子们足足带回来了二十多车的物资,大半都是从中原运回来的紧缺货,给陆舟享受用的。
    而其实这些东西,陆舟几乎使用不了多少,他现在随时可以享受的东西早已经足够多了。
    但可以赏赐给下边忠心的人。
    “主公,这里还有一封孙传庭送过来的信。”
    “又有信......”
    陆舟扶了扶额头,这段时间里,孙传庭跟自己的联系实在太多了。
    上一次还提到过的,因为孙传庭圆满的完成这趟塞外任务。
    已经往顺天府丞的位置走马上任,正四品。
    可见这明末官员大落大起之非常。
    “主公,根据我们探听过来的消息,孙传庭这次怕又要往顺天府丞的位置上下来了。
    具体调往何处,还不知......”
    “这么不稳定。”
    陆舟不由皱起了眉头,一边看着信中内容,还果真是如此。
    孙传庭即将要调去陕西任巡抚剿匪,这次是来道别,却也是来向陆舟求助。
    孙传庭要调走了......
    “淦!这皇帝老儿,玩我呢?”
    陆舟看完了信后,心中突然有一股不畅快。
    孙传庭明明是派来和谈的人,本来陆舟还以为崇祯帝会一直把他放在顺天府,与自己对应。
    是陆舟的合作对象。
    毕竟孙传庭是唯一跟天武城熟悉的明官,脾气也跟自己对得上。
    可这时的外交官员替换,往往就是失了几分味道。
    孙传庭在的时候还好。
    要是调离之后,这顺天府的商路跟人口,还能不能继续进出得顺畅,还不知。
    若非是皇帝的眼中,就没怎么把天武城放在心里啊......暂时稳住就不管了?
    陆舟不由多了一个心眼。
    就凭崇祯帝反复无常的性格看来,还真做得到。
    光是看着那一个个捧在高处,又摔下地里的大臣就看得出来。
    明边散乱也丝毫没有改进,朝廷怕是很快又忘记疼痛了。
    “先备车吧,孙传庭信中求人的口气紧迫,这事也得在冬天来临前给解决了。”
    陆舟没歇息多少日,又再次舟车劳顿。
    先是有快马通过各处驿站,往南边快速传递了消息。
    而孙传庭也是机灵,早知道陆舟会亲自过来般,已经在明边一处堡垒恭候了。

章节目录

回到明末建工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万剑长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万剑长空并收藏回到明末建工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