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整个京畿都热闹了起来。
    朱由榔特地降下圣旨,自打小年起京师便取消宵禁,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在此期间百姓们可以夜里上街买东西赏花灯,完全不必担心违反宵禁。
    朱由榔这么做就是为了让百姓们舒缓一下情绪,尽快的从战争的情绪中抽离出来。
    毕竟这些年来受苦最多的还是百姓。
    朱由榔身居高位也不能完全的脱离百姓,毕竟只有获得了百姓的支持,王朝才能够长久昌盛。
    除此之外,朝臣们也都可以休沐,共度佳节。
    一众臣子在休沐之前纷纷入宫向天子表达新年祝词。
    宫人们提前将灯笼和彩绸挂在紫禁城中,装点节日的氛围。
    很快就是永历十六年了。
    朱由榔站在乾清宫前的高台上望着远方,如斯感慨道。
    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来到大明三年有余。
    若是放在以前他肯定不敢相信能够将大明改造成这个样子。
    事实证明事在人为,只要肯去做就有希望。
    圣人也是人,是人就会有情绪。
    所幸的是朱由榔的情绪控制一直很不错,并没有让情绪左右了大事决断。
    这才有了大明的今天。
    当然朱由榔深知只做到这些还不够,至少也应该等到光复了辽东再歌功颂德。
    听说何守义、于七他们前不久拿下了觉华岛,还挫败了遏必隆的一次偷袭。
    这让朱由榔觉得心情很不错。
    觉华岛就像是一颗钉子钉在了宁远城的附近,让遏必隆觉得如芒在背。
    至于开春后的计划,朱由榔也已经在和内阁、朝臣们进行商议了。
    虽然具体的章程还没有拿出来,但架子已经搭了出来。
    具体来说还是出山海关沿着宁远松山锦州一路打过去。
    虽然套路有些老但是很实用。
    如果搞那些什么千里奔袭的套路,听着是过瘾但很容易就翻车。
    明军现在是优势的一方,没必要去冒险。
    万一翻车了那吃亏的不还是朱由榔吗?
    就集中优势兵力稳扎稳打一路平推过去是最稳得。
    朱由榔甚至动了御驾亲征的心思,当然这种想法也只是想想。
    如果朝臣们一致反对的话朱由榔还是不打算违背群臣的意愿的。
    虽然他是天子,也不能事事都任性而为。
    “陛下,锦衣卫指挥使王贺年求见。”
    韩淼不知道何时出现在了朱由榔的背后,态度恭敬的说道。
    “哦,带他过来吧。”
    这还是朱由榔第一次在乾清宫前的高台上召集臣子,一般他都是在殿内的。
    王贺年很快就来到朱由榔面前,跪下行礼道:“臣王贺年拜见陛下。”
    “平身吧。”
    朱由榔抬了抬手,和声说道。
    “陛下,此次臣入宫一是陛下道贺,二是向陛下禀明一件要事。”
    “哦?”
    朱由榔颇为好奇道:“王卿有何事禀报。”
    “陛下,是关于王猛的,有消息称王猛已经死在了塞外。”
    听闻是关于王猛这个叛将的,朱由榔不由得眼前一亮。
    “消息来源可靠吗?”
    “若是不可靠,臣岂敢禀报陛下。”
    “好事啊,只是这王猛也是携带大军出关的,怎么落得如此下场。”
    对此朱由榔很是疑惑。
    “是众叛亲离,陛下。此贼是被部下所杀。”
    “原来如此。”
    朱由榔恍然大悟。
    一般而言这种带着部众逃出关的都没有太好的下场。毕竟部属们在关内的日子过得很舒服,结果猛然之间上峰告诉你必须要去关外吃沙子,还是必须立即走的那种,甚至连家眷都不能带。
    部属们心里会怎么想?
    怕是吃了上峰的心思都有了吧。
    哪怕是一时碍于积威不好发作,仇恨也是会积累的,总有爆发的那一天。
    很显然,王猛的部将便是忍不了了。
    这对朱由榔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
    王猛复叛是个很不好的例子,一旦朝廷没有处理好,那些清军降将纷纷效仿后果不堪设想。
    但现在王猛被部将所杀,说明复叛是不得人心的举动。
    那些清军降将再想叛变的时候就会好好想想,不会轻举妄动了。
    “将此事写在邸报里,传阅天下吧。”
    朱由榔此举相当于朝廷官方表态,有此一事在先,后来者肯定要慎之又慎。
    “除此之外,臣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见天子心情不错,王贺年见缝插针的问道。
    “那就不用讲了。”
    朱由榔苦笑一声道:“听着就不像是什么好事情。”
    王贺年愕然,他没想到天子会如此答复。
    “朕与你说笑的,说吧。”
    见王贺年如此不禁逗,朱由榔只能板起脸来恢复到威严的状态。
    “是…是关于晋王的。”
    王贺年犹豫再三还是说道。
    “有人检举晋王要谋反。”
    王贺年咬着牙说道:“一开始臣也不信,但臣毕竟是锦衣卫指挥使,乃是天子爪牙。臣信不信不要紧,但必须及时禀告陛下供陛下决断。”
    这个消息还真是够劲爆的。
    朱由榔心中苦笑连连。
    李定国是什么人朱由榔是清楚的。任何人都可以不信李定国,唯独朱由榔不行。
    “是谁人检举,是实名检举吗?”
    朱由榔要想把事情弄清楚,就必须要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是巩昌王白文选。”
    “什么!”
    听到是白文选检举的李定国,朱由榔直是惊讶的目瞪口呆。
    白文选?没道理啊。
    白文选虽然不能算作是李定国的嫡系,但毕竟也是原来的老西营出身。
    白文选检举李定国有什么好处?
    难道是想取而代之?还是说二人之间有什么过节。
    朱由榔百思不得其解。
    “他为什么要检举晋王。”
    “陛下,臣带来了白文选的检举信,请陛下过目。”
    王贺年抽出一封信恭敬的递给了朱由榔。
    朱由榔面色沉重,接过信来仔细的看。
    白文选显然是有准备的,说的都是为将为臣者的大忌,而这些这封信里都涵盖了。
    若是只看这封信李定国确实是死罪。
    不过朱由榔还是信任李定国的,所以他准备彻查此事,看看是谁在背后捣鬼。
    ...
    ...

章节目录

南明第一狠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一袖乾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袖乾坤并收藏南明第一狠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