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辂到家开吃没多久,苏轼和苏辙也回来了,大摇大摆地过来蹭饭。
    苏轼兄弟俩路上已经讨论过试题,坐下以后忍不住问苏辂怎么答得这么快。
    他们看苏辂走了,连忙加快了答题速度!
    苏辂一听,这两个学霸居然还能加速,着实让人羡慕妒忌恨。
    他为什么答得这么快,当然是因为他有丰富的应试经验,九年义务教育期间谁没个四十分钟写八百字的速度?
    至于破题什么的,别说他有着引以为傲的记忆力了,就算他会忘记,他那用处极大的金手指也不会忘记!
    苏轼和苏辙却不一样,他俩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实力把阁试给过了的!
    苏辂随意地和苏轼两人对了对答案,才担心起他大哥苏不欺的身心健康来。三个弟弟都提前交卷了,他要是坚持到最后一刻才答题,会不会受到打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普通人与天才之间的差距不是想跨越就能跨越的!
    苏辂为兄长担忧了一会,等发现苏轼和苏辙快把菜扫光了,立刻抛开担心投身于抢菜大业之中。
    吃饭要紧,吃饭要紧!
    苏不欺回来之后,苏辂三人已经吃饱了,正摸着肚子拿着杯热乎乎的奶茶在那吨吨吨。
    虽然已经吃得很饱,但是秋天来了,谁会拒绝一杯温暖又香甜的奶茶呢?
    苏不欺儿子都要下场科举了,倒没像苏辂担心的那样心态失衡,只坐下来跟苏辂三人延续考后对答案的光荣传统。
    苏辂、苏轼、苏辙都把六题破出来了,苏不欺稍差一点,只破了五题,其中一题还稍稍偏了题!
    不过这么一核对,苏不欺确定自己至少破对了四题,勉勉强强也算把阁试给过了。
    接下来他可以跟苏辂他们一起迎接御试了!
    苏不欺对苏辂最先交卷这件事有些微词,趁着自己那份饭菜还没上桌,先给苏辂上起了思想教育课。
    中国人讲究中庸,什么都能当,就是不能当出头鸟。提前交卷不是不可以,但是最好别第一个交,这样会引来不必要的关注,说不准还会带来许多麻烦,比如被考官认为你态度不端正!
    苏辂听着这些长篇大论,有些头皮发麻。
    他大哥分明才四十出头,怎么就觉醒了唠叨技能?
    对此,苏辂只能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心里却颇不以为然。不就提前交个卷,难道还能被扣分不成?
    事实上苏不欺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接下来几日,诸位考官聚集在秘阁之中紧锣密鼓地进行阅卷工作。
    制科考试虽有别于贡举,阅卷流程却差不离,都是先糊名誊录,再由考官们统一阅卷,每篇文章至少有两个人评价过才会给最终等次!
    几位考官都看过应试者们近一年的策论,即便拿到的是糊名誊录的答卷,有些风格鲜明的文章他们还是一眼就能认出作者是谁。
    比如苏轼和苏辂,他俩的文章个人风格非常鲜明,考官想认不出来都难!
    胡宿就一眼认出苏辂的答卷。
    苏辂对待阁试还是挺认真的,从头到尾都写得很好,至少结尾没再总结出“猪还是阉了好”这类不着调结论!
    可就是因为这文章写得太好了,才让胡宿气闷不已。
    这小子交卷又快,写得又好,想给点差评都无从下手。
    可气就可气在这里,明明可以好好写,深入探讨时政问题,以前那些文章这小子偏偏不好好写,每次刚搔到你痒处,他立刻就收手了!
    “这小子,滑不溜秋!”胡宿忍不住骂道。
    其他人听了,立刻会意。
    这肯定是在骂苏辂无疑!
    阅卷工作有些枯燥,范镇等人都停了下来,边轮流传看苏辂的答卷边批判起苏辂今天提前交卷的行径。
    提前交卷不是问题,问题就在于苏辂提前太多了,分明在搞别人心态!
    要知道科举殿试已经打击过一轮“快枪手”了,他这种仗着自己文思敏捷就不好好对待考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胡宿和蔡襄都想好了,要是苏辂写的六论有问题,一定不会让他通过!
    他们要让这小子知道官场不是那么好进的!
    没想到苏辂压根没给他们挑刺的机会。
    气人,真气人!
    司马光知道苏辂的水平,见胡宿他们脸色不对,识趣地没有说话。
    苏辂是当过他学生没错,可他绝不会给苏辂开后门。
    朝廷不是小孩子玩耍的地方,苏辂要是没本事,硬是把他塞进官场只会害了他!
    好在苏辂没让他失望。
    骂归骂,苏辂的阁试稳了。

章节目录

北宋小文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明日红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日红花并收藏北宋小文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