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雨出了门就后悔了,那是陈卓高中毕业和同学出去旅游时给他带的,家里一人一根,专门挑了各自的生肖,父母嫌孩子气不愿意戴,就只有他们俩常年累月戴在手腕上。
    虽说确实不值几个钱,但好像戴着它已经成习惯了,刘知雨摸着光秃秃的手腕,自己也不知道他刚才把那根儿红绳摘下来时心里在想什么。
    可能是在泄愤吧。
    既然你都和其他男生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了,那我把你送我的东西给了别人又有什么关系?
    旋即他又丧了气。
    陈卓能知道吗?
    他清清楚楚的明白,这一段时间都是他在自作多情,自己搭台唱大戏,自己折磨自己。在陈卓眼里,这肯定只是“不懂事”的弟弟的又一次单方面冷战罢了。
    再说了,刘知雨有点悲哀的想,你不是要我谈恋爱吗?你都谈了,那我就顺你心愿,也谈呗,谈恋爱而已,谁还不会呢。
    带着这样一种独角戏般的内心独白,刘知雨一路上三心二意,思绪漂浮。等回过神了,才发现公交坐过了站,他干脆没下车,一直坐到了终点站。
    终点站是火车站,他下车漫无目的的绕着火车站前面的广场走了好几圈。火车站人声鼎沸,有许多大包小包的务工人员,他们席地而坐,几个人聚在一起,发出旁若无人的笑闹声,外地方言,刘知雨也听不懂。
    他盯着他们看了半天,走过去,寻了一个不远不近的地方,学着他们直接坐了下来,他靠着墙,盘起腿坐着。
    已经是黄昏时分了,他想起陈卓上大学前,他们全家都来火车站送她,陈妈妈要给她买飞机票,陈卓硬是不让,说就想坐火车。他们父母可能不知道陈卓在想什么,刘知雨知道。
    陈卓有种莫名其妙的火车情结。
    他在她房间里玩儿的时候翻到过她一本小说,是本火车文学,大概就是讲一对火车上的男女短暂相逢、相爱,又离开,只是在火车上爱了一段旅途的时间。当时刘知雨对此嗤之以鼻,在火车上哪有那么多一见钟情?两个陌生人一对上眼就能干柴烈火,眼神都迸发出爱情的火星?他认为这都是专门哄骗女生的烂俗文学,但陈卓显而易见的很向往,很喜欢。
    他大概记得她是这么对他说的:“你不觉得这种飞蛾扑火一样的爱情很令人向往吗?明明知道完全没有结果,但却无法控制的动了心,刘知雨,你是小孩儿,你怎么会知道这种为爱而生,向爱而死的爱情?跟你说了你也不懂。”
    她说的没错,当时的刘知雨确实不懂,还很不屑。可是现在,他笑了笑,他彻彻底底懂了。
    他不知道陈卓的爱情观就是这样,还是陈卓只是单纯的喜欢这本小说。陈卓这个人,有点死心眼儿,她可能自己都没经历过,也完全不懂所谓爱情的酸甜苦辣,就敢对这种近乎于精神性的,一瞬即逝如同火树银花般的爱情心向往之。
    她其实很难和你交心,他完全知道这一点。
    他长大以后才察觉到,陈卓刚开始对他很好,是很怕陈妈妈和刘爸爸发展不下去,所以她就对刘叔叔的孩子很好,好到两个大人一看,连孩子都这么投缘,看来我们确实合适。她有种近乎于野兽般的直觉,她能一眼看出来刘叔叔确实和妈妈很适合,机会来了,她想为妈妈、为自己不遗余力的抓住它。
    他想,陈卓那时候对他的好,是带有目的性的、利益交换的好。直到后来——陈卓这个人也特别容易被感动,刘爸爸确实对她视若己出,几年真真正正像个完满家庭的相处才让她彻底卸下来心防,那时候,她才是掏心掏肺的、以心换心的、把刘知雨托在掌心上的好。
    给她一滴,就能获得她近乎一整片海洋。这种人最好收买,也最好利用,只要你让她相信,你付出的乃是一颗如假包换的真心,哪怕这颗真心只露出冰山一角,她也能从重重海雾中窥见它折射的那片亮光。
    刘知雨恶劣的想,这可真是笔一本万利的买卖。
    那时候陈卓要强,只要他们送到火车站就行,而陈妈妈一惯的心大,也根本没有陈卓第一次一个人出省会不会不安全的意识——她总是太让人放心了。
    来得太早,他记得他们就站在候车大厅里,周围人来人往,也是这样的场景。人多,休息椅上没有空位,他们一家四口就站着聊天,陈卓把自己的箱子让给他,怕他站累了脚,让他坐在她的箱子上。等到发车时间快到了,他像个小孩一样骑滑着她的箱子陪她走到检票口,站起来,面向她。
    陈卓那时候已经需要抬头仰视他了。
    她对他笑了笑,说:“小雨,我走了你可要听话,好好学习,好好吃饭,想我就打电话,不想我也打电话,反正我肯定是会想你的。”他记得她给他正了正衣领,眼里有一点离别的感伤,而他漫不经心,毫无感觉,只是在看到她走进检票口,回头向他招手时,才后知后觉的感觉到:从现在开始,陈卓就像无数羽翼丰满,将要离巢的儿女们一样,踏上了未知旅程的第一步了。
    而这一步,也是无数家庭里的兄弟姐妹自此开始长大,踏入成人社会,从此散落在天南地北,各自去开辟新领地,将家庭与故乡这个本源毫不眷恋的丢下的第一步。从这天起,他们不再有机会朝夕相处,只能共享少的可怜的那一点假期。几年之后,再见面就是中国人一年一次的阖家团圆,再过几年,他们会各自有自己的丈夫、妻子、孩子,组建起一个由血缘缠系的新家庭,开始又一个轮回。
    刘知雨想,长大好像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他突然之间产生的顿悟与不舍,就是在陈卓转身向他挥手时发生的。
    他直到现在也无法确切的截算出某个精确的时间点,到底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场景促使他对陈卓产生了姐弟以外的感情?是那个终于意识到陈卓终将离开的车站的傍晚吗?是陈卓每周一次老生常谈的视频通话吗?亦或是这么多年来早已融化进潜意识的依赖与濡慕?
    还是他终于意识到有一个人能不计得失、毫无保留的对他好,而这个人,在踏上新生活的第一步以后,也在逐渐的离他而去了。
    刘知雨不得而知。
    他就像个饥肠辘辘的孩子,谁给块饼就跟谁走,陈卓这么多年拿大鱼大肉无微不至的诱惑他,把他惯坏了。他怎么能就这么简单的只是把她当姐姐,他又怎么能放开她。
    他只知道他如今时时刻刻都在为陈卓愈走愈远而感到惶恐,他站在她身后,裹足不前,即使奋力追赶也好像完全无法和她并肩。
    他是个胆小鬼,是个懦夫,所以他赶在她把他推离之前,就先推开了她。他不敢承受被陈卓丢下时的无助感,于是他先选择抛弃她。
    摩肩接踵,沸反盈天的车站大厅里,一个少年靠墙孤独的坐着,头埋进膝盖里,在这喧嚣的人群中,他无声的,不可抑制的哭了。
    *
    已经十二点了,陈卓九点回的家,家里一个人都没有,这很反常,一般来说都是两个大人不在,刘知雨躺在床上看书或者在书桌前不知道在干什么——最近他们的关系很紧张,她连他的房间都进不去了,更别提去看他到底在写写画画些什么。
    刘知雨对她的不耐烦简直是摆在了脸上,不和她对视,也不和她说话,一旦逼不得已要说了,比如在餐桌上,他就会毫无主语的发出要求:“醋麻烦递给我一下。”眼神低垂,如若不是陈卓反射性的递给他,所有人都以为他在对着空气说话——当然,这只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这个家里刘知雨会这么客气对待的只有在和他冷战时的陈卓。
    陈母刘父都视而不见,该干什么干什么,把他们之间显而易见的冷战当作房间里的大象,哦不,是房间里的哥斯拉,这次的哥斯拉好像格外狰狞格外庞大,但他们也丝毫没有要调和关系的意思。
    没办法,从小到大这种情况实在太多了,有时候是陈卓,有时候是刘知雨,刚开始他们还管一管,硬着头皮调节调节,到后来,根本就不用他们浪费口水,今天还互相横眉冷对呢,明天就亲如一体了,倒反衬的他们像是在自作多情了,实在是无需介入。
    只有陈卓知道,刘知雨这次是真的很反常。她也记不太清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只是突然有一天,刘知雨就不怎么和她说话了。
    他窝在房间里不出去,她找话题跟他说话,他也不搭理,就当没听到,陈卓厚着脸皮怼到他眼前了,他才皮笑肉不笑的回答几句,眼皮子都不抬。陈卓每天故意很早就吵醒他,在房间里大声放音乐,他也丝毫不受影响,权当她是空气。在走廊里遇上了,刘知雨转身就走。他再也不有事没事就闲逛到她房间这儿翻翻那儿动动,笑模笑样的和她打嘴仗了,陈卓让他背英语,他就很听话的背,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看起来一派乖巧,其实根本就是懒得和她扯皮。
    时间久了,陈卓也火了,尤其这次是毫无理由的就被他单方面冷战。陈卓受不了,当面问他,他就说:“没什么啊,挺好的。”再问就是塞上耳机,听不到她说话了。
    陈卓给他发消息,诚恳的问他她到底哪里得罪他了,消息发过去简直是石沉大海,完全没有回音。陈卓被他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看起来暴力也不合作的态度给彻底惹火了。
    在又一次碰了一鼻子灰之后,她再也控制不住,摔了刘知雨房间的一个花瓶,压着怒气质问道:“我到底怎么你了你这么对我?我是欠你的吗?你至于每天对我横眉冷对吗?你到底有什么不满你就说出来,别让我在这儿跟个傻瓜似的瞎猜,我是你姐姐,不是你什么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狗,我也是人,我也会难过会生气,我每次热脸贴你冷屁股你是不是心里觉得特得意啊?你就这么享受吗?我难道就那么让你讨厌吗?”
    陈卓说着说着哽咽起来,“刘知雨,你为什么老要让我生气啊,我离开学也没几天了,我们就不能好好的和睦相处吗?我每年就见你两回,每回就这么二十几天,你要是特不愿意看到我你早说啊,我假期就不回来碍你的眼了,省得回家还要天天对着你的臭脸,我也每天都过得不自在,我到底图什么啊?我有那么下贱吗?别人扇我左脸我还得把右脸递上去吗?”
    陈卓不争气的掉了眼泪,每次都是这样,还没怎么吵架呢,她就先把自己气哭了。现在她在这厢哭,刘知雨躺在床上背对着她,也不吭声,她坐在他床边,好像一个怨妇一样,连吵架都只是她单方面骂人,无论怎么骂他他都不回头,当自己是个透明人,就这么任她发泄。陈卓哭完了,自己也觉得特别没意思,就走了,门给他摔得震天响。
    那天以后,陈卓也仿佛一心一意的和他赌上了气,俩人互相都不正眼看对方,赛着劲儿似的把对方当空气。陈卓心想,你不仁我不义,都到这份儿上了,我还能怎么办,既然要冷战,那好啊,看谁能气死谁。
    --

章节目录

断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浪费黎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浪费黎明并收藏断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