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表情尴尬的笑了笑,李诚如果抱怨几句呢,他心里还舒服一点。
    这样的客气,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说实话就是没有以前的亲近了。
    仔细想想,这个局面还不是自己造成的么?
    其实李诚的心态就没有变化过,皇帝不都是孤家寡人么?
    亲近?
    别闹了!“朕都不知该如何说了。”
    李世民叹息着摇头,不仅仅是因为新罗的事情,还有就是以前的很多事情联系起来。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这个道理。
    讲是讲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但是让下面的人寒心了,皇帝就算是失败了。
    “陛下此言从何说起呢?
    一直以来,臣都是陛下最信任的臣子,为人臣者做到这一步,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李诚正色道,李世民听了狠狠的一楞,脑子里浮现出各种事情。
    对啊,问题不是在李诚的身上,而是皇帝自身的问题。
    李世民总觉得李诚不是一般的臣子,李诚则一直把自己定位在忠臣的位子上。
    做皇帝的希望臣子能紧守本分,李世民也是如此。
    只是李诚比较特殊一点,李世民一直希望两人的关系更近一点,一直存在一种错觉。
    交流又变得顺畅起来时,突然听到一阵欢呼声,李世民抬头看一眼,是城墙上发出的欢呼声。
    李诚及时的递过来单筒望远镜,李世民举着看了一阵,放下望远镜冷笑道:“贼酋威望不低啊。”
    贼酋?
    哦,乙支文德。
    李诚看紧看了一眼,传说中这个家伙能用好多把刀。
    对这个传闻李诚是不信的,人就两只手,能玩双刀就很难得了。
    刀这个东西,背在身上也是会印象行动的。
    战场上哪怕一点点的疏忽,都是会挨刀子的。
    “我之贼酋,彼之英雄。
    要怪就怪当年前隋不争气,把高句丽人的心气给养出来了。”
    李诚说这话时的语气冷森森的,透着一股子杀气。
    李世民轻蔑的一笑:“便是炀帝,那也是雄才大略,不是杨玄感,高句丽早灭了。”
    “杨玄感之叛,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炀帝还是心急了一点啊。”
    李诚突然想到,隋炀帝是李世民的岳父来的,所以在语气上还是做了一些调整,感慨更多。
    “炀帝之败,不是心急就能形容的,事前过于刚愎,事发失之急躁。”
    李世民说着停下来,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了。
    隋炀帝的很多举措,都是针对门阀去的,李家也是门阀来的。
    从一个臣子的角度看,李家失之忠义。
    这天下来的,总是有点不干不净的。
    李诚很快就反应过来,笑着转移话题:“兵临城下,不过是困兽之斗。
    不过也不能大意了,扎紧营盘,增加岗哨防备夜袭。
    多派探马,断其耳目。”
    这些都是常识,但是常识又有多少人真的当真呢?
    尤其是在顺风顺水的是时候。
    李世民倒是颇为认同的点点头:“自成言之有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加几分小心。”
    差不多把意思都表达到了,李诚就不多说了。
    李世民又看一眼城池的方向道:“且让他狂一时,明日再来这个,用八牛弩让贼子们冷静冷静。”
    李诚听了这话忍不住呵呵一笑道:“陛下,何必用八牛弩呢?
    看臣给陛下演一出好戏。”
    说着话李诚一夹马背,策马小跑,到了坡下等在这里的牛二贵等人立刻迎上。
    李诚冲李山一伸手:“弓箭。”
    李山摘下弓递过来,李诚接过后笑道:“我去城下转一转,你们在这里等着。”
    一人一马,奔着城下小跑,开始没人注意,随着越来越近,两边都注意到了李诚的举动。
    顿时都好奇起来,李诚这样做危险性其实很大,城上的弓箭手可不是吃素的。
    一顿箭雨过来,想躲开几乎没有可能,就算人能躲的过去,马却不行的。
    城头上的乙支文德也注意到了李诚的动作,不免盯着他看。
    敢于这么做的人,一定是骑术高明的好手,到城头下来炫耀一下,不失为一种提升士气打击对手的办法。
    但是在乙支文德看来,这样做多少有点愚蠢。
    为什么呢?
    即便是二石弓,面对居高临下的弓箭手,也占不到射程上的便宜。
    乙支文德示意弓箭手做好准备,到时候给这个小子一点颜色看看。
    李世民端着望远镜仔细观察,吩咐李道宗做好准备,一旦城下敌军开门杀出来,骑兵就得顶上去。
    对于李诚的箭术,李世民还是很有信心的。
    李诚小心翼翼的算着距离,从下往上射箭,二百步差不多就是极限了。
    看看距离差不多够了,李诚一抖缰绳,战马转弯画一个圆弧的规矩。
    弧顶处李诚张弓搭箭,三箭连珠。
    完成三箭之后,战马已经完成掉头,李诚也不回头看,继续往前跑出二十步才勒马掉头。
    “啊!”
    听到身后一声惨叫,李诚有点意外。
    “好!”
    身后传来了欢呼声!李诚定睛一看,原来刚才三箭射出后,有一箭射中了目标,城头上一个准备反击的弓箭手一头栽下来。
    李诚的之前也是随意找的目标,中不中并没有把握,毕竟对手在城上,活的目标会躲避。
    本意是吓唬一下,没想到居然能干下一个人来。
    想着李诚忍不住笑了笑,这得多倒霉才能被射中,随便往下一蹲就能躲开的。
    没想到这一箭运气很好,直接从箭垛中间过去,扎进这个射手的眼睛里。
    看见有了战果,李诚举起手里的弓,一副余勇可贾的架势。
    城头上的高句丽人气势一时间气势低落,李诚还在射程之外就射出了箭只,城头上想反击也很难做到。
    乙支文德阴沉着脸,心头升起一股不详的预感。
    实际上攻打水师的行动失败后,乙支文德对于未来就已经很难看好了。
    他不是不想退,但已经无路可退。
    与其提前逃跑,在城外做一条丧家之犬,不如赌一把,只要能守住一个月,大雪下来后唐军就不得不停止。
    乙支文德一直认为,安东城被攻破,一定是另有原因,很可能是出了内奸。
    安东城破的太惨烈了,守军和百姓根本就没有逃走的想法,这也导致乙支文德没有得到详细的消息。
    炫耀得手的李诚掉转马头,李道宗带着骑兵已经迎上前来,防止对手恼羞成怒从城里杀出一队骑兵来拼命。
    实际上李诚巴不得这样,可以进一步打击对手的士气。
    奈何乙支文德不是个一般人,强行压制了下面请战的要求。
    李世民也迎上来,拉着李诚一道去巡营,这是荣耀,也是李诚应得的。
    唐军一路胜利,直接打到敌人的都城之下,士气达到了顶点。
    李世民所到之处,士兵无不高声欢呼。
    等到李世民转完一圈下来,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唐军营地井然有序,做好了防备对手偷袭的准备。
    因为是战时,李世民留李诚下来吃饭,完了李诚还得回去。
    在营帐里看见金胜曼一副侍女打扮在跟前伺候的时候,李诚多少有点无语。
    这个女人在李诚看来根本就沾不得,但是李二却弄了个爽,当然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就是了。
    其他将领看了真没觉得这有啥不妥,大唐就是这么嚣张,所谓大唐之外的外藩,皆为臣妾。
    什么意思?
    就是你得跪,得听话,不然就揍你。
    李诚早早告辞,趁着夜色回水师营寨。
    至于金胜曼,次日一早也要离开回新罗,把消息带回去,新罗要抓紧出兵,死死的黏住边境上的敌军,不然这口肥肉没那么好吃到嘴里。
    攻城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这是敌人的都城。
    高句丽学习大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都城修的极为高大坚固。
    唐军稳稳的扎住营盘,然后以骑兵游动四周,断敌信息来往。
    四面合围就话了三天的时间。
    这三天水师的带来的工匠可没闲着,数千人全部开工,打造攻城器械。
    为防备敌军出城偷袭,唐军还在营寨外面挖了三道壕沟。
    千万别小看夜袭,这年月的士兵在夜袭中扎营是很常见的事情。
    所以再怎么谨慎都不过分,任何轻敌行为都会付出代价。
    唐军自上而下,都是从隋末过来的,深刻牢记隋炀帝的教训,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自然是小心再小心,结硬寨,打呆仗,这才是优势一方最稳妥的战术。
    火药固然是可以炸翻城墙,那也要建立在对手没有防备的基础上。
    所以必要的进攻还是要有的,吸引敌人的注意力,隐藏工兵的地道挖掘的真实意图。
    为此,李绩还带着人去修筑土城。
    摆出一副正常作战的姿态,并且在夜间也派兵驻守在土城工地上。
    实际上土城遮挡的后面,一道深沟内,五百工兵三班倒,两条地道同时开挖。
    主力抵达城下的第五日,李诚被叫到大营来,各部将领都已经到齐了,李世民下达作战指令。
    无论如何,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正常的攻击,千万别给对手看出任何端倪来。
    “诸位,最后一战,今日开始了。”
    李世民的开场白铿锵有力。

章节目录

书剑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断刃天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断刃天涯并收藏书剑盛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