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字的竹简在方桌中央的小铜炉里燃起了明亮的黄色火焰,噼噼啪啪地爆出声响。
    魏无忌好整以暇地将那一册竹简的皮线用匕首挑开,认真观察着火候,小心翼翼地将竹片一片一片地递进炉子里,那样子好像是怕火太小,又怕火烧得太旺。
    在孟尝君看来,太子的罪证,是他好不容易才收集得到的信息。虽然这份竹简并非孤本,但无忌将其一烧了之,亦足以代表他对自己所做努力的否定。
    孟尝君从起初的惊愕,到愠怒,再到慢慢平静,不期然间,已经闻到了桌上那口铜锅里飘出来的香气。
    身体肥胖的他忍不住抽了抽鼻子,嘴里竟然流出不少口水。
    这是什么肉,怎么这么香?
    这时候,魏无忌隔着块湿布揭开锅盖,笑嘻嘻地道:
    “多亏了孟尝君的竹简,这一锅驴肉终于炖好了,请孟尝君品尝。”
    两人隔着一口锅,吃肉喝汤,口味固然是很好,孟尝君的心里却已经发痒。
    无忌既然是对他提供的情报不屑一顾,那又会有什么高招?
    孟尝君几乎要忍不住去问了。
    但他有他的矜持,有他身为孟尝君、魏国丞相的姿势。今日乔装来洞香春见无忌,于孟尝君来说已经算是纡尊降贵,谁知无忌又给他一个下马威,若是孟尝君再主动开口,那可真是跌份儿。
    无忌并没有让他等很久,隔着那一锅滚滚沸腾的肉汤和氤氲烟雾,无忌说道:
    “您给我那份情报的寓意,无忌自然是懂的。但我之所以把它劈了当柴烧,想必孟尝君也是懂的。”
    “你既然懂,为何对此无动于衷?莫非你以为,这个筹码还不够,还扳不倒魏圉?”
    这个时候,无忌笑了笑,问:
    “我为何要扳倒他?”
    “明知故问!你不扳倒魏圉,如何夺嫡?”
    “我为何要夺嫡?”
    “你……”
    孟尝君一阵语塞。
    魏无忌究竟在想什么,这下他觉得完全无法揣测了。
    “不论是一统天下,还是在魏国变法革新、富国强兵,都和夺嫡没有必然的联系吧。我只有这么一个亲哥,若是把他怼死了,以后找谁喝酒聊天?”
    “没有必然的联系?”孟尝君不屑了撇了撇嘴角,“田文倒想听听公子的高论。”
    无忌听出了孟尝君的讥讽之意,却依旧和颜悦色地道:
    “夺嫡即是内耗,可是现在的魏国,已经经不起内耗了。西有强秦连年侵犯,北有赵国虎视眈眈,魏国地处中原腹心,不能再有内乱。因此就算能够成功,夺嫡也属下乘,无忌所不取也。”
    “上乘又如何?”
    “只要我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又何必顾忌太子的权势?若是能够好好相处,我当然不会与大哥为敌。大不了一统天下之日,再封他一国,让他做个藩王好了。若是实在不能好好相处,取而代之便是。何必使用那些下作的卑劣伎俩,蝇营狗苟?”
    孟尝君听着听着,脸色已经冷了下来。
    无忌说的那些“下作的卑劣伎俩、蝇营狗苟”,不就是骂他的吗。
    “这是你的真心话?”
    “绝无欺瞒。”
    “那可真是太难了,你若要做到这些,可比夺嫡要难上加难。”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孟尝君听后,沉默了很久,连面前铜釜里的驴肉也忘了吃。
    魏无忌亦是沉默,但他的沉默又与孟尝君不同。
    孟尝君的沉默里有惊讶,有不屑,却又带着一分悲伤。
    无忌的沉默里有难过,有决然,却又有一分的期冀。
    良久,孟尝君终于问道:
    “看在阿萝的面子上,我可以再给你一次机会。回答我,你有没有夺嫡的计划?”
    无忌眼中的悲伤顿时浓重了很多,惨然笑道:
    “没有,也不会有。做人总得有底线,若是为了个人的权势,去违反心中的大义,那与咸鱼又有甚区别?”
    孟尝君闭上了眼睛,干瘪的胸膛隐约起伏着,他反复做了几个深呼吸,才勉强压制住心中的怒意,说道:
    “你应该知道,拒绝,意味着什么。”
    “知道。”
    他当然知道。
    同范雎日前向他描述的那样,孟尝君之所以答应出兵陶邑,为无忌解围,是为了与无忌合作、去夺取天下。但若是讲得难听一点,说孟尝君想要控制无忌为傀儡去掌控魏国也是可以的。
    正如孟尝君所言的那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忌要逐鹿天下,在孟尝君看来非得先夺嫡称王不可。
    无忌并不认同这条争权之路,就意味着在大政方针上与孟尝君有根本性的分歧。
    这种分歧既然无法弥合,也就预示着他们俩的合作,还没开始,就已夭折。
    因此,不光是魏王不会同意他迎娶田夕,孟尝君也绝不会同意田夕嫁给无忌的。
    非但如此,孟尝君还很有可能调转矛头,在日后与他为敌。
    拒绝合作,往往就意味着成为敌人。
    “既然如此,老朽不再奉陪,告辞了!”
    “慢走不送!”
    孟尝君用粗短的双腿跨着大步,咚咚咚咚流星般地走下楼梯,在伙计、侍女和大梁士子们惊讶的眼光中离开了洞香春。仍在一楼主持论战赛的冯谖见状,连忙告罪离开,到外面紧跟上去。
    看到孟尝君那铁青的脸色,冯谖知道一定是和无忌谈崩了,善于察言观色的他很快就想到了什么,探身问:
    “是否要将主君与魏无忌在洞香春会面的消息传出去?”
    “传!当然要传!魏无忌仁慈优柔,难成大事!”
    孟尝君仍在气头上,未经深思熟虑,只是本能地觉得冯谖的这个提议会对无忌造成很大阻碍。
    “既如此,我稍后就安排些人,让他们装作是不小心泄露出去,先让太子、魏齐那边的人探听到这个消息。”
    孟尝君稍微想了想,大手一挥:“就这么办。”
    他很快就回到了孟尝君府,在后院的收藏间砸碎了好几件珍贵的玉器,才将胸中的烦躁稍稍发泄。
    反观洞香春内,无忌仍留在房间里,呆呆地注视着铜炉里那些尚未燃尽的竹片。
    不知不觉,铜炉里的肉汤已经烧干,炖得烂熟的驴肉贴着铜锅底座被蒸干了水分,颜色转黑,发出刺鼻的焦臭味。
    无忌仍无动于衷。
    等到那些竹片堆起来的火舌渐渐熄灭,只剩下几块红黑色的竹炭,又等到那些竹炭也渐渐失去温度,变成灰白相间的一堆灰烬。
    阳光本是从南面的窗子照过来,现在也已经变成从西面的窗户照进来了。
    无忌终于轻轻地叹了口气。
    他从决定把那份收录了太子罪状的竹简烧掉之时,就已经隐约预见了今日的结果。
    也正因如此,才让他的这个决定,变得更加苦涩——直到昨天晚上,他才作出这个决定,若非如此,他又怎会让白馥美陪他喝酒,一醉解千愁。
    他从不怕与孟尝君为敌。
    他恐惧的,是自己一手葬送了和田夕之间的所有可能性。
    恋人之间,最可怕的事情应该不是一起赴死,而是明明互相爱慕,却要因彼此敌对的立场,拔刀相向。
    但无忌不得不这么做,正如他对孟尝君说过的那样,做人总得有底线。
    而比底线更重要的,是自由的意志。
    要他去做孟尝君台前的傀儡,那是绝无可能。
    可是,不夺嫡、不内斗的话,他要怎么做,才能实现富强魏国、一统天下的梦想?
    这的确很难,但魏无忌没想到的是,更难的还在后面。
    三天后,在王宫举行了伐齐之战的庆功宴。
    魏无忌以军功封信陵君,得信陵城和周边共3座城邑,地广百余里。除此以外,信陵君与寻常王室子弟的当代封君不同,因为是含金量最高的以军功封君,所以即便无忌死后,信陵君的名号和封地依然会传承下去,三代不绝。而普通的宗室弟子,若是没有功勋的话,死后便会收回封地。
    魏无忌一时间风光无限,再度成为大梁城街头巷尾的话题人物。
    但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拐点已经到来。

章节目录

魏始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逆天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逆天邪并收藏魏始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