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杂货商 作者:九月枫

    分卷阅读1

    大明杂货商

    作者:九月枫

    文案

    第一章是简介。

    内容标签:天之骄子 平步青云

    搜索关键字:主角:沈七俭,沐海棠 ┃ 配角: ┃ 其它:

    第壹回

    惊堂木一拍,各位客官且听我把这故事道来!

    话说这个故事的渊源要往上数到洪武年间。洪武是谁的年号大家都知道啊,欸,对,明□□朱元璋。就从他那时候的一个奇案说起,这件奇案也被后世和其他三件案并称为明朝四大奇案。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凉国公蓝玉谋反,随即,洪武皇帝朱元璋将蓝玉处斩且三族全诛。此案血腥弥漫,最后受牵连被诛杀抄家灭族者达一万五千多余人。淮西勋贵,军中骁勇之将大多因此案折损。此后,朱元璋便把军权牢牢的控制在他自己手中。

    此案有一族人牵涉其中让人觉得可叹,此一族便是沈万三的后人。弘治年间莫旦所修《吴江志》与嘉靖四十年徐师曾修《吴江县志》记载,因蓝案沈氏妻族招株连的人员名单里,第一名就是沈万三的儿子沈旺,第二名是沈万三的曾孙沈德全。后世传言,沈家人没被诛杀的都被流放到了云南境内。

    对明史不用太了解大家也都清楚,明朝开国后,朱元璋把开国功臣几乎斩杀殆尽,像蓝玉那样立过赫赫奇功的功臣也毫不留情,就连朱棣的岳父徐达也传言最后是被他阴谋毒死。他杀了无数跟随他披荆斩棘打江山的功臣,但有一个人,他留下了。这个人就是,沐英。

    大多人知道沐王府应该是从金庸先生的《鹿鼎记》里看来的,沐剑屏的哥哥沐天波是最后一任黔国公。沐王府从明开国到亡国,两百多年一直与明皇室肝胆相照,为其镇守滇黔之地。但也因为天高皇帝远,他们一族在滇黔地区可以说是“土皇帝”的级别,甚至有当地人只知黔国公是谁而不知皇帝是谁。

    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其战功不比蓝玉少。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开始对云南用兵,沐英出征后就留在了云南,死后被封为黔宁王,后世子孙封黔国公,世代承袭。

    据后世考古得知,沐家财富惊人,他们家在江南、甘肃、宁夏、陕西都有赐地,到万历年间时,田地总数据说达到了8000余顷。沐英之子沐晟镇守云南时期,沐府财富已经是珍宝、金币充牣库藏,说富可敌国他们也当得起。

    沐家的财富从何而来?后世传言沐家的财富和沈万三有关。

    据《张三丰文集·余氏父女传》云:沈万三其婿余十舍也受到株连,全家迁滇。至滇上时,西平侯沐春(沐英之子)前来抚慰,见其女“风致端闲,宛然仙格”,遂纳为侧室,成了沐春的贤内助。沐春镇云南七年,“大修屯政,其得力于余夫人多矣。”

    学者认为:遭到灭门之灾的沈万三家族,极有可能与当时朝中最得信任的大将沐英,达成了某种默契:前者提供了其源源不断的财力或者至少是财富经营头脑,而后者提供了政治上的庇佑,以至于两族人最终进行了联姻。

    【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考据党有兴趣深入探讨,欢迎加入作者的读者群】

    故事的背景就交代到这里。

    沈氏后人被发配滇地后是否会东山再起,而他们的后人中又是谁一步一步艰难的走上复兴之路,最终带领族人重现先祖的财富传奇。沐王府郡主和沈家后人又是如何相遇的。请听下回分解!

    =========

    像不像天桥底下说书的?像吧,像就要打赏啊!哈哈!

    嗯,把故事背景写出来,让大家看的时候有个大概的轮廓。故事的时间段应该会放在明惠帝朱允炆和明成祖朱棣时期。那时候的云南还很动荡,动不动部落酋长叛变,流放的犯人也会聚集在那里,还动不动地震,总之,和其他府州比起来,那确实算是个苦难之地。

    但是正是那个苦难之地,产茶、产米、产盐、产瓷土。明朝时期的茶马贸易茶叶的主要供货地就有云南。在明朝,那里可以说是个商机无限的地方。

    下一章才算是正文内容,虽然是一本正经的写,但不是写正史,肯定和正史有出入的,而且可以说是基本不太沾边,只是借用了这个背景。因为想也想得到,真的顺着正史写,那是男人的天下。这文当然还是写两姑娘,大家放心看吧。

    第贰回

    话说大明惠帝年间,云南省澂江府玉溪县有一茶商大户,走滇茶入川藏,在这玉溪县里开着大大的茶叶铺,收乡间茶农所种之茶叶,自家茶山也达数百亩。家中门面四间进去是大宅子,奴仆结队,骡马成群,算不得十分富贵,但在这玉溪县内也算是家境殷实之辈。

    这家大户主家姓曹,早年捐了个员外的名头,现县内人皆称其曹员外。曹员外家中妻孥不丰,妻妾娶了四房,大房无所出,二房生有一女,四房也无所出,独独三房在他三十六那年给添了个儿子。这独子得宠甚重,养得骄纵,终日浪荡街里,棋赌牌道皆精通,十五年岁就在外眠花宿柳,对家中事务一概不闻不问,只知拿钱出去耍玩。

    按说这样的人家搭生这样一个儿子,家境会只衰不进。曹员外却是一直持家有道,有盈无亏。他先是与此地各族族长关系甚好,收茶往往比别家少付些许本金,又得一极好账房先生替他里外打点,店铺、商队、自家茶农,都理得井井有条。

    账房先生人称管事先生,曹家大小事宜他皆插的上手。却说这管事先生年有四十五,一直未曾婚娶。他二十五进曹家,从那时起曹员外几次三番找媒婆给其介绍各家小娘子,他却一直摇头不允。几次三番,也就作罢了。

    众人皆以为他此生要靠曹家养老送终,却不想在他三十那年事情有了转折。听人说,那采茶最忙的清明谷雨时节,他早早的辞了主家去乡里督采茶之事。就在他生辰那日,他和茶工一起进山,一路巡视此季茶的长势如何,走了不多时,他在茶山地垄间发现了一个正嘤嘤作哭的婴孩。

    带婴孩回住处,经人帮着擦洗一番,这才发现是名女婴。众人劝他三思后行,男人独自抚孩子本就极不易,养大还是别家的人,嫁得好女婿家能给风光大葬,嫁得不好就难说。再者,今后总是要娶亲的,又何愁没有亲生骨肉。听三姑六婆劝阻半天,他一言不发,等人帮忙喂好奶,抱着孩子就往县里赶。

    这一带回去就养了十五年,小丫头如今已是及笄之年,模样出落得端正俊逸,唇红齿白,或是常年跟随管事先生打理各端事宜,一双眉目颇是有神,不似一般女儿家多少有矫揉造作之态,行是行,立是立,何处都是端端正正之姿。

    管事先生捡她回来后发现

    分卷阅读1

    -

章节目录

大明杂货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九月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九月枫并收藏大明杂货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