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心里存了什么事吗?”花大娘对季歌很好很好,真的是比亲娘还要妥帖,在她的心里,大娘相当于亲娘的重量了。这会见大娘愁云惨淡,她心里一紧,有些微微的慌了。
    花大娘看着季歌,眼里有着明显的不舍,甚至有泪光在闪烁,过了会,她拉住季歌的手,叹了口气说。“大仓昨天特意回来告诉我们老俩口,这两年他跟着商队在外面跑货,挣了笔钱,已经在松柏县买了房,入冬前他会回来搬家,让我们这几天准备准备,该卖的卖掉该收拾的收拾。”
    ☆、第013章
    花伯家只有一亩良田,就在小河边,那是相当好出手的,四两银子一亩,刚放出话,当天就有人上门来说话,还问了问山坳里的那半亩地卖不卖,愿意出一两银子,那是块贫地,只能种些荞麦苞米等粗粮。花伯没同意,这山坳里的地,老伴跟他打过招呼得留给刘家,老伴是打心眼里喜欢那大郎媳妇,就要搬离清岩洞,自然是能顾着就顾着点。
    家里还养了一头猪,还有十三只鸡鸭,旁的倒也没什么值钱,花了两天时间零零散散的都收拾的差不多,正好有队要出山进镇里办年货,山路难走,一入冬飘场雪,就更难走了,雪大点十有九成就得封山,一般都是在十月底十一月初进镇,养了一年的禽畜粮食等等,能换钱的就带出山换钱,好过个丰盛的年。
    花大娘得到消息立即往刘家走,这两天忙着收拾家里,没什么闲空过来,一眼看到季歌,把她给吓了跳,稍稍一想她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顿时红了眼眶,三步并两步冲了过去。“你这孩子怎么不爱惜自己。”心里头酸酸的,难受的不知道要说什么好,拉紧着季歌的手,看着她憔悴不堪的脸,眼泪就有点止不住了。
    和这孩子处的时间不长,却不知怎么的就是特别的合眼缘,要搬离清岩洞,想着这孩子,她心里也不好受,只是……到底是儿子要重要些,他们俩口子必须得跟着儿子啊。
    “大娘。”想着大娘就要离开了,季歌刚张嘴眼泪就落了下来,她心里慌啊,这位老人走了,在这深山沟里的日子要怎么办?其次还有深深的舍不得,她是真的把花伯俩老当成亲人了,平日里有口好的,但凡他们能吃的,她就让二郎端着送过去,时不时的过去瞅瞅,帮着拾掇屋里屋外,尽着自己的薄力孝敬俩老。
    火焙鱼有了固定卖家,她在心里美滋滋的想着,再攒个两三个月,来年春上就能给俩老做身衣裳了。花大娘对她的好,她点点滴滴都记在心头,没有大娘的帮衬,她哪能这么快的溶进清岩洞里。可是大娘就快要离开了,松柏县一个她听都没有听过的地方,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见着面,就这落后的古代,说不定这辈子就难见着了。
    花大娘抱着季歌,拍拍她的肩膀。“莫哭孩子,往后日子还长着,你是个好孩子,心思活络手也巧,相信不用多久,也能搬出清岩洞,到时候你来大娘这边。别哭了,眼睛都肿了,就当大娘是提前去探探情况,熟悉周边环境,等你们过来了,要落脚就容易多了。”顿了顿,她又说。“咱们说点正事,村里明天有队出山,你让二郎跟着我去,正好认认新悦酒楼。”
    “好。等二郎回来了,我跟他说。”季歌听了花大娘的话,倒是真的平静些了。她暗暗的想,这清岩洞虽好,山清水秀跟个世外桃源似的,可她还是要努力挣钱,争取早些搬出这深山沟。“大娘咱们洗个脸,坐着说说话吧。”往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机会。
    “嗳。”花大娘慈眉善目的应着。
    二朵见她俩笑了,查觉到气氛的变化,她大着胆子甜甜的喊。“花大娘。”双胞胎跟着二姐,咧嘴露出天真的笑容,甜甜的喊。“花大娘。”
    “好孩子。”花大娘对着三个孩子笑,和蔼和亲的看着他们。“以后要乖乖的听大嫂的话,莫要调皮捣蛋。”
    “我们都很乖,听大嫂的话,最喜欢大嫂了。”二朵笑的眉眼弯弯,应的特别认真。双胞胎仰着小脸,认真的看着花大娘,也急急的跟着应同样的话。
    那小模样可爱的,花大娘看着心里暖乎乎,眼里的慈爱更浓了。
    经这么一闹,气氛彻底的恢复了温馨轻松,花大娘细细的交待着一些事,其实平日里她都有说,季歌也都记在心里,这会又说起,她依旧听的很仔细。
    次日天微微亮,刘二郎就起来了,季歌起的比他要早些,蒸了一笼软软的酸菜包,直接装了半笼在碗里,让他拿着到花伯家去吃,然后和花伯夫妻到山叔家集合。今天的队出发早,是有原由的,猪走的慢,得赶着猪出山,太费时了,所以得早起,至于一些家禽家畜等,直接捆了担着走。
    这二十来天,季歌细细的熏了三斤多火焙鱼,她取了个整数,让刘二郎带着三斤火焙鱼出山卖,顺便告诉她,得买三斤五花肉,五斤肥肉,两根筒子骨,半斤虾皮,一斤酥糖,一斤糕点,一斤果脯,过年要贴的窗花剪纸也要买点儿,至于对联也买一副,她是铁了心要整个喜庆丰盛年了。她算了算大概的价格,加上卖火焙鱼的钱,她又给了刘二郎一百文钱。
    白天天阴沉沉,到了傍晚开始飘雨,村长吩咐着几个人挨家挨户的通知,还分了两个耐烧不易熄灭的火把,待天色完全暗下来,就要拿着雨伞举着火把,跟着村里人去接外出回来的队伍,怕他们出意外。幸好只是飘雨,雨势不大,风很轻,就是有些寒凉。
    让二朵领着双胞胎呆在家里,季歌其实是不放心的,可她必须跟着队伍去山里接人,她同样也不放心花伯俩老还有二郎,再说,这事是不可能避开的也不能避开。
    一群人约有五六十个,都举着火把,在山里走了近半个时辰,总算是接应到回山的队伍了,应是知晓村里会有人来接,他们歇在一个天然的大山洞里等着,一见到火光就开始喊。
    回到家时,已经是酉时末,出门时季歌特意烧了一锅热水,又煮了姜汤,叮嘱着刘二郎喝完姜汤再洗个热水澡,紧接着,她端着一大碗姜汤去了花家,二朵跟着她,手里提着热腾腾的饭菜,花家那边她也烧了一锅热水的,等着花家这边都拾掇好了,季歌才领着二朵回了刘家。
    第二天是初一,飘着细细密密的雨,临近傍晚花大仓回来了,次日请了福伯顺伯两家的人,借用他们家的牛和驴子,把家当都捆绑好。早饭是季歌做的,让二郎去花家喊人,吃完早饭,天色大亮,庆幸的是并没有下雨,就是天阴沉沉的,随时都会有下雨的可能,便没有多耽搁,整顿好一切就匆匆忙忙的出发了。
    季歌舍不得,让二郎在家里看着,她想送送花大娘,二郎抿着嘴没应,让二朵带着双胞胎在家里窝着,关好门窗他一言不发的跟在季歌身后,这么一来,季歌就不好太任性,送出了清岩洞便停下了脚步,站在原地静静的看了会,才和刘二郎返回家。
    花伯夫妻一走,她心里空落落的,整个人都有些恍惚,突然就好想刘大郎,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眼看就要入冬了。
    ☆、第014章
    天空似蒙了层灰,阴沉沉的,没有飘雨,却寒风阵阵,甚是凛冽。
    闲着无事,季歌拿了些荞麦去了杂物间,花大娘把石磨也送给了刘家,还有鸡鸭各一对,常用的农具一套等等,零零散散送了不少。刘二郎对山坳里的半亩地很是看重,甭管刮风下雨天寒地冻,每天都会拎着农具进山坳里看看,没活也要整点活出来。花伯离开时,特意喊着刘二郎进山坳,面对着土地手把手的教着他,仔细的告诉他,要怎么栽种要注意哪些方面等琐碎事。
    “大嫂去磨荞麦米分吗?”二朵则是特别看重一对鸡鸭,有事没事总会到外面看一眼,正要进屋的她遇着了正好出屋的季歌,咧嘴笑着随口问。
    季歌笑着说。“对,正要喊你回屋呢,三朵和三郎在火塘旁坐着,你去看着点,我磨了荞麦米分就过来,咱们明天早上吃馒头。”这里是不烧炭的,家家户户都围坐在火塘旁取暖。
    “嗳。我晓得了。”二朵甜甜的应着,进了厨房。
    推磨这活可不轻松,很费力,季歌劲头小,最多也就磨一餐的份量,如今也方便,吃一点磨一点,倒也没什么。
    刘二郎将背上的柴木扔到了屋檐下,听见杂物间里的动静,擦了把额头的汗,直接进了杂物间。“大嫂,我来磨。”
    “快完事了。”季歌回了句,抬眼一看,瞧见屋檐下的柴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天晴,家里的柴木够了,别再捡了,这些湿柴不晒干,也没地方堆放。”
    刘二郎却是不听季歌的话,硬是接过她手里的石磨,余眼看见她磨红的手心。“以后要推磨,大嫂跟我说声,我忙完了再出门。”
    “嗯。我把柴木搁屋侧去。”看着灰蒙蒙的天,季歌秀气的眉宇里落了愁绪,轻声呢喃着。“眼看就要入冬了,他还没回家,走的时候跟他说过,要早些回来的,他答应的好好的,总觉的这天,随时会飘雪,万一封了山可怎么办?”
    “应该就在这几天,往年都是差不多的日子回来的。”刘二郎沉声说着,看着大嫂扛起一捆柴木去了屋侧,心想,不知她听见了没。
    季歌把一捆捆的柴妥当的靠着墙竖好,又用一根木棍支撑着,防止风太大刮落到地上。等太阳出来了,晒一天也就干透了,再砍成一截截收进厨房里堆叠好。
    “大嫂荞麦磨好了,你来看看要不要再磨细些。”刘二郎扯着嗓子喊。
    二朵兴冲冲的打开了厨房门。“二哥我来看看,我会看。”双胞胎也屁颠屁颠的跟在二姐身后,也嚷嚷着。“我要看我要看。”一窝蜂似的涌进了杂物间。
    季歌拍拍手,从屋侧走到屋檐下,看着热热闹闹的杂物间,眼里有了浓浓的笑意。
    “再推几下就可以了。”二朵有模有样的瞧了会,正儿百经的对二哥说着。
    刘二郎见大嫂走过来,对着她笑了笑,然后低头看着二朵。“行,听二朵的,再磨几下。”双胞胎在旁边听着,高兴的直拍手,好像二哥听的是他们的话似的。
    “我去拿点苞米,再磨点苞米米分,煎碗苞米饼给你们吃。”如今家里的余粮足够,季歌就想做点零嘴给几个孩子,让他们开心开心。
    二朵眼睛顿时一亮,兴奋的扑进了季歌的怀里,抱着她的腰。“大嫂可真好。”就算没有吃过,也能知道,大嫂做的必须是好吃的食物。
    双胞胎蹦蹦跳跳的围在季歌身边,一口一个大嫂,跟着姐姐说同样的话。刘二郎把磨好的荞麦米分,细心的装进了碗里。
    等磨好苞米米分,一家人才重新回到厨房,刘二郎帮着烧火,季歌开始着手做煎饼,这个不难,掌握好火候就行。没多久,屋里就飘起了浓郁的香味,馋的三个孩子都有些坐不住了,围在了灶台旁。
    “刚出锅的不能吃,太烫呢容易上火。”季歌边说着边把煎好的苞米饼夹进碗里,放一旁让它慢慢冷却。
    现在气温低,才一会苞米饼就变成了常温,二朵一手拿一个,递给身旁的弟弟妹妹,嘴里说着。“大嫂我刚刚带着三朵和三郎洗了手,这个饼子已经不烫了。”说完,她自己也拿了个,咬了一口,香香脆脆特别好吃。“大嫂好脆啊,咯蹦咯蹦的,真好玩。”
    “给你二哥拿个尝尝,大嫂一会再吃,你先吃着。”季歌对着二朵笑,继续煎着饼子。
    第二日吃的是荞麦馒头,中午季歌做了刀削面,酸酸辣辣的汤臊子,吃的几个孩子兴奋的直嚷嚷着,晚上煮了一碗杂粮粥,浓浓稠稠很是香软醇浓。
    随心所欲的吃吃喝喝,日子过的飞快,眨眼就入了冬,天气更加的寒凉,屋檐下竟开始结细细的冰凌,季歌眉宇间的愁容更甚了,有心掩饰都掩饰不住,花大娘跟她说,山里的冬天漫长又寒冷,她心里早有准备,却没有料到会这般严寒,才刚刚入冬啊。
    每日起床后,又多了桩事情,气温实在太低了,一早起来,屋檐下的地面都会结一层薄薄的冰,须得用铲子敲碎了,再仔细的清扫一番,才能在上面行走,季歌让二朵带着双胞胎在炕上窝着,等吃早饭的时候再起床。
    山里的路不知道难成什么模样,季歌有些食之无味,越发的惦记着大郎。
    刘二郎看着渐渐憔悴的大嫂,抿着嘴沉默着不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二朵和双胞胎发觉气氛不对,看看大嫂又看看二哥,很快就明白过来了,他们在担忧大哥,三个孩子被影响了,精神有些蔫,刘家不复前两日的温馨,如同屋外的天色阴沉沉的,似心头压了座山。
    十一月初九,傍晚飘起了小雪,密密麻麻飘的很急很快,季歌的担忧成了事实,切菜的时候一不小心切到了食指,好在她收刀及时,只是破了个口子,还是流了不少血,把二朵和双胞胎给吓着了,眼泪嗒嗒嗒的落着,一个劲的喊大嫂大嫂,脸上全是害怕和恐慌,三个孩子牢牢的抱着她,哭成一团。
    季歌的心被狠狠的撞击着,连日恍惚的神情一下子就清醒了,除了大郎,她还要顾好这几个孩子啊。“没事,不哭,一会就好了。”
    刘二郎已经麻利的从角落里捏了个蜘蛛网敷在了季歌的食指上,眼睛定定的看着她。“大嫂,我去山里接大哥。”说着,他就准备出屋。
    “别去。”季歌连忙伸手拽住他的衣裳。“他会回来的,不用去接。好了,这两天是我情绪不对,也连累你们了,现在没事了,不哭了,不哭了,我做好吃的给你们,还有二郎你哪也不准去,就在我眼皮子底下呆着。”她还真怕二郎出山。
    ☆、第015章

章节目录

穿越之长嫂如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宅屋只为原作者兮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兮知并收藏穿越之长嫂如母最新章节