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听了也不由的感慨道:“元直一人之力尤胜百万大军啊。”
    有了徐福在,荆州江东等地的大门简直就像是为曹操敞开了等他进来一样。
    “其实说到这个,我也有一件事情想说。”苏云霜说到:“比起奉孝,这次给我印象最深的反而不是什么兵马军队,甚至就算是孙策和周瑜也不能让我有多大感触,事实上这些事情都没有什么可虑之处。”
    这下曹操惊讶了:“哦?就连孙策和周瑜都没有可虑之处,那么夫人觉得什么最可虑呢?”
    “可虑的是荆州及江东诸地随处可见的学堂书院,”苏云霜说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知道大家都看不上刘表,我也看不上他,刘表空有大志不过一守城之主,可只要荆州之地的那些书院还在,它们就能源源不断的为刘表提供人才,而我们呢?如果我们自己不去培养人才,而全部指望着每年的招贤,那么我们就已经落后刘表一大步了,刘表或许不可虑,可孙策呢?等孙策站稳脚跟,这些书院同样会给予他大批的人才,江东有人才储备,而我们则什么都没有,简直就是靠天吃饭,今年运气好,招来几个贤能之士,明年运气不好,就要空手而归,何必呢?”
    苏云霜这话立刻得到了荀彧的认同:“夫人此言大善,主公,这正是我们之前从未想过的啊,如今主公治下各地百姓生活安定富庶,我们每年都会有高额的税收,有钱了自然就要花钱,我也曾想过这些钱该怎么花,用来建高台筑楼阁不过最下乘,用来招兵买马囤积粮草军械也不是最好,后来我想这些钱可用来休整道路兴修水利扶持农业,可现在看来这也不过庸人之见,夫人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话真是一语中的,说到了点子上啊。”
    苏云霜对荀彧的夸奖照单全收,丝毫没有啥不好意思的:“本来就是这样啊,如今我们确实人才济济,文若公达均是治世之才,可这样就够了吗?我们培养人才,哪怕只有文若十分之一的本事呢?治理一县之地也是绰绰有余了,甚至不仅仅是文官,武将也可以培养嘛。”
    曹操也觉得这想法挺好,如今只靠招贤来的人才确实是靠天吃饭看运气招人,而且流动性太大,谁知道这是不是哪家派来的探子啊,既不稳定也不安全,就说孙策吧,亲自去求来的贤才,结果早就是他们兖州的人了,这恐怕是孙策怎么也想不到的,事实上,换了他们是孙策估计也想不到。
    自己培养人才嘛,一来知根知底,二来也稳定,三来还忠心,一举三得傻子才不干。
    至于说自己开办书院的花费嘛……反正爷现在有钱!
    苏云霜的提议很快就通过了,之后那就和苏云霜没关系了,她也就提个大体思路,其他的还得是靠荀彧这些办实事的人才行。
    不过这事大家都是第一次办,因此也不好说直接推行曹操的所有地盘,第一年大家打算只在兖州试点。
    兖州治下以县为最低等级设立书院,其上有郡,再上就是许都的中央的书院了,而且还另外制定了相应的福利政策,应该说,只要你想读书,能读好,哪怕家里再怎么贫寒都不用担心。
    在为寒门士子争取福利的这一点上,郭嘉和戏志才格外的用心,毕竟他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于是在曹操治下各地刚走上正轨,文官们都想着后面几年反正打不起来,终于可以悠闲一段时间的时候,苏云霜的这条建议再次把一群文官坑出了一脸血。
    还不止,由于苏云霜随即提出了在书院之外再设立武院培养武将的建议之后,曹操手下就连一众闲的蛋疼的武将都开始忙起来了。
    吕布原本还在并州嚷嚷着要回来,结果自从听说了兖州那群武将的苦逼生活之后顿时觉得并州是天堂,再也不闹着要回来了。
    为了给治下的百姓们做表率,曹操甚至把不过七岁的曹丕都给丢进新设立的书院里去了,选的还是县级的书院,并且表示曹丕要是不能靠自己的本事回许都,那也就不用回来了。
    苏云霜听的嘴角直抽,心说曹老板这当家长的也太狠了。
    除了曹丕,曹操的儿子当中还有另一个比较让苏云霜注意的,据说是曹操的长子曹昂。
    然并卵,苏云霜特别茫然的想了半天,好像记忆里曹操没有一个叫曹昂的儿子啊。
    不过这种事苏云霜也没在意,就她的那点历史水平,漏掉了什么人很正常,没听说过那就更正常了。
    教育向来是个很花钱的事情,幸好曹操现在有钱,每年拨出来的教育经费还是很足的。
    官办书院的模式在兖州进行了接近三年的试行,期间数次调整政策,由于是第一次,就算这件事是由荀彧负责办理,最开始的时候也犯了不少错误,但三年之后,不说高级官员,至少曹操治下县级以下的官员是不用愁了。
    才三年就有这样的效果,曹操当即下定决心要将这个政策推行到治下所有地区,这几年为了这事兖州挤满了来自各地的读书人。
    等到第五年的时候,曹操治下各地的官办书院基本也都走上了正轨,兖州地区由于时间更长一点,甚至冒出了不少让曹操惊喜的人物来。
    也就是在这一年,甘宁从一个小小的校尉终于被封了将军,统领曹操手下全部的三万水军。
    当然,就像郭嘉一开始说的,曹操治下确实没有大江,可海上照样可以练兵,徐州青州就有不少天然的优良港口,这资源要是不用那还真是浪费了。
    年底的时候吕布终于从并州回来了,曹操派了夏侯惇和夏侯渊接替他,终于回到了兖州的吕布都快哭出来了。
    尤其是见到苏云霜的时候,吕布简直像一只大型犬一样扑过来:“娘,你都不知道并州多无聊!我听说这几年主公在练水军,怎么也不把我叫回来,我吕布马上无双,水上那也不是吹,还有那个甘宁,我听都没听过。”
    于是苏云霜笑眯眯的把吕布扒拉下来:“奉先啊,对水军感兴趣的话,明天你就去找兴霸试试好了。”
    为了让曹操手下那群北方士卒尽快熟悉水性,甘宁那边的训练堪称变态,吕布嘛,在并州的时候就是马背上长大的,之后这么多年也向来只在北地征战,也就是骑马砍人的事情,果然,第二天吕布是竖着去找的甘宁,晚上都别说横着回来,他压根就没回来==
    吕布吐晕了被送去华佗的医馆了_(:3ゝ∠)_
    苏云霜听的嘴角直抽,心说就吕布那嘴欠的,还不知道被甘宁怎么折腾了呢。
    吕布回来之后,兖州的气氛逐渐紧张起来,北地这么多年没有大的战事,而这次,一战就要惊天动地。
    曹操和袁绍这两家北地最大的诸侯终于要决出胜负了。
    从冀州那边传过来的消息判断,不仅仅是曹操,袁绍也早就开始为这场战争做准备了。
    偏偏就在这时候,荀彧过来找苏云霜:“夫人,在下有一事相求。”
    “你说。”苏云霜挺茫然,看荀彧的表情,这事好像有点不太对啊。
    确实不太对,甚至荀彧说这话的时候都觉得特别尴尬:“恳请夫人带兵驰援主公。”
    这下苏云霜更茫然了:“派援兵吗?可是,我们最近好像没打仗吧?”
    和袁绍的那一战至少还要等到春耕之后呢。
    可荀彧却说道:“夫人,不是袁绍,是张绣啊。”
    不久之前张绣说要归降曹操,曹操特别高兴,显然他觉得一个陶谦的例子还不够,他还要通过张绣给天下人做出表率,告诉所有人,降曹是明智之举,降曹必有厚待。
    于是曹操为了表示郑重,特意亲自带人去接收张绣的城池军队了。
    “难道张绣要反?没道理啊,他干什么这时候反?”苏云霜特别不能理解。
    张绣简直就像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一样,大家当然会怀疑,可经过曹操的谋士集团一再分析确认,他们都觉得张绣是真的要降曹,曹操此去并没有什么危险。
    总不至于张绣的智商高到能把曹操手下的所有谋士都忽悠了吧?
    说到这个,荀彧叹了口气:“要是之前张绣断然不会反叛,可现在不好说啊,主公他、他在前线看上了张绣的婶婶,还说要……总之,夫人你带人去吧。”
    苏云霜听着这话嘴角直抽:“可为什么是我?”
    说起这个,荀彧一脸深沉:“夫人,军队只能平张绣的乱,而主公那里,还得靠你啊。”
    大不了就揍吧,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只要把曹操拉回来,别给自己招黑就行。
    说起来荀彧也觉得曹操这事做的挺不靠谱的,好色这种事人之常情,谁不喜欢美人,可好色也要分时候啊,真看上张绣的婶婶等归降的事情搞定再说不也没差么。
    没办法,想想这事荀彧也就只能找苏云霜帮忙了,就不信到时候曹操还能有脸对张绣他婶婶再来点什么想法!
    可就算荀彧接到消息就当机立断的来找苏云霜,等苏云霜带兵到的时候也已经迟了,张绣已经反了。
    苏云霜赶到的时候只看见张绣的部队正在追杀曹兵,而曹操则完全没有影子。
    眉头一皱,苏云霜果断和自己送上门非要跟着来的吕布兵分两路,吕布去搞定那些张绣的士卒,而苏云霜则去找曹操。
    对于曹操扎营的布置苏云霜还是很清楚的,因此大概也能判断出来若是出事曹操大概会在哪里。
    可等苏云霜一路冲进去就只看见了典韦被一群人围攻,顾不上其他,眼看着典韦没有兵刃,苏云霜顺手扔了两把斧头给典韦。
    典韦也不多话,接过武器就是一顿砍杀,那份凶猛彪悍之气愣是让一群敌军不敢上前,这时候典韦才对苏云霜说道:“主公和大公子先撤退了,我在这里挡着,你去找主公。”
    苏云霜点点头:“你自己小心。”
    没了武器或许有点悬,可拿上了武器典韦步战武力值就算是吕布都不敢正面硬碰,吕布若是想赢典韦,那也只能骑上马然后靠技术,对上典韦吕布赢起来尚且吃力,更别提是普通士卒了。
    苏云霜顺着典韦给出的方向一路追过去,果然看见了曹操一行人,只是……这情形好像有点惨啊_(:3ゝ∠)_
    这时候曹昂正将自己的坐骑让给曹操,并且表示要去对付追来的张绣士卒为曹操断后。
    可谁都知道,曹昂不是典韦,就算是典韦都尚且危险,曹昂去了几乎就是送死。
    所以说……

章节目录

[综+剑三]我是你妈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霜色十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霜色十字并收藏[综+剑三]我是你妈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