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秋战国以来,士子之中便有一种风尚,君以国士待我,我自当以国士报之。
    此乃为报知遇之恩。
    尽管历经千年,这样的风尚几乎不存。
    但是,一些士子心中仍对这样的传统保持着尊崇。
    赵良此刻就深切的感受到太子殿下的浓浓情意。
    对于他,太子殿下是抱有莫大的期许的。
    而在京城中的一处客栈,李进衣着仍旧朴素,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原先他住的是下等房,乃至只能住柴房,这还是店老板好心所致。
    可现如今,自从他李进高中之后,店老板就立即将他换到了上等房间,且当得知李进还进入附加考试之后,店老板还主动为李进提供一日三餐,而这些,店老板都不取分毫。
    就连京中不少官员,也来和李进拉关系,套近乎。
    所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莫过于此。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当日他的表叔马三刀触犯国法,自裁之后,他李进的生活也是一落千丈。
    穷困之时,甚至连锅都揭不开了。
    原先和他表叔交好的那些人,几乎都断了来往。
    只有军中一些表叔的同袍兄弟,还来接济几分。
    可今时今日,他高中之后,这些人又以马三刀的名头来与他见面。
    李进对此心知肚明,更能理解。当然,对于这些人表露出来的“好意”,他全都拒之门外。
    今时今日,拿了这些人的好处,日后只怕要以数倍偿还,那都是不够的。
    想到这里,李进不由得想起了赵良,原先他还为欠赵良五千两银子苦恼。
    毕竟这五千两银子对他来说可不算是一个小数目。
    若是规规矩矩的,这笔钱只怕他一辈子都还不上。
    虽然说这笔钱赵良说是他捐赠的,并不需要李进偿还。
    可是,这钱对李进来说,又怎能不还?
    而就在方才,宴席散了之后,一名太子宫中的人,告诉他,这笔钱他已经不用还了。
    因为这些银两,太子已经悉数还给了赵良。
    知道了这个消息,李进心中一块大石顿时落地。
    而后面,那人更是交给他一份太子亲笔写的书信,让他以他的表叔马三刀为戒,要多多勉励之。
    在信中,尽管对马三刀贪赃枉法的行为多加批判,但对于马三刀当年鄱阳湖英勇杀敌的功绩并未否认,反而多加推崇,并未因为马三刀最后贪赃枉法,就一笔抹杀。
    看到信的最后,李进眼角不由的滑下两行泪水。
    自幼,他便没了双亲,都是表叔在照顾和抚育他。
    尤其是马三刀的两个儿子死了以后,对李进,更是视如己出。
    如此深恩大德,李进自是不敢忘。
    可当马三刀因为贪赃枉法的罪名自裁以后,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不管他的表叔马三刀曾经立下何等功劳,周围的人都仿佛当这个不存在了一般,只记住了他的表叔马三刀是个贪官。
    现在,太子殿下这份信,充分肯定了马三刀过往的功劳,这让李进感动不已。
    而此刻,在一处宅院之中,一座祠堂内,青烟袅袅,烛台上的烛火,伴随着微风,轻轻拂动。
    而在一双白烛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块牌位,上书:“先义父杨宪之灵位”。
    台下,杨石身披麻服孝衣,静静地跪在蒲团上,手中的冥纸投入火盆之中。
    许久,嘶哑又有些许干涩的声音自杨石口中传出:“义父,孩儿不负所望,又蒙太子殿下恩典,今科高中。”
    “您的仇,我一定会替你报。李善长,胡惟庸,他们一个都跑不了……”
    此刻,火盆中的火焰倒映在杨石眼中,似乎伴随着他心绪的变化在跳动。
    仇恨的种子早已种下,而现如今,已然生根发芽,已然破土而出。
    何时长成,却是谁也不知。
    可是,杨石却知道,接下来的他,所应当的做的,就是紧跟皇上和太子殿下的步伐。
    要除掉李善长和胡惟庸,普天之下,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现如今的皇上,还有一个就是未来的皇帝,现今的太子。
    而且,杨石已然发现了其中的契机。
    李善长的退隐,让杨石明白,必然是皇上已经无法忍受,这才让他归隐。
    而继任的胡惟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势力会迅猛发展,这是必然的。
    可发展到了最后,一定会和现如今的李善长一般,令皇帝的忍耐到达一个极限位置。
    且胡惟庸和李善长相比,还有一个最大的缺陷。
    就是年龄。
    李善长做宰相的时候都已经五十多岁了,让他退隐,自然无可无不可。
    可胡惟庸才多少岁?
    不过四十多岁,几乎和当今皇上差不多的年纪。
    这胡惟庸今后要是做个十年八年的宰相,会发展到何种程度?
    万一哪天皇上走在了胡惟庸前面,岂不是给新即位的太子,留下了一个大祸害?
    自古权臣作乱,屡见不鲜,杨石熟读史书,对此清楚无比,他同样也相信当今的皇上,能够看到这一点。
    就算现在看不到,将来也会看到。
    而且,就算到最后,皇上没有为太子除掉这个祸害,新即位的太子能容忍胡惟庸?
    这想都不要想。
    有胡惟庸在一天,新君都无法找准自己的位置,更别提施政治国了。
    杨石微微思索,这些事情,尽管他年岁不大,但却看的格外透彻。
    眼下的他,更应该着重发展自身,才能在最后来临的那一刻,成为彻底压死胡惟庸和李善长的那一根稻草。
    安全问题,杨石并不担心,有这太子殿下同窗这层身份的保护。
    胡惟庸就算想算计他,也没那么容易的,只要他不越线,胡惟庸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更别提,他也是英烈之后。
    这样的双层身份,胡惟庸在没有充足的理由动他,只会更让皇上和太子感到忌惮,觉得他胡惟庸嚣张跋扈,不可一世。
    这反倒会加速胡惟庸的灭亡。
    杨石此刻亦是深深一拜,最后道:“义父,孩儿守丧之期,便要远行,恕孩儿不孝,但您的大仇,孩儿一定会替您报……”

章节目录

史上最稳太子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青灯说书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灯说书人并收藏史上最稳太子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