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看了一眼朱翊钧,脸色有些古怪,沉吟了片刻说道:“臣带着毛驴,是准备回去的时候骑的。对于臣来说,这也不是第一次进京了。”
    “有人进京安顿了下来,自然不会考虑回去的事情。可是臣却不行,臣和别人不一样,很难安顿下来,这次恐怕更难。”
    “如果臣要回乡的话,这头毛驴正好能够驮着臣。”
    朱翊钧看了一眼海瑞,大概明白了他说这话的意思。
    每次海瑞到京城来都会说一些话,或者办一些事情,通常导致的结果就是被赶回家。
    这一次海瑞觉得在京城应该还是待不长。接过来的时候,自然是好说好商量,也一路上很客客气气的就接来了;等到被赶回去的时候,恐怕就没这个待遇了。
    朱翊钧听到这里,脸色很严肃,看着海瑞说道:“爱卿不必担心,朕不会把你赶走。你那头毛驴,恐怕要在京城养老了。”
    海瑞笑了笑说道:“臣谢陛下。”
    虽然海瑞嘴上道谢,脸上的神情却非常不以为然。
    显然他并不相信朱翊钧的话,他不是一次的听过大明朝的皇帝说这话,也不是一次的当过真,但结果往往都不怎么好。
    现在海瑞已经学乖了,你说什么我都听着,但是我不当真。尤其是皇帝的许诺,谁当真谁是傻子。
    虽然海瑞对眼前的年轻天子观感很好,但不代表会把他说的话当真。
    朱翊钧没再说什么。
    陈矩从不远处走了过来,他手里面牵着缰绳,后面跟着一头毛驴。
    朱翊钧看了一眼那头毛驴,又看了一眼海瑞,有些无奈。
    这毛驴老的也太厉害了,身上的毛都在掉,走一路掉一路,再掉就真秃驴了。
    你老人家就准备骑着这头毛驴回家?
    你可别闹了,你们家海南岛,一半都走不了,毛驴就累死了。
    海瑞不知道这件事情吗?
    海瑞知道。他是个聪明人,但是没办法,没钱,买一匹马也买不起。
    骑着毛驴往回走,这一路上能走什么样就算什么样。如果自个儿死在半路上,估计也不是太在意。
    朱翊钧走到陈矩的身边,看着这条无精打采的毛驴,伸手摸了摸它的大脑袋。
    毛驴也没有躲闪,还眨着大眼睛看着朱翊钧,似乎有些疑惑,你谁呀?
    “爱卿这头驴很不错。”朱翊钧转头看向陈矩随意的问道:“喂了吗?”
    “回陛下,已经喂过了。”陈矩点头说道:“给吃了一点好料。”
    海瑞听了这话,在一边接道:“公公不必如此,毛驴不是人,好东西吃多了嘴刁。回头跟着我,我怕是没什么好东西喂它。”
    陈矩看向朱翊钧,脸色有一些迟疑。
    朱翊钧却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海瑞的所作所为,自己一点儿都不意外。
    这么说也没有什么,虽然不客气,却是事实。
    “带下去吧。”朱翊钧直接说道:“回头喂点草就行了,少喂点精饲料。好好伺候着,用心一点。”
    “是,陛下。”陈矩连忙躬身答应。
    “爱卿到了京城,可有住处了?”朱翊钧问道。
    “还没有。”海瑞摇了摇头。
    “就在这里找一间屋子住下,先待几天。朕有些事想和爱卿聊一聊。”朱翊钧看着海瑞说道:“朕想听听爱卿的意见。”
    海瑞躬身说道:“是臣的荣幸。不过陛下还是要吩咐陈公公,不用给毛驴吃太好的东西,不然的话,臣把它带来反而是罪过了。”
    “怎么说?”朱翊钧狐疑着问道。
    “宫里面的精饲料,臣虽然没见过,但是也听说过。价格不菲,全都是给宫里面的好马吃的。这头驴都不值几顿宫里的精饲料,如果在宫里吃上几顿,都够臣买一头新驴了。”
    “虽然花的不是臣的钱,可是宫里面的钱也是国家的钱,大明朝的每一分钱都是民脂民膏,不能这么浪费。”海瑞站在那里严肃认真,一本正经的说道。
    朱翊钧看着他,心里面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没觉得被冲撞,也没觉得被冒犯。
    他很高兴,海瑞就是这样。
    “让它吃点好的吧。”朱翊钧笑着说道:“跟着爱卿这么多年,净吃苦受累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老了老了总要安享晚年,就当是朕给它的赏赐。”
    朱翊钧笑着说道:“它这么多年跟着爱卿,也是功劳啊。”
    海瑞这次沉默了。
    他没有再说什么,没有去心疼那头驴,也不觉得皇帝在说的一头驴,皇帝就是在说他。
    “走吧,跟着朕去看看朕的庄稼。”朱翊钧笑着说道。
    两人很快来到了玉米田。
    今天朱翊钧要干的活就是掰掉玉米下面生长出来的枝桠。
    这玩意,后世争论的很厉害,有的人说要掰掉,有的人说不要掰掉。
    朱翊钧带着海瑞过来,不是为了真的干活,而是为了让他看看玉米。
    两人一起开始干活。
    让朱翊钧没有想到的是,海瑞年纪虽然不小,身子骨还不错,干活也挺利索,看来在家经常干。
    朱翊钧倒也没意外,毕竟这是一位在衙门里要种庄稼养活自己的人,会干农活没什么不正常的。
    一边干着活,海瑞一边问道:“陛下,这里种植的是什么庄稼,臣怎么从来都没有见过?”
    “一种从外洋来的种子。”朱翊钧笑着说道:“据说产量很高,亩产能够达到一千多斤。朕也不知道,想试试看。”
    朱翊钧说的这个产量是不可能的,产量取决的因素除了种子以外,还有化肥。
    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好的化肥,百姓种植根本不可能有那么高的产量。
    不过化肥可以慢慢想办法,农家肥也不是不行。
    这里的庄稼,朱翊钧就没有用化肥,使用的是农家的发酵肥料。
    朱翊钧想看看效果如何,在这方面,他还是很有经验的。
    面对海瑞,朱翊钧没有实话实说,而是把产量故意说得低了一些。即便如此,也把海瑞震撼得不轻。
    海瑞有些瞠目结舌的看着皇帝。
    第一百五十五章
    本章为空

章节目录

回到明朝做仁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纣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纣胄并收藏回到明朝做仁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