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二叔的尸体离开了战斗的地方,野兽会循着血腥气味而来,山林里最的夜晚是最不安全的。
    这一夜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在补给点,守着二叔的尸体,向南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天亮的。
    刺眼的阳光从树叶间照射下来,向南才察觉已经天亮了。
    马已经在昨夜的大乱之中走失了,向南扛着二叔的尸体向着村子走去。
    半途上,那一匹自己在陇山里找到的马居然拦在了自己去路上。
    似乎是老马识途,也可能是马已经通灵性了,才在路边等待着自己。
    带着二叔回到了村子,看到二叔的尸体,二婶哭晕了过去。
    安葬好了二叔已经是五天之后了,村子里也没有遭到胡人的骚扰,那些胡人应该已经死在了陇山里面了。
    “我要出村了。”
    向南重新打磨了自己的柴刀,准备好了箭矢。
    特意来与二婶告别。
    二婶想要向南留在村里,在二婶看来,村子里才是最安全的,与外面的人接触,很可能就会丢掉性命。
    向南去意已决。
    外面世道乱,村子如果能完全避免与外界的交流,过着完全与世隔绝的生活,村子或许是安全的。
    可是村里的人经常外出交换生活物资,这就没有办法与世隔绝了。
    再过去,外面稍稍太平,没有这么多的胡人,村民们去数十年在瓦亭与村子里来往都没有遇到危险。
    现在胡人来了,向南就看到了瓦亭成了废墟,无数瓦亭人身死,那些胡人还杀了二叔。
    发生了这么多,向南觉得,只有胡人死了,才能继续太平下去,村里的人才能继续安全的与外界沟通。
    他要一面寻找阿诗,一面杀胡人。
    直到把周围的胡人都杀了。
    不明白什么民族大义,更加不知道胡汉相争。
    但是向南知道的是,胡人在一直杀汉人,等到汉人死完了,这块自己土生土长的土地就会是胡人的地盘了。
    真到了那个时候,一个小山村是无法独善其身的。
    没有读过书的向南,只明白一个道理,胡人杀汉人,那就汉人杀胡人。
    向力想要跟随向南一起出山。
    年轻人是向往山外面的。
    “二婶同意你出山,我是没有意见的。
    不过,向力,二叔去世了,二婶一个人在家,你年纪也还小,我觉得还是在家多陪陪二婶吧。”
    向南说道。
    向力也担忧母亲,也觉得向南说的有道理,最终打算在家陪伴母亲。
    一家失去了一个劳动力,如果向力再离开,二婶以后的生活也会很困顿的。
    离去之时,村中不少人前来相送,向南与乡亲们一一告别,二婶对向南挥手告别喊着:“向南,去了村以后要是出人头地了,可别忘记了故乡。”
    向南牵着马,对身后喊道:“等我回来的时候,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牵着马出了陇山,此时下去了小雨,感觉到春雨的寒意,向南回过头看着朦胧的陇山,抚摸着自己的马说道:“以后就是我们两相依为命了。
    你也没有个名字,给你取个名字吧。”
    想了许久,向南拍着马的脖子道:“我在陇山里捡到的你,就叫你阿陇吧。”
    瓦亭的废墟依旧还在,只是散布在瓦亭的尸体,已经消失不见了,想必这段时间这里成了食腐动物的天堂,所能看到的只有一些挂着腐肉的白骨。
    比之过往更加的恐怖。
    去哪里成了现在的问题。
    最终想了下,还是去湫渊看一下,很多瓦亭的女子都被抓取了湫渊。
    一路北上,中途在一处荒村过了夜,翌日中午到达了湫渊,此次来湫渊确实另外一番景象了。
    那些帐篷居然都已经不见了,原来霸占这里的胡人也消失了。
    很多汉人百姓已经回到了这里,有不少百姓在修缮自己的房屋,或者在湖面上驶船大打捞浮起来的尸体,还有人在整饬土地,企图能挽救一批种下去不久的麦苗。
    整个湫渊充满着忙碌的气息和一股悲伤。
    看到向南,有人问道:“回来了?
    怎么没有见过你,很面生啊。
    是咱们湫渊的人吗?”
    向南摇头,问道:“我不是湫渊的人。
    只是路过这里。
    前段时间来这里,还有无数的胡人霸占,这些胡人去哪里了?”
    湫渊的这名汉子说道:“那群胡人攻击固原,在城外又与大族兵马发生了争斗,最终李源将军带着我们杀了出去,全歼了这伙胡人。
    最终我们夺回了家园。”
    “那当初被那些胡人劫掠的一些人去哪里了?
    兄弟可否我知道。
    我从瓦亭来,瓦亭在这伙胡人的摧毁下已经成了废墟了,我想要找当初瓦亭的人。”
    汉子挠了挠头:“那我可就不知道了。
    你可以去固原城中问一问。”
    “多谢兄弟了。”
    向南感谢道。
    到了傍晚时分到了固原城外,城门口站满了士兵,不过在侧边,却有明亮的火把照耀着,周围围着数十人,多是普通百姓,似乎在看什么热闹。
    向南牵着马凑过去,却看到城墙上贴着的是一张大白纸,上面写着的字,向南不认识。
    不过有官员打扮的人不断的给人大声的诵读者上面的内容。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儿郎三十万,岂惧胡刀荡雍凉。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姑臧,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无人,汉道昌。
    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凡斩胡虏,得其头,寻常百姓赏田两亩。
    军中将士、州郡官吏得一胡虏头者,赏田两亩,官升一级。
    军中归化胡兵斩杀胡虏,享汉兵同等待遇,归化胡人杀胡虏者,亦与汉人待遇相通。
    杀胡虏立功者,无籍者入汉籍,不再为胡人,生生世世为汉人,享汉人同待遇。
    奴仆、刑徒得一人头者除奴籍、免罪行,得田两亩。
    皆上得田亩者,均免两年赋税。”
    “此乃,杀胡令。
    凡天下之人,皆可入凉州杀贼,其得人头交予当地官府,当地官府造册记录,田地统一分配。”
    向南在旁边听得兴起,嘴里喃喃念道:“胡无人,汉道昌。”
    这不是正是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吗。
    没有了胡人,世道才能安定下来。
    至于奖赏什么的,向南也不在乎,反正村子里的人有地种,没有吃的可以进山去狩猎,靠着陇山,是饿不死人的。
    杀胡令引起的轰动是非常大,周围围观的凉州百姓被这么多的奖赏所吸引,纷纷都叫嚣着去杀胡人。
    “这奖赏太丰厚了,但是如果能进军中或者为官吏,奖励才是最丰厚的。
    不单单能得赏田,还能官升一级,这种好事这辈子都碰不到。
    我看啊,还是投军去吧。”
    有人说道。
    单单是这一条,刘备的想法就是促进百姓从军,让人看到进入军队或者为郡县官吏的好处。
    “进军队有好处,也有不好之处,就是没有办法单独行动,就算是发生了大战,能猎杀到的人头也不多。
    我还是选择单独行动。
    不过单独行动的话,一个人恐怕也行不通。
    不知道是否有兄弟愿意跟我一起,咱们弄个十来个人的小队,专门猎杀胡人,这样行动快捷方便,又能猎到不少胡人。”
    众人议论纷纷,探讨着哪种杀胡人的方式比较好,有想要从军的,也有想一起组一伙的,同样也有单打独斗的。
    向南就决定独自一人出行,就当是捕猎了,只是猎场从当初的陇山,变成了现在的凉州大地。
    说着话的功夫,就有一群人腰间别着人头,战马上上挂着人头,大概三十余人,熙熙攘攘朝着城门这里走来。
    看着这一堆人,围观杀胡令众人的目光立即被牵引了过去,就算是守卫城门的士兵们也看向这一伙人。
    “我们猎杀了一批胡人,要进城。”
    三十余人中说道。
    “登记在这里,不需要进城。
    众好汉们来我这里登记。”
    原来在另外一侧,还有一个文吏带着十个士兵,面前放置着案几和箩筐。
    这里就是负责登记的。
    “好让大家知道,咱们固原城每个城门都有一个登记点,大家得到了胡人人头,不用进城,城外便可登记了。”
    文吏对着众人讲解说道。
    “速速帮我们登记了,还急着回去吃饭了。”
    有腰间别着五个人头的汉子说道。
    “都排好队,依次登记。”
    文吏喊道。
    “麻烦,规矩还真多。”
    有人嚷道,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排队。
    文吏从竹筐中拿出一根竹简,对面前的排队之人道:“几颗人头?”
    “五颗。”
    “籍贯和姓名。”
    “固原,周来。”
    文吏在竹简背面写上此人姓名和籍贯,竹简正面写上了人头数量。
    之后就在案几上再将此人的信息再登记一遍。
    竹简由此人拿走,日后等到田地兑换,便可以依靠竹简来进行兑换,并且还需要在官府存档的纸张上相对应。
    “等等,不要急着走。
    摁手印。”
    文吏对欲要走的周来喊道。

章节目录

扶得起的阿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洌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洌酒并收藏扶得起的阿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